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自行车,两脚使劲踩1小时只能跑10公里左右;
人开汽车,一脚轻踏油门1小时能跑100公里;
人坐高铁,闭上眼睛1小时也能跑300公里;
人乘飞机,吃着美味1小时能跑1000公里
人还是那个人,同样的努力不一样的平台和载体,结果就不一样了。
相信很多人都读过这样的论述。
几个月前,笔者初次读这段论述的时候,感觉是说的太对了,确实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然而,仔细一考虑,远不是很那回事。
从上面这段论述中,我们所能推出的也仅仅是平台的作用非常之大,选择不同的平台结果可能就不一样。
但上面的论述,却不能直接推出,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这是因为,论述中根本没有论及具体是什么努力,也没有给定具体的目标和任务是什么, 只是提供了不同的工具和方法而已。
一、
当我们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时,一定有些隐含的条件和限制性的因素。
让我们拿登山来做一个说明。
假设有两支队伍,红蓝两组进行比赛,比赛的目标是徒步攀登一座山的山顶,以先抵达山顶者为赢家。
二者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出发,事先不规定走那条路经,而且两支队队伍均不清楚通往山顶哪条路最便捷最省力,需要自己去侦察、去探索。
规定了以上条件之后,我们再做判断。
最后的结果一定是,那只找到相对便捷道路,且付出的不亚于另外那只队伍的队伍最先爬到山顶。
由上面这个小故事可以看出,当我们说选择比努力更重要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满足下面四个条件:
1、同样的出发地---由此延伸,对企业、对个可以说是基本条件差不多;
2、同样的目的地---由此延伸,对企业可指研发能力、组织能力、人员队伍规模等。对个人而,可指社会地位、财富水平、家庭状况等等。
3、同样的努力:是指企业或个人的,付出的财力物力人力时间等大体相同,尽管针对企业和个人来讲,这样的比较衡量起来非常困难。
4、在规定的时间内- 企业或个人而言,比如以5年或者10年为标准。
二、
对个人来讲,假如人的一生以80岁来计算,目标是在去世前取得或维持中层以上社会地位,或者财富水平。
目标有了,时间有了,出发点也有了。
1、关于选择。
很多情况下你没有选择。
比如你的出生就没有选择,生在帝王家和生在贫苦人家你是无法选择。很多人愤恨自己生错了家庭,没有必要,对不起,选择权不在你。
出生的地点也没有选择,无论是出生在上海还是新疆边远地区,你都无法选择。
上学也没有选择,你的幼儿园、小学,乃至初中都是父母选好的,你只是背着书包按部就班的上学服从。
工作是你自己选择的吗?你去一个心仪的单位面试,你的身高,气质,学历、经验完全符合面试单位要求了,你才能去上班,这也不是你选择的结果,而是被选择的结果。
你看很多情况下,你根本就没有选择。
2、但,你仍然可以选择
比如选择:
什么样的行业
什么样的职业
什么样的工作态度
与什么的朋友进行交往。
我们承认,不同的行业由于竞争环境不同,产业发展阶段不同,行业的兴衰程度不同,那么你选择的行业处于发展上升期,那么你挣得就可能并平常的人挣得就多。
但是,这个选择其实对于一生80年来讲意义不大,20年前,摩托罗拉、诺基亚上班的人比其它普通行业人员的工资都高,可以说在这些企业上班的人选择都对了,但是,后来怎么样,这些企业都倒闭了。
因此,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只是在某一段时间内,在整个人生中未必。
三、
在整个人生中,特别是重要的选择中,比如职业、婚姻、工作单位等,做选择的机会根本就没有几次。
据统计,在美国,人的一生中大概有10次左右更换工作的机会。在中国这个数字要少的多。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数字会增加,但仍然也不会多到哪去。
从职业上讲,人的一生做选择的机会少之又少。即便是一次选对了,也不代表下一次还能选对。
那么,对人生发展更为重要的因素就只有努力了。
前人谈努力的重要性的文章汗牛充栋,车载斗量。比如:
停止奋斗,生命也就停止了。——卡莱尔
形成天才的决定因素应该是勤奋。——郭沫若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况
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华罗庚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在写作上了--鲁迅
人的一生中,重要的选择只有短暂的几次,而努力却可以是终生的事业。
很多情况下,选择带有偶然性和被迫性,比如,时下很多大学毕业生的第一份工作是由家长给安排的或者是在家长的影响下而选择的,并非自己完全愿意。
而努力却是带主观性和可持续性,更为重要的是可控性,努力可以由自我做主。
村上春树说:
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正确的选择,
我们只不过是要努力奋斗,
使当初的选择变得正确。
多么应景的一句话,然而又是何其振聋发聩的一句话。
四、
曾国藩,这位近代著名的军事家、哲学家和理学家,以其终生不懈的努力精神影响了几代人。梁启超先生直呼他为:五千年才出一个的奇人。毛泽东对他的评价是: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意思就是说,近代的这些人中,我只佩服曾国藩。
然而,他以中人的资质,通过自身的学习和持续的努力,最终成为半个圣人,不可谓不是个奇迹。
选择,在某个阶段可能被认为是不明智或者不正确的,但时通过持续不断的努力,往往也能把事情办成,反而成为一个正确的选择,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把别人的嘲笑变成只能嘲笑自己。
台湾著名导演李安,1984年硕士毕业于纽约大学,因毕业作品《分界线》拍的非常成功,被美国三大经纪公司之一的威廉·莫里斯的经纪人认为是印象深刻,前途无限,建议留在美国发展。
然而,之后却连续6年没有戏让他导,只好从写剧本开始。不停地写,三番五次地改,全部难产,而且没有一分钱稿费。
当时,做导演的选择简直怎么看都是错误的,然而他没有灰心而是坚持努力,六年后凭着《喜宴》、《推手》两个剧本在台湾获得剧本大奖, 之后拍摄的《卧虎藏龙》、《断背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等,使自己的人生走向了顶峰。
李安以他的人生经历证明,再次证明了村上春树的话:
“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正确的选择,
我们只不过是要努力奋斗,
使当初的选择变得正确。”
所以,我们的结论是什么呢?
我们的结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