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爬满东关的那面墙时我奶奶七十岁,只因怀着一颗向佛的心,此去踏上佛堂的门便一下守也守不住,一脚踏入,终生莫回过头。我那时候才刚刚六岁,也跟奶奶一样进了佛堂的那扇门,并没有其他的感觉,黄昏就出去了。回到家后,奶奶对我说:常常,你感觉到些什么了么?我眼神愣愣的,不知道她说的什么意思。我只是摇头,说没有。奶奶听到之后并没有理会,眼睛看向别的地方。我那时就觉得奶奶不同了,至于哪里不同,怎么也说不出来。
奶奶今年七十九岁,也算是高龄了。岁数这么高了人还是很健康,除了偶尔会犯头晕这种小毛病外,其他倒也没有可担心的。我很少回老家,每年过年时回去一次,待一上午吃完午饭就迫不及待地回家去了。我们去的时候,奶奶是非常高兴的,拉着我的手或者我爸的手,问东问西,一副担心我们但是没办法照顾我们的样子。我看着奶奶和我爸爸讨论问题,也忍不住爱插上一两句,这么和谐的场景,是不经常见的。当然,我妈是不会跟我们回去的,她跟我爸那边的人天生合不来。这么年的恩怨了,再怎么小的一点,叠叠加加,成就的是最后的厚积薄发,就像一只蝎子把尾巴挡在你的手掌跟前,随时能蛰上一下。
老家的那边还有一个表哥,是我三姑的儿子,为人还算可以,很懂得在长辈面前表现。我以前在老家住的时候,整天被他整的给妈妈打电话,住不了三天就要回家。每次在老家的新年团聚会上总少不了他,其实不只是他,总的来讲每年也就是那几个人。我好几年没回老家聚会了,只是在大年初一专门和爸爸独自给奶奶去拜年。有一年,不知何时,我被爸爸骗着在那年的大年初三回了一次老家,当我看到忙忙碌碌的人群时我什么都懂了。我也长大了,我就心平气和的握住奶奶的手,坐下来和他们一起吃饭,和他们一起笑。
进去老家的门,站在院子里,第一眼看见的就是堂屋。奶奶在晚上,不论什么日子,到了七点左右就会跪在堂屋案前摆的佛像前,一叩一拜的十几分钟不停。我以前住在老家时,不止一次地问过奶奶。奶奶回答我,这是对佛的一种信仰,你只要心诚,他自能保你和家人平安无事。我初次听到时,撇嘴一笑,觉得奶奶封建迷信过了头。后来,不管什么时候回老家,奶奶还是保持着那个习惯,我也渐渐地被奶奶的诚心感动,我觉得如果上天眼睛还有一丝光感的话,他也应该看看,看看我奶奶的诚心。
我还记得奶奶初次信佛的样子,简直到了疯癫的地步。她把我妈给她花的零钱全部存起来买佛像,一分都不舍得浪费。后来,我妈实在受不了,在某一天清晨冲我奶奶说,你还是回老家吧,常常不用你了。在接我放学的路上,我奶奶对我说,你妈妈不要我了,她要我回老家。我冲动的找妈妈理论,她只是说自己气急了而为之,我也就释怀,不再闹事。
慢慢地,等我到了五年级时,自己能一个人骑车去学校了。我妈极力挽留奶奶也留不住了,奶奶走之前匆匆的收拾行李,甚至,连中午饭也没有吃,让我妈送她到了车站,一个人坐公交车回去。我也跟着去了,去的时候一想到奶奶从此就完全的搬走,再也不回来住就难受。奶奶上车的时候还犹豫了一下,紧接着就上去了。坐在公交的座位上,奶奶笑着跟我打招呼,我也笑着送她离开,七八年的感情,就这么简单分开了。
家里院子前几年还有一棵桃树,长得很壮。砍掉它的那天,刀都被豁了个口子,最后使用斧子砍倒的。说起这颗桃树,是我随手扔的内核被奶奶见到了,然后找了个地方埋下,生根、发芽、抽枝的。翻新房子时,我心痛的脸都红了,真的不想他们砍我的树。
