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白金盏花”的故事出自美国,并被编进了当代中国的小学语文课本。故事说,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一家刊物刊登了这样一则广告:某园艺所重金悬赏寻求纯白色金盏花,其高额奖金让许多人趋之若鹜。
金盏花系菊科草本植物,春夏季开花,除了黄色的,就是棕色的,当时根本没有白色的。若想培植出白色的,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连植物遗传学专家都望而却步。所以,许多人一阵热血沸腾之后,就把那则启事抛到了九霄云外。
时间悄然流逝,一晃20过去了,悬赏纯白色金盏花的事早已从人们的记忆中抹去,就连刊发启示的园艺所都把此事忘得一干二净。可是有一天,这家园艺所意外收到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和一百粒金盏花花种。信上说,她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妇人,是一个爱花人,她用了二十年时间,培育出了纯白色金盏花,这一百粒种子就是纯白色金盏花花种。
所里所有人都将信将疑,为了不辜负这位老人的心意,他们决定将花种种在园艺所后面的实验田里。一年后,奇迹出现了,一大片纯白色的金盏花在实验田中盛开,它成了全实验田最靓丽的景观,引来无数人驻足。这花不是近乎白色,也不是类似白色,而是如银如雪的纯白色,它们在微风中摇曳生姿,让人惊喜得瞠目结舌。这消息不胫而走,成了当时美国的头号新闻。
当园艺所把好消息告诉这位老人,并不无遗憾地告诉她,原来的启示因时间久远已经作废,她无法得到那笔赏金时,老人十分平静地告诉园艺所,她原本就没在意那笔赏金,她只想证明,她能种出这种花。
原来,老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爱花人。20年前,当她偶然看到那则启事后,便动了心,并决定亲自来培育这种花。但她的决定遭到了8个儿女的一致反对,理由很简单,当时她已经年近六十,又体弱多病,再则,她根本不懂植物遗传学,这件事连专家都不能完成,她一个体弱多病又绝对外行的老人想做这件事,无疑痴人说梦、异想天开。
但老人痴心不改,义无反顾,说做就做。第一年,她撒下了一些最普通的金盏花种,精心侍弄。金盏花开了以后,她从那些金色的、棕色的花中挑选了一朵颜色最淡的,任其自然枯萎,以取得最好的种子。次年,她把这些选好的种子种下去,再从这些花中挑选出颜色更淡的花,让其自然枯萎,取得了下一年的花种,如此年复一年,周而复始。这期间,老人的丈夫去世了,儿女都成人远去了,无论生活发生怎样变故,老人仍坚持一年一年地种下去。
有心人,天不负。20年后,她终于培育出一朵如银如雪的纯白金盏花,并把这朵花的种子寄给了园艺所。
“每天种下一百粒橡树籽”的故事发生在英国。在英国,发行量最大的杂志《天空》,每期都在封面上刊登一位社会名流或风云人物的照片并附有简介。能登上《天空》的封面,是一个不小的殊荣。在2010年第7期《天空》的封面上,刊登着一位满脸皱纹、皮肤黝黑的乡下老人照片。
他是谁?他有什么资格登上《天空》的封面?
这位老人叫贾斯汀,一个地地道道的牧羊人。贾斯汀是伦敦西南部德文郡巴德里小镇的农民。18岁那年,他的父亲——一位老牧羊人身患重病,于是把牧羊鞭交给了贾斯汀。18岁的贾斯汀,就这样成为了一名年轻的牧羊人。巴德里小镇的南面,是一片光秃秃的荒山,但野草丰美,每天贾斯汀都赶着羊群来这里放牧。羊散落在荒坡上吃草时,他什么事也没有。就这样转眼过了七八年,有一天他想,如其天天在荒坡上慵懒地百无聊赖,还不如每天在这里种点树,既有事做,又可以绿化荒山。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妻子,妻子反对说:“你知道那是多大的一片荒山吗?至少有6000多亩!就凭你一个人每天种那么几棵树,恐怕几辈子也种不满那片荒山。”但贾斯汀却说:“想那么多、那么远干吗?不就是为了每天有点事做吗?总比天天躺在草地上呆呆地望着天空强。”
家人觉得他说得有些道理,也不再阻止他,由他“犯傻”。从26岁开始,贾斯汀就一边牧羊,一边种橡树。每天出门前,他都数好100粒橡树籽,放在随身的袋子里。到了山上,他先将羊群安顿好,然后将这些橡树籽一粒一粒地种下去,浇水、用羊粪施肥,贾斯汀每天都干得不亦乐乎。
时间就这样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地流逝着,贾斯汀看着前几年种下的种子出苗、长高、成林,心里很是高兴,这更让他乐此不疲,每天都坚持种下100棵橡树籽。
