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花香,没有树高,我是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唱着这首歌读完中学时代,以“小草”自称的茗,现在已不是默默无闻的小草了,他已成长为一棵大树。
休假期间,应茗和芸之邀去了古城南京,没想到在那里见到了几位老同学。相互叙叨起来,还是茗最有“派”,因为他前不久通过了副教授职称的评审,已经是一位教授级的人物了。三十八岁,做了教授,这事并不多见,但茗却没有大架子,请来我们这几位中学时代的老同学叙旧,所以大家都称赞他最有“派”。茗的妻芸也是我们的老同学,笑着说:“大家还记得茗过去的女生像吗?帮他忆苦思甜,以后别忘本呀!”于是,大家便一同谈起了少年时代的许多往事……
茗的家中五个姐姐,就茗一个男儿,姐妹们都很疼爱他。小的时候家里人口多,经济又不宽裕,茗的衣着就没有那么讲究了。有时会穿一些很女孩气的衣服,有的男生就会嘲笑他,又因他在家和姐姐在一起习惯了,在学校总喜欢和我们女生一起讨论问题,也就因此有了“怡红公子”的别号。茗是我们“诗歌爱好小组”的成员,和我们的情谊很深,家庭条件好的同学也常资助茗买课外书,在生活上帮助他。茗读书很用功,不偏科,各门功课都很好,他是我们同学之中为数不多的考上大学的人。八十年代末考大学可并没现在这么容易,更何况一个经济条件较差的农民的孩子。茗诚实又有修养,上了大学并没有忘记家乡的“土老帽”,放假回家常找中学时代的同学聊天,因此同学们又都很敬重他。
芸的慧眼识美玉,先下手“俘虏”了茗,直到茗大学毕业,同学们才知道这两位早已“私定终身”,“名花有属”了。茗是个感情深挚的人,省城读书几年没有忘记芸的支持和等待,也没有被大城市的繁华迷失方向。毕业后茗留校当了助教,勤耕不辍,不久又评了讲师,芸在家乡一直做幼儿教师,两人的感情一直很好。一九九八年他们在家乡举行了婚礼,我被邀回去闹了新房。不久他们在南京营造了一个不错的窝。芸调到了茗所在学校的图书馆工作。十年间我们只有书信和电话相联系,未曾见过面……
在同学们叙旧的时候,我忽然记起了次日就是茗的生日。果然,茗后来很动情地说:
“明天是我三十八岁的生日,大家还记得吗?想到大家天南海北的,大约有十年没见了吧。我和芸商定,这次生日我要和我的少年朋友一同度过,我很感谢同学们少年时代给我的纯真的友谊,现在想来,那份真情都温暖着我……”茗是真诚的,我们都能感受得到。
“这次,得知大家都在休假,特请大家来聚聚,我尽地主之谊,大家逛逛夫子庙,游览一下秦淮河,把这六朝古都略看一看,大家放松几天。如何呢?……”
第二天,我们按计划游览了六朝古都……生日晚餐上,茗说:“……大家放心,我不会忘本的,我永远都是你们的同学,也依然是一棵小草……名利皆是过眼云烟,唯独情义无价!我会永远保留这份真诚,它才是我们真正的财富……”
回沪已经几天了,但这次聚会的气氛依然感染着我。想如今的社会,有多少人是无利而不往。而茗这样的一位副教授还能保存那份纯真的情意,还乐意和少年时代的同学们交往,的确难能可贵。小草那朴实无华的本色不正是茗的品格写照吗!
我为有茗这样的同学而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