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都是父亲给我讲述的,而这也是他对上一代人最清澈的记忆。我可以从他平凡的语言中品尝到那份泥土般朴实的甘甜,也因此对在这片厚沃的土地上劳作的人民保持着最虔诚的尊重。
一
我记得,我小时候是没有打火机的,家里生火做饭用的都是火柴。
我父亲年轻的时候是出力的,也就是做重体力活,他经常跟着村里的人一起去城里搬运石头、扛木料、箍窑洞,什么活能赚钱就干什么活。那时候,他们做惬意的时候就是劳作间隙,或者吃完饭后,坐在墙根,靠着墙壁,抽一口烟。而那时候也并不是人人都有火柴,一方面是因为火柴珍贵,要用到正经事上(做饭),一方面也可能是那薄薄的火柴盒装在这些做重体力活的汉子身上容易被挤压破损吧。于是,每到这个时候,总有人喊一声,谁有火?然后在人群另一边就有人回答,我有。想抽烟的就走过去,围在那个带火柴的男人身边,将旱烟锅或者粗糙的旱烟卷凑过去,那人将点燃的火柴依次递到他们嘴里含着的烟上,那动作是小心翼翼的,也是快速的。动作快了,容易招来风熄灭火柴,动作慢了,点不了几根就熄灭了。父亲后来告诉我,帮人点烟其实也是一门需要掌握分寸的技术活。说这话的时候,父亲嘴角有些上扬,而透过他的眼睛,我似乎看到了在尘土飞扬的黄土地上,青色的烟雾在这群被阳光照射,影子拉得好长好长的男人中间飘散开来,听到了他们浑厚而又低沉的说笑。
我母亲曾经说过父亲是一个温柔的人,可我不觉得这个平常不怎么说话的父亲温柔在什么地方。后来我长大工作,偶尔也向友人借火点烟,那时候脑海里总会浮现出大人们围在一起点烟的场景,也就在那一刻我也才隐隐体味到像父亲这样平时辛苦而粗糙的男人们,他们的内心其实也是藏着温情的,他们彼此之间也存在友好而深厚的感情,只是这种感情不常显露出来罢了。
二
我居住的村子坐落靠近北边的一条山沟里。有一条细细的缓缓流淌的小河从山沟深处流出。我从来没有走到山沟尽头,没有看过这条河的源头,我父亲也没有,只是从老人那里知道这条沟很深很深,深到如同那些早已晦涩在岁月里的历史一般。也正是这条干净的小河养育了整座村子淳朴的人。
那时候村里的路很不好走,如果有人要从外面运一些粮食或者其他生活用品到家里就要特别小心,因为驴车的轱辘很容易就卡在道路上的石头土块里出不来,可即使再小心也总有意外的时候。我记得有一次父亲带着我从城里买了几袋面粉和一些蔬菜水果回来,走到一个上坡的时候,车轱辘就陷到一个小沟里,我和父亲怎么使劲都无济于事。这个时候迎面走来一个四五十岁的大叔,他看到我们的状况,也没有说什么话就一起帮我们把车拉出来。等把车推上坡,父亲一边感谢一边从衣服内衬里掏烟给这位大叔发,大叔急忙挡着父亲的手,不好意思的说,这咋好意思,都是一条沟里的,不就是使了一把劲么。但父亲一定要给他,说这不是客气,你帮了忙,你不收下我们心里过意不去。实在拗不过父亲,这位大叔只好收下,夹在耳朵上,憨厚地说,那我慢慢抽,这是你的心意,又和父亲说道了几句就走了。
回家的路上,父亲说,这位叔叔是后沟里的人,今天是出去准备揽活,碰到了咱们这事就帮一把。你得记住今天这事,别人帮了你,你就得感谢人家,别人要不要是人家的事,但是你不感谢就是你的不对。以后你出去,不管碰到啥事,能帮得上的就帮人家一把,不能要求人家回礼,你听见没有?我听出了父亲口吻中的严肃,急忙点头,大,我听见了。
我一直记得这件事情,而我现在遇到那些帮点小忙总要求大回报的人总会想起那位大叔。他虽然不识字或者识字不多,但是文化的基因在他的血液中流淌,接人待物,举手投足,无一不透露古老的文化的质朴厚道的气息。即使面对一个不曾有过交集的陌生人,也会真诚地施以帮助。而就是这种不加修饰的真诚让彼此尊重和互相友好建立起来,在那条坎坷的道路上显得光彩夺目。
