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这部电影给人的感觉有点像构思一部小说,最初决定提笔写或许只是因为突发奇想觉得这个构架很新颖,而并非意在表达什么深层次的含义。而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今天励志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推荐几篇高分观后感,一起来看看吧。
观后感一
几乎所有人都会揣测调音师最后是死是活,我倾向于死了。
调音师装扮成盲人之后,获得了人们更多的关怀、金钱和亲近,但是最后却死于非命。人无论伪装成强势的或者弱势的人都可以获得一些便利,然而失去自我的人却会在最终可能失去更多。
调音师在进门看到凶杀之后完全可以制伏凶手,这样被揭穿了盲人的谎言,但是为了逮住凶手保住自己生命都是值得的,但是调音师没有这么做,他似乎沉溺于盲人的精彩演出中而忘却了自己是个正常人。面具戴久了,真的会忘了真正的自己,庄周梦蝶,谁是真正的自己?
有人分析说死者是一位盲人,因为死者神态安详,没有防备。还有对面的邻居开门之后的疑惑表情——这么长的门铃声,邻居一定听到了调音师和杀人者的对话。我觉得这个分析很精彩,对于故事有着点睛之笔的效果。因为调音师“似乎完美”的演技骗了众多的人,就拿马路边他得意洋洋的对老太太说:我扶你过马路这件事情来说。老太太都没有怀疑到他是假盲人,因为老太太的表情是惊讶而不是厌恶。但是:似乎看似完美的演技,天下总会有识破的人。不做真正的自己就会总有破绽,欺骗永远会露出马脚,诚如第一段所言,在没有露出马脚的时候我们可以获得便利,但是露出马脚的时候那往往是重要的时刻,因为只有目光敏锐的人才能察觉,失去他们,失去的也许是机会?事业?爱情?友情?信任?我不知道,总之调音师失去了生命。
如果死者是盲人的话,那么杀人者一定是深谙盲人的习性的。因此,在关门之后,她从容不迫,因为盲人在不熟悉的家庭里面只能由主人引领到钢琴那里,然而调音师却自己就开始走了,这让杀人者很惊讶,说了句:我没有料到你会走这边;当调音师撞到了“油漆”,真正的盲人应该是抱怨?或者是不满吧,但是调音师虽然故作镇定但是总有慌乱——为什么 都忘记了把手洗干净再去调钢琴?真正盲人的眼睛也许戴个隐形眼镜就想骗的了杀人者估计很困难吧。然而调音师自己却在自作聪明的认为,自己只有“日程本”露出了马脚。真是让人觉得调音师至死都没有明白是什么断送了自己!与项王最后的悲叹有异曲同工之妙。我们认为只有明显的错误才能暴露自己,真正暴露自己的却是许多看不见的、不经意间的、一闪而过的。就如同假成绩单、假证书可以让自己捷足先登,但是能力却不能突飞猛进。人要始终不移的做最好的自己。
以上说的是发生在调音师身上的悲剧,影片还为我们指出了调音师悲剧的原因。调音师“有才”的借用了泰姬陵的故事。工程师失去了心爱的妻子,造出了泰姬陵。但是调音师失去的“妻子”应该是成为伟大的钢琴演奏家的梦想!而不是一个假装失明的眼睛。试问,我们中间有多少人是这么安慰自己的虚伪和作假的?
故事中除了调音师一个人的故事外,还透过调音师之前的伪装向我们展示了各色人群在失明调音师和有眼睛调音师这两种不同形态集于一身的视界里的不同的生活。老板说:这个世界里充满了暴露狂和裸露癖,老板可能在玩漂流瓶或者微信。然而在虚拟的网络里面暴露自己的弱点就如同在盲人面前跳“脱了衣服的舞”,我们认为这都是无关紧要的。可事实上调音师的眼睛正在目不转睛的盯着女人看,并且弹奏优美的配乐。那么当我们网络里面纵情的“表现”自己的时候,屏幕的那边正在有一双贪婪的眼睛。似乎我们并不失去什么,但是我们获得了整个社会共同堕落的机会!内心里是否有一双眼睛在盯着我们呢?一个可以防止我们过度放纵而忘却自己的目光,如果没有,我们将纯粹的会和自己的人生开一个大玩笑。
影片最主要是的告诫关注要反观自己。故事在说是调音师为了便利而失去了生命。然而那个餐厅服务员不也是因为是顾客是盲人而想获得一些便利而失去了自己的善良么?那个老板不也是因为调音师出色的业绩的便利而失去了自己的诚信么?最重要的是,调音师坚信老板不会开除他!那么这种贪图便利的心理一定广泛的存在我们每一个人的思想里,为了便利,我们都在或多或少的出卖一些自己高尚的品质或者伪装了自己,够警戒了。
确定调音师的死我并不是通过开头那是枪声而不是关门声,或者片尾曲是否充满了悲哀的感觉这些蛛丝马迹来推断的。而是从电影本身主题推断,调音师不死,故事将说的很不完整。我们希望他不死,因为调音师没有罪恶到死的地步,因此怜悯之心都希望不要死人。但是在电影里,死人才能把想要表达的表现出来。
为调音师的死去而哀叹吧,为我们自己忏悔吧
观后感二
首先说说观影感觉:过瘾。剧情紧凑,最重要是符合逻辑,尤其符合人性的逻辑,这点是现下很多影视作品所欠缺的。
