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毕业季又评了一些通过学位论文评审系统推送来的博士学位论文。可能是受“不唯论文”的影响,一些学校的论文不再具列读博期间的论文发表、专利申请、获奖等信息,使对论文所提创新性的认定难度加大。热点领域,同时开展研究工作的人相当多,认定创新性,一个可参考的依据是发表时间。匿名评审,又不提供学术成果发表情况,使得创新性的认定易于出现偏差,选择相信作者,有可能使一些投机者成功、评议者蒙羞。在以往的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评审中,多次发现有作者有意忽视前人已经发表的相关成果,声称“提出了”、“发现了”,似乎Ta是原创者,但如检索,易于发现Ta是“卖别人的牛”。匿名评审使得这一有效查证知识产权归属的方式变得不可行。因此,学位论文双盲评审的规则应该修改,应改为单盲评审或实行完全的实名评审。
设计双盲评审机制的初衷是为了减少人情因素的干扰,杜绝人情评分。在由指导教师或学校找函审专家的情况下,这种情况会出现。在通过第三方平台送审的情况下,人情因素的影响会大为降低。应该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做为入库专家,一般都还是爱惜自己的羽毛、珍惜自己的学术声誉的,评价不会很轻率。即使熟识的人指导的学生的论文,如果质量太差而又不忍否决,一般也会选择不评审。如果一份论文遭多人据评,大概率是论文本身太差。出现论文内容高深到无人能评的情况不敢说绝无,会极其罕见。
双盲评审机制的设计有其合理性与必要性,形势发生变化后,与时俱进的修改这一制度也是必要的,而且目前看来是必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