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每次听到这首歌曲,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酸涩,脑海里总是反反复复掠过那些零碎片段……
去年“母亲节”,我和妹妹领妈妈上酒楼吃晚饭。因事前没订座,跑了几家都“爆满”,把母亲折腾得满头大汗,心里实在过意不去。今年的“感恩节”适逢是母亲八十岁生日,少不了又打算领母亲上酒楼。因为摆宴席、送礼品,似乎是时下表达敬老之意所不可缺少的两件事。出乎意料的是,母亲却说:“若是有心,天天都是过生日。”朴实而富有生活哲理一句语,让我的心灵为之撼动。
是的,忙碌的都市人往往忽略对父母长辈的孝敬,每年的“父亲节”、“母亲节”,媒体商家吹得沸沸扬扬,商场酒楼随之热热闹闹。可是,这些凑热闹的人,平时大都忽略了对父母的孝敬。这或可找出许许多多的“理由”,而毕竟是时下的“真情实况”。既然如此,这番“热闹”也就有了“作秀”之嫌。“作秀”不打紧,要紧的是不少老人往往因此而患上“节后忧郁症”或是“节后失落症”。母亲的话提醒了我,老人不在乎节日送礼设宴,要的是“平时有心”。顿开茅塞的我便誓言以后不再跟风“作秀”了,只要有时间就多点陪母亲。这样更实际,母亲也更开心。
住我家对面的陈婆婆,70多岁了,老伴早在30多年前去世。是她独力养大六个儿女。当儿女各自成家后,却剩下她孤零零独自生活,晚景有点让人唏嘘……陈婆婆已有8个孙辈,连曾孙也有两个啦。里里外外20几口人,可谓是子孙满堂了。然而,平日里那间破旧的祖屋总是冷冷清清的,儿女都很少回家,甚至只是在节日才露一露面。即使是大年初二“拜年日”,也只是在祖屋“稍留片刻”。老人家还来不及看清楚儿孙的模样,就匆匆离去。小曾孙一年才见一次面,陈婆婆几乎都认不出来。
我常常看见陈婆婆捧着日历翻着,掰着指头算着,期待着下一个节日的到来,盼望着儿女回家看看。她家里装了电话,儿女也为她配了手机,但是却很少听到她的电话响。有时老人家怀疑手机坏了拿给我看,我就谎话电话没电了。偶尔我也会拨响她的电话聊会儿,给老人家来点惊喜。我常常看见她在公园流连忘返,逗着别人的孩子开怀地笑。
一次,刮台风,居委会派人挨家挨户劝吁危房住户到避风所暂住。老人家竟然固执地不肯走,她说要在家等孩子的电话。半夜,风势越来越大,我实在担心陈婆婆的安全,就试图劝导老人家到我家暂避。我从窗口探头张望,只见老人家卷缩着身体,把电话紧紧贴在脸上,生怕错过每一个电话。我的心一阵酸涩,泪水溢满了双眼。强劲的台风吹了一夜,似乎要摧毁陈婆婆的破房子。我静静地听着电话却一直没有响过。
清晨,风停了。还好,破房子总算安然无恙。但是,从婆婆失落的眼神感觉得到,老人家心中那份对儿女的期盼,早已被一场大风吹走了。我的心有点沉重,我不知道这一晚,婆婆的子女,儿孙们是否睡得心安?
“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这是长辈对子女发出心底的呼唤,也是的唯一祈盼;也是作为晚辈对长辈最大的感恩……我们不要让老人家盼得太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