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0小时定律”是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指出的定律。“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非凡,并非天资超人一等,而是付出了持续不断的努力。10000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他将此称为“10000小时定律”。
这个定律的提出,给了正在奋斗中的人们很多启示,但同时也给了很多的误导(至少是误读吧)。因为仅仅10000小时是没有意义的,想通过10000小时成为“天才”是有其他前提条件的。而这些条件就是:
1、你所做的事情必须是自己发自内心喜欢的觉得有重大价值感的,而不是别人强加给你的;
2、你必须有明确的要达成的要超越的大目标,而不是稀里糊涂过一天算一天的;
3、你还得要找到一套最适合自己的越来越高效的方法论,而不是看着别人怎么做就跟着别人怎么做;
4、你更得克服自己任性的弱点进行专注地反复地“刻意练习”,这个过程多半是枯燥、乏味、单调和孤独的。
5、这种高强度的自我训练至少得持续10000小时以上,你得有足够的耐力、毅力、决心和韧劲支撑到那个时候。
如果你能满足以上五条,那如果不出意外,你会成为领域内不世出的开山鼻祖。
如果你只满足其中四条,你会有所大成,但终究成不了一代宗师。
如果你只满足三条,你可以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也可算是社会精英,但终究成不了非常卓越的人。
如果你只能满足两条,那你可以成为一个社会中产,能在你的小圈子里或家族内比较厉害的人,但也仅此而已。
如果你只能满足一条,那多半就是最普通的老百姓,终日碌碌却劳无所获。
如果一条都满足不了,那只能浑浑噩噩地在社会底层挣扎了,迟早被社会边缘化的人。
企业如人,道理亦然。
一、大概算算10000小时到底有多长?
首先,我们得先来计算一下这个“10000小时”到底有多长?
假设我们现在正在干的工作恰好就是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工作,在每天工作的时候是100%心无旁骛地全情投入(太理想的状况),并且假设我们每年并不想牺牲掉自己的游山玩水、呼朋唤友以及和普通人一样的逛街、看电影、吃火锅、唱KTV、追剧、的时间,那么我们每天的这个时间满打满算就是8小时(工作时间),则10000小时就是1250天,每年的工作日按250天计算,这个时间是整整5年。
退一步,假设我现在正在干的工作不是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工作,我目前的工作只有一个目的就是养家糊口,并且我已经找到了自己最喜欢做的事情,而且这些最喜欢的事情只是我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来做,假如每天我在业余时间内全情投入的时间是4小时(能在8小时正常工作之外,还能另外投入4小时已实属十分艰难了),那么这10000小时就是10年。
同理,如果每天只能在最喜欢的事情上投入2小时,这10000小时就是20年。
请注意,我们在做这个推算的时候,里面是有个大前提的,那就是:我们想要靠“10000小时”来成就自己的事情是我们最喜欢的事情。如果不是最喜欢的,甚至是讨厌的,那就得另当别论,10000小时的定律恐怕并不适合于我们在这件事情上的努力。
二、识别我们的激情类型到底是哪种?
