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廖玮雯 丨 壹心理专栏作者
一对情侣相互争吵,背景大概就是:男方家庭经济相对宽裕,可是自小父母创业维艰,所以极为节俭。女方从小是家里的掌上明珠,认为男人花钱就要爽快,大气。
女方认为男方太过小气,不够爱她,男方觉得女方过于挥霍,不懂节约,他们因此相互争执,互相指责。
他们找我咨询,到底谁才是对的?
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他们都是对的,却又都是错的。
男孩无法理解,为何要去购置一些昂贵奢侈的东西?为何要去把钱花在这些地方?便宜又实惠的东西不能用么?非得去要那些奢侈品不可么?
女孩同样无法理解,为何有钱不能去享受生活呢?明明就有能力,为何不能去拥有这些虽然昂贵,但却非常美好的东西呢?为何他要把钱看得这么重呢?钱难道不是用来提升生活质量的么?
如若一直陷于这个死循环中,争吵将日复一日地持续。
两个原本陌生的人,来自各自的原生家庭,拥有各自的经历,进而形成种种对于生活的观念和见地,即便彼此却是因为爱情或性的吸引而在一起生活之后,进而造成的这种种争执实在太多太多了。
小到家里沙发的摆放角度,客厅里是挂一幅名画还是照片,书柜是木色还是色彩缤纷,出门能不能穿着短裤和拖鞋,要不要养狗,甚至煲汤能不能用铝锅……
大到什么时候结婚,婚礼的规模与形式,房子的位置车子的牌子,什么时候要孩子,孩子上哪个幼儿园,是否需要老人帮忙带孩子,让谁家的老人帮忙……
所有一切都能成为彼此争执的导火索。
因为,彼此都认为自己的观念是对的,并且对此坚信不疑。
然后认为,你不同意我,就是不爱我,就是不重视我。哪怕打着爱的旗号,我同意你,是因为爱你,是因为重视你。这里蕴含的是无限的忍让与迁就。
现在似乎流行这样一个观点,爱就是包容,就是忍让,就是无条件的迁就,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是,如果退让并不是那么地心甘情愿,包含了迁就,牺牲;争执依然极有可能一触即发。
另一种方式是通过辱骂,甚至暴力去让对方屈服,让对方认错;或是通过冷战,淡漠的表情,无情的话语,冷嘲热讽,奚落厌弃,去让对方感到难受,愧疚,最终不得不屈服于此,因为不是心悦诚服,所以往往导致两败俱伤。
有人会说,既然如此,为何还要在一起呢?
显然,如果三观严重背离,完全无法沟通,彼此自然难以处到一起。
但是,三观完全一致,沟通毫无障碍这种极端情况同样不可能有,意见相左的分歧始终还是会出现的,何况,人都是在变的,思想观念都会变化,两个人的变化也无法保持一致啊。
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办呢?
假如男孩始终觉得应当勤俭节约,女孩始终觉得奢侈一下没错,这种看似无法调和的矛盾应当要怎样解决呢?
除了隐忍式的包容,控制式的依赖或指责,还有什么其他更好的办法吗?
一般而言,我们遇到两难问题,常常留在非此即彼之中左右为难,除了屈从难道就真的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吗?
很少人会质疑,不是对方有问题,不是自己有问题,而是观念有问题。
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是活在某种观念之中的人。
注意,我再说一遍,我们是活在某种观念之中的人。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要再来问:这些观念从何而来,它们真的对么?
先来听我讲讲小马过河的故事吧。
其实故事我们都很熟悉,如果听了牛的话,河水很浅,听了松鼠的话,河水太深,如果小马亲自出马,那就是不深不浅。
可是小马如果滑了一跤,差点儿淹死呢?
它可能会九死一生回家,再也不敢到小河边,它会告诉它的后代,不要去那儿,那儿太危险,太恐怖,你们都不许去。
然后小马家族就再也不到河边去了,这种记忆甚至会“铭刻”在它们的基因之中,见到小河就心生恐惧,河边成了小马家族的一个禁地。
但是,真相是小马和它的后代原本可以,现在可以,将来同样可以很轻易地过河,只是那天小马祖宗不大好运,摔了一跤而已……
也就是说,这个禁地是通过观念造出来的,它本身是不存在的。
讲这个故事的原因在于,我们习得了很多的观念,我们以为这些观念都是对的,要节约也好,要奢侈也罢,家里应该整整齐齐干干净净也好,家里可以有些凌乱只要舒服也罢,这些观点本身是没有绝对的对或错的。
可能因为凌乱绊了你妈或你祖母“摔一跤”而已,所以她们告诉你,家里一定要整整齐齐干干净净,因为她们怕绊倒,而你,什么也不知道便照做了。
而且,很多观点具有时效性,可能放在那个时间,那个地点,它是“对”的,但是,时间一过,这个观点可能就不再正确了。
心理学家兰格博士提过一个例子,她的姥姥描述自己脑袋里边有条蛇,头好疼,她和医生都觉得是老人家年事已高,老年痴呆说胡话,可是最后姥姥去世,尸检才发现姥姥头上长了一个瘤子,原本,如果不是因为成见,姥姥或许可以通过治疗延续生命,缓解痛苦,但是事与愿违,这也成了兰格博士一生的遗憾。
所以,我接下来提的观点是,我们要去克服自恋,克服成见,克服那些从小到大我们学到的所有的自以为是,尽量去培养自己的客观性,去相对准确地把握这个世界,我们会去明了,这个世上,没有什么是非如此不可的,尤其是感情,明了这一点之后,事情就会开始慢慢变得好处理得多。
彼此只要三观基本合适,而且能够努力让自己去变得更加客观,大家就能好好地在一起,至于实在觉着不合适,彼此也能好好地道个别。
谁也没有错,谁也不欠谁,做到这点,就能不怨不恨,无惧无怖。
这需要我们用谦逊的态度,好学的精神,包容的心态,好奇的眼光去不断地发现和学习,长此以往,你会变得学识渊博,心胸阔达,很多其实原本就无须在意纠结的事,你便不会再去纠结。
你会变得更加自由、快乐一些,这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原因,也是我认为做一个客观的聪明人最大的妙处。
壹心理专栏 · 玮夫雯斯基
专栏回顾:连朋友都做不成了,还谈什么恋爱,婚姻?
当你拥有自律的生活,内心将获得真正自由
我们应不应该向现任坦白过往?
深沉的爱,不是非你莫属,而是一无所求
作者:廖玮雯,心理咨询师,曾出版随笔《无须讨好世界,且让自己欢喜》。
专栏简介:「玮夫雯斯基」在各种地方说过很多话,写过不少字,以前觉得对错参半,现在愈发不敢笃定,人生在世,妄语太多,开口即错,如若非得让我在这诸多胡言乱语中挑选一句,我选:认得请自己,付得起代价。往后我说的,写的,你听了,悟或惑,对或错,全都不赖我。
更多文章可关注微信号:wfwsj1986,约稿、咨询请联系:weifuwensiji@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