从内容上简要说来,男主角为了寻找创作灵感(我认为也有降低生活成本减少房租的因素,毕竟他是以残疾人的身份租到的低价房租)装瞎,装瞎中结识了苏菲,并彼此爱恋,之后受到许多人的赏识,机缘巧合受退影男明星邀请去他家里为妻子专场表演,因为那一天是他们的结果纪念日,浪漫的丈夫为了给妻子制造浪漫惊喜请了钢琴师演奏妻子喜爱的歌曲,还谎称纪念日有事得离开,然而也因此引发了之后的故事,因为丈夫并不知道自己的爱人有情人,当他拿着红酒玫瑰巧克力回家的时候撞见妻子与人偷情,也在这一天,他的生命被结束。而男主角到来以后发现男星被杀,女人和情人在他面前上演了一场夫妻情深的戏码后处理了现场。
男主角决定伸张正义去报案,却发现警察局局长就是那女人的情人,并且因此遭受迫害。中间女人为了掩盖真相还把知道线索的邻居老太太推下楼杀人灭口。为了保护自己,把男主角真的弄瞎,而当局长知道后认为应该杀了他才对,于是男主角开启了被迫害生涯:以为被救却发现是被人欺骗取肾,千钧一发之际用金钱成功勾起了莫里老婆和黑医生的贪念,并绑了男星妻子开始自保之路。然而在金钱面前,莫里夫妇果断选择金钱,在自保面前男星妻子选择杀害男主角,在金钱面前,黑医生选择用女人的肝脏换钱……最后医生被男星妻子杀掉,当女人开车的时候,男主角请求黑医生留下女人的命,那一刻女人是感动的,让他下了车,然而最后女人还是决定杀他灭口………而这部剧处理优秀之处在于,影片中,那些作恶的人都得到了惩罚:莫里死亡,莫里太太不仅没有拿到钱还“收获”了丧夫之痛,黑医生和男星妻子最后都归于死亡,警察局长被困废墟电梯想必生还机会渺茫。他们最终都受到了命运的惩罚。而男主角来到欧洲,才华受人赏识也是一种善终。
最后是重点,就是这部影片中所传递的价值观,理性看待,从务实的角度来讲,男星妻子接二连三杀人是为了自保,人的自保欲望非常强烈,从这角度来讲,她的行为非常符合剧情逻辑,这并非为她开脱,她理应受惩罚。另外,当请求黑医生放了女人的时候,黑医生说,女人会被判死刑反正要死的,她的死可以换6000万和四个人的生命,所以他毫不犹豫选择后者。再次从务实角度出发,这是对人性和文明的考验,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有所犹豫。而从电影所传递的来看,电影选择了人性和文明,这也是影片所表达的核心内涵:作恶之人终归遭受反噬,人们理应善良,对感情和家庭忠诚。
电影最精彩的部分在于,两年后男主与苏菲的重逢,当苏菲了解真相后说出“你应该听医生的,那女人害了那么多人,你应该用她的眼角膜换自己的光明”时,男主角惊诧的反应,明显他被苏菲的话惊到了,这部电影了只有男主角选择了人性,站在文明的高度做取舍。当男主角告别苏菲后他“打走”马路边挡道的易拉罐时的愤怒掀起了观影热潮:男主角的装瞎再一次让我发现影片中世人以暴制暴欠缺秩序的价值观,从此他爱的姑娘彻底与他分道扬镳。另一方面就是本片对法律的讽刺,当执法者知法犯法时,对社会的毒害,对文明的毒害会使许许多多先贤的努力付之一炬。
当然,影片中也有闪光点,比如女人在听到男主角请求黑医生放过自己时,她哭了并让男主角下了车,医生因为男主角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决定放过他,还有男星对女人的爱。只不过这些都败在了“低端人性”上。
总而言之,人类社会经过了几千年的进化和古今无数人的努力才发展到现在的文明高度,作为宇宙唯一具有思维特质可能的人类,每一个人都应该严以律己,勿生谋害他人之心,否则一步错,步步错,绝无独善其身可能。尤其身为执法者,更应谨言慎行,谨手法,善执法。
观后感三
【这社会不是偷窥癖就是暴露狂。】
阿德里安来到一个老太太家调音的时候,一进去,就看见一个人倒在血泊中,老太太也已经牢牢实实地在门口上了好几道锁,这一刻老太太已经准备好灭口;当调音师摔倒在油漆上的时候,老太太让调音师把衣服脱下来,并且说“我不会看你”,而老太太却是非常仔细地看着他脱下衣服,目的还是要观察这个人到底是不是盲人,说明老太太对他抱着很大的疑心;而且让人不解的是调音师满手的油漆还在调钢琴,如果老太太有意放他一马的话,至少会让他洗手,不过这对于老太太来说已经没有必要了;当调音师调钢琴的时候画面转向老太太的背影,她在屋内翻看调音师的衣服——里面放着日程本,一个正常人用的日程本,,一个盲人不应该会有日程本,这一点已经让老太太杀心已定,因此,老太太坚定地拿着消音枪对准了调音师后脑。仔细听“嘭”的一声,相当震撼人心,影片中有意录入一次关门的声音,这两次声音完全不一样,前者听得惊魂,后者笃实。
【我们都是罪人,没有真正的对错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