我奶奶这一辈子一共生了四个孩子,其中一个是我爸爸,其他的三个全是我的姑姑。至于我的爷爷,早在三十多年前就得肺结核死了,这么多年来都是奶奶含辛茹苦地把他们养大,既是慈母,也是严父。听我爸说,奶奶以前经常打他,是不分情况而定的挨打。比如跟别人家的孩子发起争执,人家告到家里来,受打的一定是我爸爸。我刚刚听到时想不明白,现在大概能懂了。不这么做没办法,奶奶要承受的其实也有很多。
在这四个孩子中,唯一上过中学的就是我爸爸。那三个姑姑除了大姑已经嫁人外,在二十岁之前都只是在家里下地干活,没有出过门子。爸爸每四个星期回家一趟,帮奶奶干活。奶奶可能是觉得这些孩子里只有爸爸上过学,于是总认为这一碗水端的不平,让他干这干那,仿佛要将没有干过的活全部干完一遍。爸爸也不埋怨,他很理解奶奶,能干的活总是做到最好。我大姑也时不时回来看看,带些东西。有一次,大姑夫甚至给爸爸带了一支几十块的钢笔,只可惜几个星期就被摔断了笔尖。他们的经济也很紧张,当时的人们还遵守着,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样已经算是非常不错的女婿了。
再过一年,二姑也结婚了,我爸从前骑自行车回家,后来就让二姑夫捎带,也挺方便的。说起我的二姑和二姑夫,我也不知怎么评价他们这一家人,更说不出对他们现在的感觉。很久很久以前,我对二姑一家人的印象全是亲切,后来才发现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
我二姑在四十三岁那年,有很长一段时间处于低迷时期待在我家,原因是因为二姑夫经常借着酒的劲头打她,骂她,不让她进家门。二姑那一段时间也挺可怜,我妈就专门添了床被子,让她和我奶奶住在一起。就这样,好像才给了她信佛的机会。在住在我家的那段日子里,二姑经常跟我奶奶出入佛堂,张口闭口都说关于佛祖的事。在吃饭前,跟我奶奶一样学会了念完菩萨先享用的话语。这也可能是她在黑暗的日子里唯一的盼头了吧,于是跟我奶奶一样成了忠实的信者。
后来,我二姑夫亲自来道歉,二姑才回去。这俩人矛盾当然不可能就此结束,事后二姑的女儿我的表姐也打过很多电话给我妈妈,说他爸打他妈了。我妈当然也不知怎么办啊,索性关机。最近这几年倒是再没听说过,可能人一老就能想清很多事情。
被二姑夫来来回回送了几年,爸爸不知怎么想的,休学了两三年,又上了个中专。顺顺利利地在一家工厂长了个算账的职位,认识了我妈,成立了家庭。刚结婚时那几年我们还是回老家过年的,一住就住上个十几天左右。大年三十时我爸就在后院去放鞭炮,我还记得那个场景,黑漆漆的黎明,鞭炮齐鸣,过年的喜悦根本不是现在的麻木能说清楚的。
去老家是乘公交车去的,拥挤异常,还带着特别多的行李。回来的时候,更加的拥挤,我手里甚至还提着些奶奶做的黄面馒头,袋子都把我的手指勒得通红。有一年,是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回的老家过年,做返道车的时候却是我和爸爸一起回来的,妈妈提前回去了。也就是那一年,妈妈再也没回老家过过一次年,我们同样也不再回去。
事发突然,跟往年一样。一群女人做好饭后看着男人吃完,二姑夫还是像往年一样耍酒疯子,不同的是,他今年被他养大到十八的儿子打了一拳。妈妈在回程时想给她的外甥打电话问候一下,只是告诉自己和奶奶发生了点小口角时,居然被一个晚辈骂了一句。我妈气的决定再也不来老家了,我奶奶在以后的每一年都打电话问,虽明知徒劳,却一心往南墙上撞。
