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故事里的人生(56 “为了看得更清楚”和“用另一只眼睛审视自己”)

  “为了看得更清楚”,说的是德谟克利特的故事。公元前460年至公元前370年间,在古希腊生活着一个叫德谟克利特的人,他从小见多识广,成年后到雅典、埃及、巴比伦、印度等地学习、游历,学成后便回到故乡阿布德拉担任了该城的执政官,同时著书立说,成为当时最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和自然科学家。他的著作涉及自然哲学、逻辑学、认识论、伦理学、心理学以及政治、法律、天文、地理、生物和医学等许多方面,特别是他的原子论,是现代原子科学发展的基石。他被马克思、恩格斯誉为古希腊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到了晚年,辞去了城邦的执政官,回家潜心研究哲学和科学,他整天冥思苦想,举止怪诞,还在花园里解剖动物尸体,以至于家族中有人认为他疯了。亲属中有人企图占有他的家产,便控告他浪费祖产,把好端端的园子变成杂草丛生的荒地。根据城邦的法律,犯了这种罪的人要被剥夺一切财产并逐出城邦。但是,聪明善辩的德谟克利特在法庭上据理力争,加之著名医学家希波克拉底出庭为他作证,证明他并非疯癫、败家,而是一个智慧出众的科学家。法庭最终判德谟克利特无罪。据说,晚年的一天,他正在思考一个哲学问题,但眼前的种种物象不断闯进视域,扰乱了他的心思,为了阻断外界干扰,他毅然刺瞎了自己的双眼。人们很不理解,有人问他:“你为什么要刺瞎自己的眼睛?”

  德谟克利特坦然回答:“为了看得更清楚。”

  “用另一只眼睛审视自己”,说的是莫迪里阿尼的故事。莫迪里阿尼是意大利杰出的绘画大师,他生于1884年,1920年病逝,年仅36岁。他是享誉世界的艺术天才,其作品具有强烈的塔什肯尼画派风格,色彩明丽。在他暂短的一生中,其绘画题材和样式非常集中,只画人物,在他现存的作品中,只有两幅风景画。而人物作品中,又多集中于肖像和裸体两类。他的肖像画有一个突出特点,即许多作品中,包括不少精品,画中人只有一只眼睛。很多人不解,问画家是何用意,他回答说:“人最大的劣根性就是把双眼都用来盯着别人和外边的世界,难以自检。所以,我只用一只眼睛观察周围的世界,而用另一只眼睛审视自己。”

  作者感言:刺瞎了双眼,怎么能“看得更清楚”?为什么要留下一只眼睛“审视自己”?哲学家和画家的话里充满玄机。

  我们先说说德谟克利特刺瞎双眼的事情。古希腊的历史,很多都是由不同学者根据见闻记录的,比较零散,德谟克利特是否刺瞎双眼,缺乏可靠性证据。不过,根据诸多学者记录,德谟克利特晚年痴迷于哲学和科学,达到了几近癫狂忘我的地步,而当时,许多古希腊哲学家,包括德谟克利特在内,都非常重视理智思辨而蔑视感官经验,他们认为感官的感觉经常会欺骗他们,只有清醒的理性才可以认识真理。据此分析,看重理性又完全沉浸在哲学和科学世界里的德谟克利特,是极有可能干出刺瞎双眼的事情。

  睁开双眼,五彩缤纷的世界会给人带来丰富的感受和各种各样的诱惑,碧绿的草地、盛开的鲜花、火红的朝霞、皎洁的月光、苍茫的大海、辽阔的原野、起伏连绵的群山、波涛汹涌的江河,大自然无处不让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商品、富人区华贵精美的豪宅、餐桌上丰盛的美食佳肴、大路上疾驰的香车宝马、人流中靓丽的少女和健硕的美男、大社会无处不吸引人的眼球,勾起人的种种欲望。眼睛看不见,心才不会想,意志才不会动摇,为了排除外界干扰,挡住直接来自视觉的种种诱惑,以便专注理性和探索真理,德谟克利特毅然举起锥子,扎进了自己的双眼。

