快好知 kuaihz

杭城之恋

  如果从一开始就觉得爱情是飘渺无望的,那又该如何去对待已经拥有的爱恋呢?

  

  我身边曾有一对“情侣”,他们即是如此。

  

  两人的相遇颇为传奇,是因为一家叫“淡雅”的咖啡屋结识的。

  

  淡雅咖啡屋坐落在一条僻静的街道上,路面不长不宽,由青色地砖铺砌,两旁栽种着成排的梧桐树,泛黄的叶子总会随风飘落。道路两边的屋子是按照欧陆风格建造,粉红色外墙,白色线条,通花栏杆,外飘窗台,绿色玻璃窗,渲染出古欧洲的艺术气息。

  

  咖啡屋是由一个海归的女人开的,店内墙壁刷着暖暖的橘色,棕色的木桌椅,整个装修风格似乎仿造了leutwer咖啡厅。店有两层,上面的阁楼与底层略有不同,除了一样的吧台,桌椅,还添置了厚重的实木书架。品尝咖啡的同时,可以借阅书架上的书,还可以写下自己的读书感受,留在书架旁的记事本里面。

  

  长此以往,往后的来店者可以阅读到非常丰富的内心独白。

  

  她是个傻女孩,思想总是挺单纯的,起码我是这么认为的。

  

  我认识她的时候,她正在备考研究生,每天都是书不离身,图书馆成了她第二个栖身的地方。

  

  她说:“有时候我真的很迷茫,不知道该干什么。我妈说好好读书,我就好好读书,所以我决定继续读下去。”

  

  有次我去图书馆找她问点事,老远就看见她坐在堆满书的角落里,她没在奋笔疾书或者细心阅读,而是在发呆。厚实的圆玻璃镜片下,那双旁人无法看清的眼睛呆呆地望着前方。

  

  我走近她,问她在想什么。

  

  她摘下眼镜说道:“书上说,世界上的人与人都是被蔓藤捆绑在一起,这蔓藤也许是金钱,也许只是一种单纯的期待,两个人相处在一起,经历过快乐和悲伤之后,才会渐渐明白彼此的善与恶。”

  

  她说完用眼神询问我书上说的对不对。

  

  我只能表示无奈。

  

  闲暇的日子里,她会穿上裙子拎着包包去学校附近的市区逛逛。偶然间,成了这家咖啡屋的客人。

  

  她进这家咖啡屋时有点紧张,匆忙找位置坐下后点了一杯咖啡。

  

  店里的服务员端来了一杯土耳其咖啡,浓郁的香气顿时弥漫开来。她拿起汤勺放入咖啡之中,均匀地搅拌起来,然后勺了一匙起来,又滴回去,掉落的那一瞬间,咖啡液形成宝石般的珠形渗过表面。

  

  外面的午后阳光透过粉色的窗子,映出一片光亮。暖色调的环境,年轻的气息弥漫四处,客人们可以漫不经心的品味青春的舒适、倦懒,却又不失品质的生活态度。她也同店内的其他男女一样,细细的品味着醇厚的咖啡,翻阅着从书架上挑选的书籍。

  

  书架上摆放的书都是宽大版面的精装版,大多是名著,老板有心,还摆了一些唱片,有喜欢的人可以拿一张唱片去包间听。

  

  她拣了本钱钟书的《围城》,书内的纸张是铜版纸,很有厚实感,端正的黑色字迹躺在泛黄的纸面上。她望着书上的文字,有点愣神。上面的字像一片片飘飞的云雾,让人莫名的担忧起来,怕合上书之后,那文字就会再也不存在了,只留下一页页的空白。

  

  她以前看过《围城》,故事的脉络情节很快就在脑海中浮现。

  

  她在记事本上写道:

  

  方鸿渐是个能够吸引女性的男子,事实上也确实如此。整个故事中,先是充满“真理”的鲍小姐,再是对他倾心的苏小姐,往后还有许许多多的女性与他有“瓜葛”。最终他与孙小姐结合了,可是婚后的生活并不幸福。

  

  我一开始读《围城》就对苏小姐产生了好感,我挺希望苏小姐能够和方鸿渐在一起。如果让我虚构方鸿渐的后传,一定让他与苏小姐重逢,再相爱。

  

  如果要问为何我喜欢苏小姐,可能我就是那个苏小姐一般的人物吧!

  

  写完,她合上了记事本,内心不禁泛起了涟漪。多年来,她一直一个人,就像那个苏小姐一样,对于自己的爱情是看的那么重,以至于现在还未谈过一次恋爱。平时看着一对对的情侣,心里很自然的会有闷闷的感觉,可是往深处一想,又觉得无所谓了。爱情并没有那么迫切的要去追寻,古人云,随遇而安,该来的总会来的。

  

  我是通过她认识了他。

  

  他是一个年轻的公司白领,喜欢追寻过往的记忆。他富有内涵,穿着时尚却又不轻佻,俊朗的外表总是能够吸引一些犯花痴的女生在身后议论。

  

  他的公司就在“淡雅”附近,因此成了咖啡屋的常客。那天她走后,他进了咖啡屋选了一本书,恰恰是那本奇特字迹的《围城》。看完书,他发现记事本上记有关于这本书的东西。好奇的他在这段文字的下面写道:

  

  我也喜欢苏小姐,请问“苏小姐”可否与我communicate。

  

  他留下了自己的QQ,直到她发现了他的QQ,两人互加了好友。

  

  她说:我天生就缺乏安全感。但是你给予了我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他说:我能这样一直陪着你吗?

