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20岁,我的人生观

  年少时,曾听过这样一句话,“我努力,不是为了改变世界,而是不让世界改变自己。”听后一知半解,却莫名其妙很有感触,仿佛感知到了那世界与我如隙缝般的矛盾。我一直笃信待世界如初见就可以活出真实的自己,然而最近才发现我并不知道,什么是真实?为什么要活成自己?

  20岁,其实活得不像表现得那么轻松。以往,经常听到很多长者会饭后讨论现阶段的青年、少年一辈生活是多么安逸,不用愁吃、不用愁穿、不用过年就可以吃肉、穿新衣服。物欲之需以足,何以忧之,何以患之似乎就是他们的观点。然而活在这个世界上,却不是这么简单,年少时觉得简单时因为有人帮你遮住了复杂,年老时觉得简单时因为已经看惯了复杂。20,30这样的年纪,正是人生观价值观的成形。在这种时段我们做的选择已经开始涉及到责任,梦想,现实这样的话题。从无忧无虑到开始考虑自身的价值,有时候会觉得沉重,有时候会觉得迷茫,每个人活在世上都不容易,都有各自的难题,都有难以启齿而感觉被世界孤立的那一刻。

  大二接触马原课才发现一种与纯粹理科不同的相当有趣的思想风暴。当时老师总是问我们“什么是存在”,“什么是思维”究根问底得让我们去探索属于自己的答案,每个人都跃跃欲试表达出自己的不同观点,就像思想冲突一样,都想要突出自己的独特来展现一种与众不同或高人一等。仅仅两个字的词语便能囊括如此浩瀚的宇宙,这个不禁会让人感觉到哲学家思想的神秘魅力。低头沉思突然有很想知道,自己那看似颠簸的成长经历是否可以用“人生”这两个字来概括呢。

  几经波折还是在一本书中找到了自己想要的人生观,那还是浏览网页的时候碰巧点开了一个推荐书籍的视频,里面推荐了一本叫做《陌生人溺水》的书籍,全文围绕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母亲和两个陌生人同时溺水且你只能救活你母亲或者是另外两个陌生人,救活你的母亲另外两个陌生人则会溺水身亡,反之,你的母亲则会溺水身亡,你会如何选择”。这本书是由美国作家拉里莎?麦克法夸尔所著,描述的就是那种会在极端问题下依旧不偏不倚的向善追求者。本书中将那种类型的人称为行善者。当然不是指的那种常见的兼职行善者——他们拥有一份工作,或者在一个慈善机构做志愿者,黄昏的时候会回归家庭。而是指的那些打算尽可能按照伦理规则去生活的人,那种为道德本身所吸引、自发走向道德极端的人。

  尽管在麦克法夸尔严肃而清醒的语气中透露出行善者诸多的复杂与矛盾,我还是期待自己可以像一个行善者一样去生活,或许这都不叫做人生观,只是一种想要践行的生活方式。不过這种把自己整个奉献出去,超出了看起来合理的限度的行善者会让人感到很不理解、很不舒服。就像大多数父母会对大学毕业便去进行支教行动五六年的儿女感到无法理解。我现在有一位大学同学,家住在贫困的乡区,去年暑假的时候准备在自己家里办一个教学班给那些同在贫困村的孩子们免费上课,千难万难父母才同意把教学地点放在家里,当要开课的时候才发现没几个人来上课,同村的年老者都不相信会有免费上课这样的说法,都怕会在授课结束后收取费用。所以说很大部分的人对于这种极端的向善最求者表示不理解。

  所谓行善者需要不偏不倚的爱全人类,有时候便需要抛弃某些其他人看似重要的东西。所以是否可以获取父母和亲人的认可便决定了自己的行善者这条路的是否坦荡或者说这是当今自己所面对的首要问题。不过,我可以想象如果我现在给父母亲人说出自己的想法他们肯定会觉得荒唐,甚至可能马上把我送去医院看我是否得了什么“不治之症”,还可能马上打电话给老师询问我是不是受到了什么刺激。或许现在正在阅读的读者也会觉得我略显幼稚、荒唐。不过我所想要的生活就是这样的,小的时候因为一些外在原因丢失了很多去接受爱和帮助的机会,长大了希望自己可以成为去给予爱和帮助的人,这应该可以叫做活成自己吧,也可以叫做活得真实,亦或是待世界如初见。20岁,我的人生观。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20岁,我的人生观  人生观  人生观词条  
随笔

 半夏忧伤

在这美好的夏天,提起“忧伤”这个字眼总有些许沉闷,不比快乐那么受人欢迎,正如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幸福的一样。可是心底的忧伤覆盖了那么多的空地,侵占了那么大的空间,...(展开)

随笔

 给我生命中的大部分

 外婆,生日快乐。虽然我已经不记得是哪天了。你常说。最开心和最悲伤的日子都不值得去记;出生和死亡的日期也同样没有什么纪念的意义。真的感谢您从小对我的教诲和照顾。...(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