而在我的记忆里,还有一些类似的事情,父亲总是把那些帮助过他或者他帮助过的人看作是自己的朋友,对别人怀着感恩,谢意和同情。我不止一次听他说过,谁谁谁有一年在城里给他敬过烟,想不到前短时间去世了;谁谁谁给他送过酒,今年结婚了。每到这个时候他总会派我带点东西去问候一下。
知恩感恩,念人之好,是父亲那一代的美德,而我想古语,礼失求诸野,这正是说的是如此吧。在权势阶层为名利金钱勾心斗角使道德沦丧弄得民不聊生,到时这些没有文化的乡村百姓,还保留着淳厚的人情和前人留下来的古老的礼仪道德。礼仪丧失自然要到乡野民间去寻找。
三
我小的时候有几年是吃不饱的,父母经常为食物而忧愁,于是父亲经常去山里去割草,然后编草席拿到城里还钱。每到秋风袭来,父亲的眉头的皱纹就更深了。每天等鸡开始鸣叫的时候母亲就可以听到父亲下床穿衣,母亲有些不忍心,爬起身子,撩起窗帘的一角朝窗户外面看。那时候已经起霜了,满地都是银白色的霜,地上、墙上、房檐上都是。而黑糊糊的就是父亲的身影。过一会父亲走进窑洞,把母亲按回被窝,温温地说一句,再睡一会吧,还早。说完就出发了,再回来就是村里各家各户都冒起了炊烟。
父亲的手很巧,编的席子上的纹路的种类有很多种,有的是云彩,有的是花朵,人们可以用来铺床或者做帘子盖物。有的时候也用来做盛粮食的囤。父亲说,这里的人都是很懂得珍惜事物的人,像这样的席子可以用很长时间而不更换。有一次我陪着父亲去城里卖席子,很多人都来询问,也有很多人买几条回去,他们抱着席子的神情像是抱着金贵的事物一样小心。
父亲告诉我,这里的人都知道怎么去保养席子,席子要在家里干净的地方用。其实除了席子,我知道这里的人对很多东西都很珍惜,泥土、草木、谷粟,人们知道东西的来之不易。
我知道在西方有饭前祷告的习惯,他们虔诚地感谢上帝赐予他们食物。其实在我们中国也有相类似的说法,也就是‘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父母都会嘱咐我们吃干净,不要浪费。这是一种文明,也是一种传统的继承。
四
我父亲那一代人对生命都很尊重,发自肺腑的尊重。他们知道生命是平等的,没有什么高低贵贱,无论是鸟雀、牲畜、还是人。他们知道大家都是平等的,要顾及彼此的脾胃,不要一生气了就向鸟兽发脾气,也不要去抱怨别人,大家都住在一个村子里,抬头不见低头见,以免做错事说错话了脸红。
父亲有时候在田地里走,如果对面有牛过来,他就退后一步站在一边等牛过去了再走。父亲说牛帮助我们耕地,甚至可以供我们宰杀吃食祭祀,要保持对它的尊重。还有鸡鸭鹅,它们生下蛋,还提供羽毛、肉。父亲一直坚信牲畜和人一样,举头三尺有神明。这不是迷信,这是一种信仰。
五
父亲一年四季是闲不住的,春天播种,夏天除草,秋天贩卖,身在到了冬令时节,他也要经常做些事情:给鸡窝盖上麦秸,怕小生灵度不过寒冷;在阳光好的日子里在坡前晒粪;有时候也会撒一些包谷到院子里,呷着旱烟看着麻雀在院子里蹦蹦跳跳叼食包谷。
有时候父亲从田野回来,母亲上前接过手中的农具。父亲头上都是汗,我看着母亲接过的农具是锄头,我很好奇,冬天还要去锄地吗?母亲告诉我,父亲这是到地里去翻土敲打土坷垃。这样待明年开春,也好再翻地播种。从地里回来的时候父亲脸上粘着一块泥土,我告诉父亲让他拨拉下来,他说不用了,泥土在脸上并不丢人。泥土生我们养我们,让它在我们脸上呆一会没什么。有时候米粒或者碎馍馍掉到地上,沾满泥土,父亲吹吹也就吃了。看着他满足的深情,我有些想哭。
六
诗人雅娒写过这样一句诗歌:如果脸上泥的人从对面走来/要脱帽致敬先让他们过去
在现在公交车或者地铁上那些所谓的城市人讳于农民的身份,不愿与他们一起乘坐,不禁想问一声,是谁为他提供住房提供粮食提供丝绸棉布。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放下自己自视身份高贵的傲慢,向这些朴实的农民致以最谦逊最诚恳的敬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