30多年过去了,贾斯汀记不得自己到底种下了多少粒种子,但他知道,自己规定的每天种100粒的任务,他都完成了,一次也没有少。种树,已经成了他生命中唯一的嗜好和乐趣。
终于有一天,他把橡树籽种满了这6000多亩荒山。
2010年,英国国家森林学会的科学家们来到巴德里小镇,当他们看到这片橡树林时,无不为之感叹。后来一打听才知道,这是一位叫贾斯汀的老人用30多年的时间完成的伟业。科学家们决定采访一下这位伟大的老人,但是,他已经去世。感动不已的科学家们,从他子女的手中拿到了一张他的照片,并连同他的事迹一同送到了英国的《天空》杂志。
鲁钝生感言:连植物学专家都感到束手无策的一个大难题,竟在一位对植物学、遗传学一无所知的老妇人手中得到了破解;一片郁郁葱葱的6000多亩橡树林,竟是一位普通的牧羊人每天种100粒种子种出来的,这不能不说是人间的两大奇迹。
第一个奇迹,老妇人用了20年的时间;第二个奇迹,牧羊人贾斯汀付出了30多年的心血。
20年,30多年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任何奇迹创造都需要一段漫长的时间,意味着任何事功都是粒米凑成箩、滴水汇成河的过程,也意味着积跬步方能致千里、垒寸土方能成高台,更意味着创造者能耐住寂寞、顶住压力、受挫不馁和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两位老人的实践有力证明: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忍耐力、坚持力是创造奇迹和做出辉煌事业必不可少的意志品质。
我们说这两则真实的故事,还想说明这样一个问题:走向成功,绝非单一模式,奇迹和辉煌事业的创造,未必都需要系统理论指导和高远目标激励。有些事功,在特定时空环境和相应条件下,凭人的经验积累和不懈实践,一样可以创造出来。
老妇人对植物学、遗传学几乎一无所知,如果她认定必须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才能培育出这种花,她就会罢手,因为掌握这些科学理论绝非易事,也许还没等她把这些理论学懂,她就离开了人世。但老人越过了这一认知屏障,生活经验告诉她,植物在种植过程中有退化现象,如果在金盏花种植过程中不断选因退化而褪色的花种种植,金盏花就有可能逐渐变成“银盏花”。她就是凭着这点生活常识,开始了自己的行动。而让她能够坚持的,是按照她想法种植的金盏花,一年比一年白。每一年微小的变化,都给她惊喜,都给她动力,推动她走向成功。
贾斯汀开始种橡树,目的就在于有点事儿做,就在于打发牧羊过程中的无所事事和百无聊赖。如果当初他就决定把这片荒坡都种满橡树,变成林海,他也许就会罢手,因为正如他妻子所说,就凭他一个牧羊人,想改造一个6000多亩的荒坡,几辈子也做不完。人在面对一项巨大事情和一个高远目标的时候,往往会因事情巨大无法完成和目标高远无法达到而选择放弃,这是因为,巨大、高远的表象将人吓住了,人认定做不到,这是人生常态。作为一个极为普通的牧羊人,贾斯汀也无例外。所以,他说:“想那么多、那么远干吗?不就是为了每天有点事做吗?总比天天躺在草地上呆呆地望着天空强。”没有高远目标的激励,贾斯汀靠什么坚持下来了呢?靠他每天坚持种一百粒橡树籽的习惯,靠他看到前几年种下的种子出苗、长高、成林的欣喜,是养成的习惯和不断呈现的成就激励他走向成功。
当我们劝导青少年说:“要好好读书学习,有了丰富知识和高深理论,才能更大程度地把握世界和人生。”这一点没有错,但正确的理论指导并不是唯一,它只是走向成功的一种形式;当我们又劝青少年说:“思路决定出路,有大想法,立宏愿,志存高远,才能有大作为。”这也一点没有错,但高远的目标激励也不是唯一,它也只是走向成功的另一种形式;老妇人依据常识的反复种植而培育出纯白金盏花、贾斯汀坚持每天种下100粒橡树籽的小目标运作而造出6000多亩橡树林,也是走向成功的一种形式,但也不是唯一。灰学的“非唯一性”原理告诉我们,任何单一的方法都有局限性,走向成功的路有多条。
不过,纵观人类走向成功的种种做法,贾斯汀的小目标运作是最常见的。都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有几个将军在当兵的时候就立志当将军?对一个刚刚参军的人来说,尽管动机各有不同,但绝少有人是立志当将军才去当兵的。那些当上了将军的人们,当初,大都是当了班长之后才想当排长,当了排长之后才想当连长,当了连长之后才想当营长,直至当了少将之后还想当中将、上将、大将。人的志向大都是随着事业的攀升不断攀升的,人都是在努力追求能够够得着的目标,无法企及的高远目标对人很难产生激励作用。所以,象贾斯汀那样,完成每天的任务,做好每一天应做的事情,说不定你将来就会有大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