人的激情类型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偏执型激情”,一类是“和谐型激情”。
偏执型激情,顾名思义带有“偏执”色彩的激情,为了避免某种不好的情况发生而表现出来的激情类型。而和谐型激情,顾名思义带有“和谐”意味的激情,为了追求某种好的情况发生而表现出来的激情类型。这两种激情类型的外在表现极其相似,但内在却天壤之别。如果不是有意识地觉察或洞察,很容易混为一谈。
举例说明一下,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这样的人,比如我本来很不喜欢跑步,但是看着大家都在跑步,电视网络上天天在说跑步对身体怎么怎么好,周围的朋友很多人也都在讲跑步后感觉这个好那个好的,如果我不去跑的话,显得我这个人特别懒,没有上进心,不合群,很容易被边缘化,那我也应该去跑,而且我要每天在朋友圈打卡跑步晒照片,“今天跑步第××天,明天继续。”我要做得比别人更彻底更“过分”,我要成为最能跑的人,跑得最远的人,跑得最快的人,跑得最持久的人,拍得照片要比别人多,路线比别人的要优,沿途风景要比别人的好,这样我就成为被别人艳羡的焦点,我就不会被别人盖过锋芒,就不会被人际边缘化。再比如打卡学英语,再比如打卡读书,再比如打卡加班工作,再比如打卡参加各种技能培训班,诸如此类,都可以类似情况。
在外人的眼里,哇,这人好有上进心呀,每天都激情满满,天生自带发动机,永不疲倦,每天都能把周边的人甩出去好几条街,这样的人将来不成功谁成功呢?但是我在这里可以告诉大家,这样的人成不成还真不一定,具体还得看这个人的“激情类型”。根据生活观察,绝大多数如此有激情的人最终都没有什么大成,更多的人是在不久以后选择了半途而废,极端情况者最终可能会变成强迫症患者或精神分裂症患者。问题就在“激情类型”出了问题,这样的人就是“偏执型激情”类型的人。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很多人都有过“打卡干意见事”的经历,回归到那个当下,体察一下自己打卡的出发点和动机,究竟是为了在从众中缓解焦虑感,为了收获别人的点赞,亦或是为了避免别人对自己有什么样的“负面评价”呢,还是为了纯粹地享受那个过程,从中体验极度兴奋的状态呢?这个动力方向就是决定差异的根源。前者的激情类型就是“偏执型激情”,而后者的激情类型就是“和谐型激情”。
再比如说:孩子在学校学了一天,头昏脑涨,疲惫不堪,可回到家后父母为了能让孩子继续学习,就对孩子说:“你不加倍努力的话,小心考试不及格,小心进不了重点班,将来考不上大学,将来找不到好工作……”孩子为了避免考试不及格,避免进不了重点班,避免将来考不上大学,避免让父母失望,所以就逼迫自己发愤图强,头悬梁锥刺股,熬到夜里十一二点,不睡觉。天长日久之后,孩子的身体坏了,兴趣没了,眼里的光芒不见了,只剩下了“自我强迫”,“自我鞭策”,心理调适能力差一点的孩子最后可能会走到了另一个极端。这样的案例在近些年屡见报端,不绝于耳,让人扼腕。逼孩子和逼自己是一个道理。
“偏执型激情”的人,做某事不是因为喜欢,而恰恰是因为不喜欢但又不得不做;不是因为要追求成功,而是因为首先要避免失败,避免被人说三道四,避免让自己没有面子,避免让父母脸上无光,避免被领导批评,避免一切自己无法接受的“负面”情况的发生,所以不得不去追求成功。在这种内心动力的驱使下,一个人也可以表现得很有激情,每天看着镜子对自己说三百遍“我是最棒的”,“我一定会成功的”,“我是最努力的”。但在这种激情掩盖下的内心语言其实都是诸如“我总是最苦逼的那一个”,“我这次可千万不能失败”,“我的内心总是纠结的想抓狂”,“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要是有别的办法,我才不会这样”,“我的状况糟透了”。
而对比“和谐型激情”的人,他会非常享受自己的目标,享受自己的兴趣,享受自己每一天的努力过程。他追求成功,但也不会惧怕失败。即使失败了,他也能从失败中获得更多的营养,失败时也会沮丧,但沮丧持续的时间很短,因为“沮丧”很快就会被下一阶段的“投入”所替代。就像爱迪生所说的:“我并没有失败1000次,我只不过是找到了1000种不适合做灯丝的材料。”他所做的事情是自己最喜欢的,最能投入的,最能够点燃自己的。央视纪录片《神奇的大脑》里有过一个对比:同样是每天练钢琴的孩子,真正有兴趣的孩子每天练钢琴5-6个小时也不会觉得累,反而每一分每一秒都非常享受,大脑极度活跃,脑洞大开,创造力喷涌而出。而没有兴趣的孩子也会在父母的监督下和自我强迫下坚持练琴,但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在痛苦中煎熬,恨不得赶紧结束,恨不得把钢琴砸了,大脑极度抑制,各种愤懑充斥心间,一提起这事就乌云盖顶,心情抑郁。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当天把所有的课本全部撕碎烧毁,发誓终生不再进学校;很多钢琴考过十级的孩子在成年之后,终生不弹钢琴,都是现实中最好的反面例证。
可想而知,“偏执型激情”的人和“和谐型激情”的人干得是同一件事,所呈现出来的效果有多大的差别呀!