  

  她说:你真的会一直这样,不管等我多久吗?

  

  他说:恩。

  

  她说:等我两年,两年之后,我们见面就在一起好吗?

  

  他说:恩,我会等的。

  

  她说:可是时间会冲淡一切,包括牢不可破的诺言。

  

  他说:我有一个梦想,就是在将来的一天,让自己深爱的人挽着我的臂弯,走进教堂,向她求婚。

  

  她说:你的梦想就是我的梦想。

  

  作为她的好朋友,我目睹了他们的开始,也见证了他们的结束。

  

  深秋的一天,他约我去淡雅咖啡屋见面。我家离那条街并不远,就骑着单车去了,此时的杭城街道上洒满了青黄相交的梧桐叶。我喜欢住宅区内的梧桐,那里的叶子并不会很快被扫去,看着它们安逸的躺在青色的砖石上,没有泥土,却依旧富有情感。

  

  我踩着单车穿过了熙熙攘攘的街市,听着西表店外大钟深邃的滴答声,进了风格迥异的富人区。这里离西湖不远,是属于湖滨高档住宅区,只是这里的人大多低调,并没有什么四处奔驰的豪车,是一片宁静的住宅区。

  

  他早已在咖啡厅等我,神色自然。

  

  我们不约而同点了土耳其咖啡,然后他说、我听,午后的阳光总能催生心中的思绪。

  

  他说:

    她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安静,她一定是个富有思想的女孩。

  

  她不是杭州人,来这里读书。她说她很小就对杭州有了不同寻常的憧憬,从书籍上,从别人的口中,她都听到了杭城的美好。

  

  来到杭城,她迫不及待地去了西湖,很幸运的是,看到了夏季黄昏时刻的湖景。当时她坐在前往苏堤的游览线上,车子驶过的路途,落满了樟树的影子,车上是成排的木制长椅,而驾驶司机是个喜欢跟乘客说东说西的满是胡茬的大叔。对她来说,眼前的一切都显得新鲜而有趣。

  

  黄昏,还未入夜,湖边上散步的人渐渐多了起来。不同夜的沁凉,此时昏黄的光线透过树冠洒的到处都是,湖中荡漾着日光,玻光溢彩,让人暖暖的,很好看。

  

  离了西湖,她发现了解放路上的“南亚店”里面色彩艳丽的印度纱巾。她说透过纱巾能把整个世界朦胧起来,所以她要把纱巾遮住脸颊,装扮成蒙面的女子。店里有时会有一些金发碧眼的高个子女郎,她们会优雅的踩着高跟鞋挑选纱巾和一些装饰品,选完之后就邀来店主谈自己的看法,店主是个出外奔波过的人,她了解这群外国顾客的需要,总能选出一些让客人满意的东西。

  

  她说要吃遍杭城美食,我推荐了她去御街吃那里的小点心,那还有一家馄饨店。特别是那家馄饨店,她去过之后着实把我说了一通。那天她怀着好奇的心态去了我说的馄饨店,接待她的是一个上了年纪的女人。女人问她是否是一个人后就递给了她一张菜单,她点了一碗普通的馄饨,到馄饨上餐桌的时候,她才惊讶的发现,那碗是那么大,那碗里的馄饨是同一颗颗鸡蛋一般。过后她才知道,这家馄饨店是情侣的,两人同吃一碗。

  

  ……  

  

    我心中都是她告诉我的美好。

  

  时常走在路上我就会想起她,一种难以言表的感觉会流遍全身,每当这时,我会显得格外的软弱。我会想起小时候缺失的爱,心中难以抚平的创伤。因此我产生了许多理想主义的愿望,就好像我同她说,我会永远陪在她身边,与她牵手一辈子。

  

  她是一个很好的女孩,单纯、认真、善良,最为关键的是她的言语能够抚平我的创伤。我无数次在梦中梦见她对我笑,浅浅的酒窝总是那么可爱。她喜欢我对她说“我爱你”,她喜欢我关心她,我们就像一对热恋的情侣一般,只是我们两个没有见过一面而已。我并不在意这些,我在意的只是她而已。当她说出我的梦想就是她的梦想的时候,你知道我的心跳的有多么剧烈。可是我们两个都忽略了一个关键的因素,从开始,这份爱情就是虚无缥缈的,所谓来得快,去得也快。快到约定的时间,她和我都不约而同的想要放弃,我不知道我们为什么会这样,明明快要得到了,却恰恰失去了。

  

  如今我的愿望很单纯,希望她能幸福快乐。

  

  我说:

  

  你们两个都了解彼此,从结识到相爱,可注定摆脱不了一个分开的结局。你们会在虚拟中收敛自己的性格,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对方,如果相见,那份完美的爱会慢慢的变味,变得不再像初始一样。

  

  两年的期限到了,他们并没有见面,继续各自的生活。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杭城之恋  杭城  杭城词条  杭城之恋词条  
爱情

 男人的初夜,女的的初恋!

女孩经历初夜而成为女人,男孩经过初恋而成为男人。我这么说希望所有女生们能明白,如果你成为了某个男生一生爱上的第一个女子,你要知道他为你付出的有多么多,他付出的是...(展开)

爱情

 是开始,还是已经经历或者结束

 茫然间,落日西山,彩霞映晚。  在这座城市里,车来人往的,有人开始着相遇,有人经历着纠缠,有人结束了别离。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或许人将会活得更安静一些。  在这...(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