  看不见外在世界,为哲学家“看得更清楚”排除了干扰,这只是事情的一个方面。其实,在哲学家心里,理性探索是不需要眼睛的,因为理性是形而上的,它需要精神关照,是灵魂世界里的智慧活动,是人的感官无法触及的;再则,理性探索是以自身为对象的,是在观察和审视自己的思想和灵魂,是一个向内“观心”的过程,而“观心”是不需要眼睛的。因此,对于哲学家孜孜以求的哲学和科学来说,眼睛是多余的,除祛多余的东西就是扫除理智思辨的障碍,就是卸掉包袱,轻装上阵,自然有利于“看得更清楚”——这大概就是德谟克利特的心路历程吧?

  我们钦佩哲学家的专注和果断,干事业、做学问、有为社会、建功立业,需要这种专注和果断精神,这也是我们说这个掌故的用意。当然,我们学的是哲学家的这种精神,而不是提倡效仿哲学家的做法,因为现代科学和哲学已经证明,人的理性认识是建立在感性材料之上的,有眼睛比没有眼睛更有利于理性思维,古希腊哲人认为“感性认识只会干扰理性认识”,是当时科学、哲学发展水平低下的结果,德谟克利特刺瞎双眼,是一个历史性悲剧。

  下面说说莫迪里阿尼的画中人只有一只眼睛的事情。画家给出的解释是:“我只用一只眼睛观察周围的世界,而用另一只眼睛审视自己。”画家之所以要留一只眼睛审视自己,是有感于世人的双眼只盯着他人和外部世界而不自检。无疑,画家是睿智的,他指出了人在自我完善中最大的毛病——缺乏自我审视。

  自我审视就是通过回顾自身以往思想和言行的方式,进行自我认知、自我评价、自我调控和自我超越,它是人自己反思自己、自己反省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己提升自己的一种思想和行为。人都是在自我审视过程中趋近完善、完美的,海涅说:“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清清楚楚的照出我们的错误,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而遗憾的是,人往往忽视对自己的审视,也正因为如此,老子说“自知者明也”,曾子强调“吾日三省吾身”,古希腊德尔斐神庙上也写着“认识你自己”的神谕,这都是两千多年前古人的提醒,我们不应当忘记。

  能够经常审视自己的人,往往不会在成功中得意忘形,在失败中气馁沉沦,在茫然中惊慌失措,在遗憾中消沉颓然,在强势前卑躬屈膝,在弱势前盛气凌人,在传统中随波逐流,他们会不断调整自己,重塑自我,知道自己应该如何面对他人和社会,如何面对生活和工作,他们是生活的强者。

  哲学家为了专注“观心”而刺瞎双眼,画家为了强调“自检”而省去一只眼睛,在哲学家和画家的意识里,自我关照是不需要肉眼的,它需要的是心智,是精神之眼,智慧之眼,是灵性的神视和感悟。

  从哲学家和画家那里,我们得到这样一点启示:每天,我们都应该用一点时间,闭上双眼(用不着刺瞎,也不必藏起来),用心智反观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思、所说、所为,去伪存真、除旧布新,抑恶扬善,如是,我们才会更看清自己,更能贴近自己的灵魂,更有利于走好明天的路。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故事里的人生  审视  审视词条  清楚  清楚词条  眼睛  眼睛词条  为了  为了词条  人生  人生词条  故事里的人生词条  
随笔

 人生的出路

 同事明天就要下葬了,按照家乡的风俗进行土葬,取入土为安之意。  有人说,活了几十年,明天就将永远的告别这个世界了。有人说,其实早就不存在了,闭上眼睛的那一刻,...(展开)

随笔

 等到猴年马月吧

每年,总有那么几次,在不同的圈子,聊中国股市何时健康持续发展,让股民不再经受过山车式的暴跌;侃未来中国取消养老金双轨制,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人人平等;畅想每日睡到自...(展开)

随笔

 寄往天国的思念

 亲爱的妈妈,还有几天就是母亲节了,据说这是美国人倡议的日子;它提醒全世界的儿女,每一年的这天,放下你们手中永远忙不完的工作,抛开可有可无的应酬,去陪伴为我们操...(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