所以,如果你想让自己有大成就,想让自己的孩子将来真的“前途无量”而不是“前途无亮”,那就得花大精力先找到能给自己或孩子带来“和谐型激情”的那个事情,也就是你们一直在想一直在想怎么都割舍不下的那个事情,这就是我们经常挂在嘴上的“梦想”,它可以托付您的一生。找到了这个“梦想”,并下定决心为其排除万难的时候,你的“偏执型激情”逐渐就会转变为“和谐型激情”了。
三、先找到自己最喜欢的那个事
可是,这个“梦想”到底该怎么找呀?
“梦想就像鬼,人们总在说,见过的没几个。”
“别跟我谈梦想,我早就戒了。”
“我追求了梦想这么多年,还是一败涂地,穷得叮当响。”
这些话充斥在心间或耳边,无形中不是神话了梦想或妖魔化了梦想。其实,通俗一点说,梦想就是做自己“最喜欢”的事,等做到极致的时候,所产生的影响力就足以变成现实版的梦想。
那什么叫“最喜欢”?评价你正在做的事情是不是你最喜欢,那就看你是不是在朝思暮想,是不是能达到全身心投入,是不是能自我驱动,能不能达到废寝忘食,不知疲倦,依然能全身带电,尽情享受做事的整个过程的程度,就像电影《银河补习班》里马皓文(邓超饰演)对自己的儿子所说的“一直想,一直想……”,这是一种做事的“激情”,是一种内在驱动的力量,是一种难以靠外界的激励手段而达到的“沸腾”或“燃烧”状态,而这种状态如果想用外界的“前置激励”手段来获得,比如用惯常的奖励一些钱、免费旅个游、发个奖状证书、封个高级职位等激励手段不仅无益,反而会极其有害。
当然,这个最喜欢不是说“我就喜欢玩”,“我就喜欢打游戏”,“我就喜欢和人聊天”,或“我就喜欢买买买”之类的事。不是这些不合情不合理不合法,只是说把这个当做自己“最喜欢”的水平太低档了。要玩就玩成“徐霞客”,要打游戏就打成“专业玩家”,要聊天就聊成“谈判专家”“心理咨询师”或者“脱口秀主持人”,要买就要变成“世界级买手”。要相信一点:任何一个爱好,如果能做到极致,都可以成就一番大事,都可以开创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新领域。
在这一点上,孩子更容易,成年人往往要难得多。如果您是孩子的家长,想找到孩子的“最喜欢”,那最需要做到一点就是,只要孩子的兴趣是合情合理合法的,那就顺其天性,父母最好能提供最大的物质和精神支持,而不要用成年人的世俗功利的标准去随意评价或否定孩子。
如果是针对作为成年人的您自己,那就需要您“明心见性”,对自己深藏的兴趣点进行挖掘,洞悉这么多年之所以始终迈不开腿朝自己最喜欢的方向去走的真正“恐惧点”到底是什么?在这个事情上,最常见的理由就是“一家老小要吃饭呀,我得先挣钱呀”,嗯,是的,这是最大的生活现实,同时也是全世界最有力的借口。因为这个现实是每个活着的人都必须面对的,就连那些成就伟业的人也逃避不了。但这个时候,到底该怎么选择,还是得看您自己了。
四、为自己的努力明确一个大目标
找到自己或孩子那个“最喜欢”的事情之后,接下来就需要给自己畅想一个“大目标”。
有“天赋”(我认为称之为“无意识的强烈兴趣”更妥帖一些)的人从一开始就有比较明确的努力目标,这个目标是人生大目标,是愿景型的目标,而不是三五年就能实现的小目标,更不是“今日事今日毕”的日常事务型目标。
莫扎特3岁就对音乐表现出极高的兴趣,4岁就跟着父亲学习钢琴,5岁开始自己尝试作曲,6岁就开始做巡回演出,9岁时创作了人生第一首原创曲,18岁时做出他的第一首成名交响乐曲。莫扎特的父亲自从偶尔发现了儿子在音乐方面的“天赋”后,就开始利用他作为宫廷乐师的便利条件,创造一切机会将孩子带上通往世界级音乐家之路,而不是满足于让孩子做个普通的音乐工作者。
