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人对狗有一种特殊的感情,甚至包括西方人,他们将狗视为家庭“成员”。
女儿家隔壁,居住一位七旬老太,自己独住楼上楼下一套洋房,屋后有几百平方米的果树花园,条件优越。她身边惟有两条大个头洋狗为伴。我们初次与老人相见,狗朝我们狂叫起来,把我和小外孙女不禁吓了一跳,我浑身毛孔收缩,孙女直哭,瞧那狗大粗壮,凶恶模样,真是吓人。我不理解地向女儿打听,这把年纪的老人,喂两条五大三粗的狗,这不是人和禽畜同居吗?再说,狗也要吃喝拉撒,也要消费,简直是自寻烦恼。女儿告诉我们,西方人对狗的概念与我们东方人的概念全然不同,他们把狗当成家庭中的一员。隔壁老太,身边无人,人狗相伴,“相依为命”,能解除寂寞、烦闷。养狗还能保安防盗;外出散步相伴同行,出门访友与主人同车。主人逛超市,狗在车内守护(狗禁入内),真可谓之人貌狗样。狗生病、受伤,主人会立即敷药包扎,送医院就诊。宠物死后,不随便丢弃,为其埋葬,还举行小型葬礼,以表哀思,主人甚至伤心落泪。
老人养狗,多数是不堪寂寞,精神空虚,寻找寄托。也有经过训练的宠物,可成为主人的“助手”。街头艺人身旁的狗,与之相伴。年轻人养狗,纯粹是好玩逗乐和消遣。人们说,狗通人性,换句话说,人畜相处,时间久之,也有“情感”,所以欧洲人对狗有一种特殊感情,也就是这个道理。
最近,我看了一则报道:在德国人心目中已经占据了首要地位的宠物狗,有了自己的餐馆,德国第一家狗餐馆在柏林开张,走近这家餐馆,狗和它的主人便会闻到一股干肉和粒状狗食干粮混合的特别气味,橱窗里陈列着样品,让狗顾客食欲大开。德国的商店、超市,为宠物的食、用、住等设有一排排专柜,初去德国的个别华人,不识德文,只看商标图像,误买宠物食品,闹成笑话。卫生部门办有专门宠物医院,甚至“美容”等为宠物的服务机构。
不过,无论是德国或欧洲,上街、旅游准能碰上牵宠物的人(中国也出现了牵狗人,看来有蔓延之势),但养狗的人究竟还是少数,我在德国串门多家,到女儿家来做客的人也不少,仅有两家喂有狗。那天,女婿的朋友夫妇俩带狗上门做客,弄得我们全家好不自在,很是尴尬。在共公场所,如超市、商场有的挂上“禁带宠物入内”。不管怎样,狗就是狗,它不是人。我们在散步途中,那处处可席地而坐的地面,有时也能见到狗拉的粪便(当然主人有责),不够雅观。公共场所禁带宠物入内,可能与此有关。
欧洲人多数对宠物不如少数人那么有感情,但与我们东方人对狗的观念绝然不同。中国人养狗,尤其是农村人他们养狗是为了守家防盗;商家养狗,是为了赚钱;消费者是喜欢食肉,是因为狗肉味美,可以解馋。
在此,我要提醒读者,如果你有机会去欧洲或在中国的欧洲人面前,千万不要提及食狗肉一事,否则他们会觉得难受的,或者出现尴尬的场面。因为他们心目中的狗与家庭成员同等,吃狗肉是不人道的事,他们特别忌讳“吃狗肉”这个词。
不过为满足亚裔华人的需要,德国各城市有专为华人服务的亚洲商场,能够买到加工过的味道可口的袋装狗肉。中国人喜欢野味,出国旅游也不忘携带。一九九六年八月,小儿子带一个中国旅欧代表团时,有个头目回国前将剩下的袋装狗肉送给了他,对我们来说是美味佳肴,洋女婿因不识汉字,误认为瘦猪肉,食得津津有味,可当时我们无法向他解释,于是干脆就将这个秘密一直保留下来。二OOO年春节期间,在德国的儿子、女儿两家六口难得回国到深圳团圆,女儿和儿子喜欢吃野味,我特地采购了新鲜狗肉。我心里正在寻思,女婿不吃狗肉怎么办,他们说,不要张罗,人多不好单独烹调,小儿媳想出了“高招”,就说是:瘦肉鲜汤,大伙儿吃!经她手艺,加入了牙白、蘑菇等七七八八五六样,炖了一大锅,都说鲜极了。女婿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同样美餐一回。这已是他第二次食狗肉了。不过,大家都守口如瓶,没有人提及,也就过去了。
看来,西方人不吃狗肉,纯属心里作用。狗肉,确实味美,鲜香可口,营养极高,不食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