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的男孩要结婚了。男孩名校毕业,然后继续读硕、读博,刚过而立之年,就为中科院深圳高新科技所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女孩大学毕业,只身闯荡深圳,现为外资银行深圳分行一白领。郎才女貌。经人撮合,爱情之花便勃然开放,灿烂绚丽。两人不日就要牵手走进婚姻的殿堂。
男孩的父亲请我为其证婚,也送我从网上下载的千篇一律的一证婚词。结婚也好,喜结良缘也罢,是人生一大事,当一回证婚人,自然不敢太随便,如那样就会觉得对不起这对年轻有为的新人也对不起满堂的嘉宾。于是在灯下自己捉刀起来。忽地一个灵动从脑海划过,我想到了牛顿和牛顿的万有引力,而我要对这对新人说的是,爱情的吸引力要比牛顿的万有引力要神奇一千倍一万倍。
诚然,在证婚词中提牛顿总觉得有点不合时宜。牛顿是科学巨星,而在他的世界里,既没有爱情,更没有婚姻,他奉行的是独行一生,无性主义。
牛顿虽是遗腹子,但青年得志,27岁就当了剑桥大学教授,后又主持英国皇家学会、国家造币厂多年,并受封为爵士,称得上是既富且贵,拿当下的话说是名符其实的钻石王老五。他前半生轻而易举地发现了力学三定律,并成功地证明了万有引力定律。
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最伟大的发现:任何两个物体之间存在引力,与双方质量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牛顿认识到并巧妙地证明了万有引力定律,但他却对世界上最基本的人与人之间的吸引力一无所感!一些传记中提到过牛顿可能订过婚或走到过婚姻的边缘,但都是难以证实的传闻而已。他终生未婚,自愿过着富贵的无性独身生活。
牛顿一生投身于科学与宗教。每一个伟大的科学家,都是富有激情、富有理想的诗人,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解释或论证他们的理想世界。思想展翅飞翔整个宇宙,心中充满自然与理想,也许这是诸如牛顿这类人男终身未娶女终身不嫁的根本原因。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少使用“无性恋”一词,而是更愿意用“柏拉图”一词。但“柏拉图”一词更强调精神恋爱的特点,与无性恋的侧重点不完全一致。它们的共同点在于都把恋爱和性爱彻底分开,不同点在于前者“大力提倡精神部分”,而后者似乎根本对人们津津乐道的性没有兴趣。
无性恋者也一直存在。人们似乎可以接受你不喜欢乡村歌曲,不喜欢甜食,但就是不肯相信也有人会天然地对性没有兴趣。在以性取向来判断一个人是否正常的社会里,在重视人类繁衍的整体氛围中,他们无疑是更少的少数派。到现在,对这一现象有人开始研究,虽然对于无性生活是否健康这一问题目前仍没有科学论述,但研究人员都同意这样的观点:这一现象有其产生的道理,而且古今中外都存在。初步调查研究表明,无性恋者只占人口的1%,但在人类文化史上他们起了超乎常人的作用,牛顿就是代表之一。
由此我想,我们在讴歌爱情伟大、爱情万岁的时侯,我们也没有理由将“柏拉图”之无性恋者们视为异类。有情人终成眷属是良好祝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是良好企盼,而独其一生也应得到社会的理解与尊重……
这些仅仅是我想到的。在证婚词里,我还是发自内心的祝福这对新人钟爱一生,永结同心,早生贵子,幸福美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