而爱因斯坦从小也是被一个问题所缠绕,这个问题就是“如果我能跑得比光速更快,那世界会变成什么样?”也正是对这个问题孜孜不倦的日夜探索才成就了他三十年后的“相对论”出炉。
所以说,这个目标一定是很明确而且很宏大高远的,这条路是可以永无止境地走下去的。这个明确并不是数字化的表征,并不是说我要赚一个亿或我要身价千万的目标,也不是像我们普通人对孩子的培养那样“考个八级十级”或者“拿个国家级证书”,以为实现之后就可以从此“高枕无忧”地去环游世界了。我们不能把人生的阶段性小目标当作人生终极大目标来追求,如果那样的话很快就会天花板或者自我满足了,一旦遇到不顺或者过早地实现了目标,那人生从此以后就止步不前了。
五、你还需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独特方法论
东方文化,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自古都是重道法而轻术器的,认为“道明而术器自得”。这种路径是对那种“生而知之”的人来说的。对一般没有天赋异禀的人来说还是需要“道、法、术、器”同修的。既要学道法,也要学术器。西方文化,在术、器方面要胜出东方文化不少。而术和器也就是我们走向成功所需要的方法论。而方法论通常也会有比较鲜明的个人特色的,也就是说:别人这样做,能做得风生水起;而你这样做,很可能就一败涂地,四不像,原因就在于那是别人的方法论,不是你的。独特方法论并不具有普适性,而是有很强的个人适配性,即便是勉强可以被别人学了去,效果也是会大打折扣的。
诸葛靠运筹帷幄取胜,关张靠征战沙场取胜,如果颠倒过来,那可能都会死无葬身之地。张飞用丈八蛇矛,关羽用青龙偃月刀,如果颠倒过来,让张飞和关羽调换兵器,那恐怕又是另一番景象了。
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论,也并非易事,每个想要有所成就的人都需要在顺道遵法的基础上,需要深刻地认知自己,对自己的主客观条件有深刻的洞察,最后提炼出一套最适合自己的“术”和“器”,才有可能达到“人剑合一”。
六、要“刻意练习”,不要“机械性重复”
这是一个很严肃也很严重的问题。我们绝大多数人之所以工作多年,收入不见增长,专业水平不见长进,原因多半是我们的辛劳只是“机械性重复”,随波逐流式的“做和尚撞钟”,虽然有十年的工作经验,但本质上也只是把一年的工作经验重复使用了十年而已,多年来除了年龄在长,其他能力和观念都还在原地踏步。
而“刻意练习”的目的不仅仅是完成任务,更重要的是要实现成长,在做一件事情的同时,就要考虑我下一个阶段要达到什么水平,并把这种追求融入到每一次的实践当中。“刻意练习”不仅仅是一种有意识的自我成长,而且是包含了明确目标和高效方法论的专业级训练。没有目标的有意识练习,不能叫“刻意练习”。没有高效方法论做支撑的有意识练习,同样也不能叫“刻意练习”。
举个例子,同样是体育运动,我们老百姓的日常训练和国家运动员的日常训练就完全不是一个水平。国家运动员的训练因为有明确的训练目标和最科学有效的方法论做基底,训练效果可以一日千里。而我们普通老百姓的日常训练,因为缺少了成长目标和方法论,即便是有意识的每天跑完多少公里或完成多少个动作训练,那水平多半也是“数十年如一日”。专业运动员的训练可以叫“刻意练习”,我们老百姓的锻炼就不能算是“刻意练习”。所以就会出现这种情况,我们在业余队伍中还算是个拔尖人才,可一旦和专业队伍的普通选手同台PK,一般也顶不了几个回合就被KO了。这就是差距。