这些事奶奶都清楚,许多烂摊子也都是奶奶收拾。有时候,我也会想,这么一大群人,一大堆儿女,没能好好孝顺我奶奶就罢了,反倒天天给她添些麻烦。我大姑因为嫁到了山西,所以过年是回不来的,只能给奶奶寄些钱。大姑是唯一一个让奶奶省心的女儿,因为离得远,就算有麻烦事也不可能在电话里说的,跑个来回的空事就解决了。
过年时只是待那一天,所以我经常会抽空在放三四天假期的日子里去看看奶奶,但也没住过。我去看奶奶的时候,路经二姑家,打招呼让我感到浑身不自在。二姑家除了在聚会上的那个儿子,还有一个儿子和女儿。这些人当然理论上就和上面说过的那个表哥一样,跟我有着血缘关系的陌生人,还都比我大。有时路过,老大或老二会在,老三——就是我的表姐因为也是嫁到了外地,所以照样不过节不回来。我和爸爸就会跟他一起回去,一起去看奶奶。暑假时三姑的儿子,可能会回来,这样的话,就是像表演中秋节的团聚似得,满打满算的六七个人碰在一起。
二姑家的老二跟个没长大的小孩,一喝醉酒就满口胡话,跟他爸一样。家里因为前几年卖麦子赔了几万块,过得比较拮据,但拿出路上买的一些零食给我们吃时,奶奶训斥他,他就满口说,日子虽然有点儿难,亏还是不能亏了自己。我不知道他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奶奶每次都把大姑寄给她的钱给二姑一部分,自己只留一点儿。
奶奶从我爷爷死后就没有再嫁,我曾经问过奶奶原因,反倒被她训了一顿。当时,奶奶骑着三轮车,我坐在车里,虽然没有看到她的表情,但从奶奶严厉的语气中就能想象。她一定绷着一张脸,甚至会存在些怒气。奶奶是这样说的,我记忆尤其深刻:人活着一辈子,最看重的就是一张脸。如果活着连脸也没有,不知荣辱。在背后被人戳脊梁骨是活该,白来这一次。我被奶奶训的当时险些哭出来了,她可能意识到我也只是出于好奇,就没有再说下去。这是我第一次被奶奶训的无地自容,因此也明白了名声对奶奶意味着什么。
所以在后来,奶奶不让我表姐进家门的事我也能理解了。老太太这一辈子从不允许别人给她脸上抹黑,在没多少日子以前,表姐刚刚带着一个外孙女婿进门认完邻居,就立马甩手换了一个人领进门来接着认门。记得当时,就是被我爸骗回老家吃团圆会的那次,我还一脸讨好样的跟二姑说:没事没事,不用管我奶奶,只要表姐认为好就行。说完,看了看二姑的表情,她笑得十分灿烂,我突然间感觉到了莫名的刺眼。两个新人在登记之后就急匆匆去看我奶奶,奶奶只是背负着手,不软不硬的来了一句:你们进去吧。这个情况是我听我三姑的说的,我没有亲眼看到。尽管没有看到,奶奶的心情还是能猜出一二,这样已经算是特别优待了。
奶奶是我最亲近的人,她在我还是婴儿的时候就上我们家开始照顾我,什么方面都是无微不至,一直截止到九岁。尽管有很多时候,我不太赞同她的观点,经常反驳她。小时候,奶奶掉牙,要换假牙。端着一碗饭给我喂时,嘴里塞的棉花因为嫌碍事就吐了,专门是为了轻声细语的劝我喝下去。我反倒捣乱的把碗给打翻,奶奶痛的掉眼泪,我现在心里还难过。奶奶是最疼爱我,最照顾我的,这些都被我记在心里。
我每每看到奶奶跪在蒲团,一叩一拜,再想想你们。我知道我不能用痛心来形容,我暂时还不够资格。但你们也是做儿女的,你们真的不要再给奶奶添这些麻烦了。奶奶已经够累了,她一叩一拜为的全是你们,我希望包括爸爸在内,奶奶的苦心你们能知道。
求佛,求得一个平安。如果没有那份祥和的内心,何来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