七、一夜成名只是梦,日积月累才是真
前面我们推算过“10000小时”的长度,可以知道这并非一日之功,往往意味着“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寂寞和孤独。越是厉害的人,越是懂得这个道理。反过来,越是无知的人,越期待着能“一夜成名”。
当然如果你所做的事就是自己想做的事,那你就会自得其乐。别人看到的是苦,你得到的却是乐。但如果不是你最想做的事情,那这个孤独和寂寞的十年之功就会让一个人发疯。
“一夜成名”是个美丽的梦幻,是在外人眼里的“毫不费力”和“天上掉馅饼”。但是遍览古今中外所有成功人士的成长经历,又有几个是在毫不费力之后就能功成名就的呢?果真有如此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发生在你的身上,恐怕也是流星闪过,一瞬而失,来不及享受就会堕入无尽的深渊了。所谓“德不配位,必有灾殃”,说的就是每一个巨大成就的背后都有着艰辛的付出,这个日积月累的过程也就是在夯实基础的过程,只有基础足够牢固,脚下才不空,心里才不虚,机会来了才能抓得住,成就得了才能守得住,并且在此基础上才能再攀新的高峰。否则,在幸运背后灾祸也就不远了。
而这“10000小时”也不仅仅是单纯的“坚持,坚持,再坚持”,而是有着在强烈的兴趣基础上,确定明确的成长目标,寻找到适合自己的独特方法论,再加上卓有成效的“10000小时”刻意练习,你才有可能将自己的“梦想”变成现实。如果没有这些做基础,那些“坚持,坚持,再坚持”也不过让自己更快的“耗竭”而不是“赋能”。
如果没有这些变现的过程,那再好的愿景也只能是“黄粱一梦”。如果没有这些做基底,那些天天挂在嘴上的“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的话只是用来骗骗别人,骗骗自己罢了。
八、成功就像跨栏跑,本身就是一场淘汰赛
总结来说,本文开头所列举的五个前提条件就是个人或企业迈向巅峰人生的一道道坎,每一道坎都会挡住数以亿计的前进者,只有能在一生中同时跨过这五道坎的人才能成就自己的人生,就像“跨栏跑”,能跑到最前面的那个人就是最成功的,所以成功的人才如此稀少,只是这个“跨栏跑”比得并不仅仅是速度。跨过了这五道坎的个人或企业,也就是那些能够“自我实现”者。而我们现实中的个人或企业,或因主观,或因客观,都只能跨过其中的一部分“栏”,所以成就终究有限。更不必说,混沌了一辈子也没想过“成功原来有道”或者始终搞不清楚“成功之道到底是啥”的那些人,只能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为“别人运气总是那么好,偏偏我自己最倒霉了。”
事实上,在我们一无所成的领域,必定存在着我们所不知的规律。这些规律越早洞悉越好,太晚了就来不及了。只有先洞悉了它们,我们才有可能触摸到它们,进而驾驭它们为我们所用。
说明:本文作者为西安本道乾元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执行总裁贾思哲,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