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曲折蜿蜒,骑车一路兜风 ,来到了山脚下的双泉寺。古寺旁有棵古树,距今已有1700年的历史。十几年前,我和同学曾经一同来过此地,那时的青檀树没有现在茂盛。我仔细的端详着树,这是一棵大树。但树根已经分不清楚,上端延伸出五棵树干,每棵树干看上去又是一颗独立的树。如果抹掉树根部分,那宛如五棵树的合体。可这分明是一棵树。你看那树根紧紧的缠绕在一起,相互依偎,紧密团结在一起,努力的为大树输送着营养。1700多年来,它由一根细小的根逐渐发展壮大,变得如此的粗壮,上面的枝叶繁茂,离不开根的默默奉献。有一部分用水泥镶着,也是保护它的用意吧,因为它实实在在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腿脚很不灵便了。我仰望它的树体,宛如巨型的大伞撑开来,方圆约10米全在它的浓荫覆盖的范围内,此时中午时分,在树下伫立,感觉微凉。现在正值初夏,树的叶儿已经全部长出,正贪婪的生长。每片绿叶上都闪烁着生命的新鲜的气息,那颜色绿的醉人,不想移开我的双目。看着树,我想起十几年前我和老师同学的合影。那张合影就在树下照的,可是现如今如果站在原来的位置,再照这张合影,恐怕会看不清大家的面容了.
登山就从这里开始。山上开始有段石头路,拾级而上,发现了不少蚰蜒,黄黑相间的花纹,不敢踩到他们的身上,只好小心翼翼的绕过去,也许只有这山里才会出现它们的身影。路旁的树丛里隐藏着许多的巨石,和假山一样的石头,石头空隙很多,夹杂在灌木和树木之中,看不清楚它们的形状。他说,要到冬季来才好。我问,为什么?说是可以看到石头了。这石头隐藏于此,确实有点委屈了。疏忽之间闻见鸟叫,有短的,间断的传来,一声又一声,清脆的,嘹亮的声音,响彻山林,萦绕耳际。这是一种小鸟的叫声。突然又闻见两三声长长的,似长笛奏鸣,听起来有点悚人,幸好,现在是白昼。空旷的山林显得更幽静了。“哦,那是夜猫子的叫声。”他说。“我没看见过猫头鹰的真身,但能听到它的长啸,也算一饱耳福了”。这让我想起一位诗人的话来,“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这山林里的清幽被我们三人的欢笑声打破了,置身其间,还是很惬意的。一路上我发现了很多兰草。禁不住采了一大株拿在手上准备带回家。真的很喜欢这花,生长在这山林之中,没有人来打扰,自由自在地生长。
一口气登上了山顶.由于树木太多,荆棘丛生,山顶上的视线受到限制,没能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受。但一路上来时,消耗了一些体力,此时选一块大石头,随意的一躺,也很舒适。山腰里没风,但山顶却不同,山风呼啸而过,哗哗哗的声音,带走了寂静,吹散了疲乏。看四周的环境,想来这儿定有许多时日没人来过哦,我们到这儿也算是难得的一次拜访了。虽然景色宜人,空气清新,但是环境显得过于冷清和杂乱,再加上身体的汗味儿引来许多的蚊虫叮咬,儿子的脖子已经盯了一大包。因此不敢逗留太久,赶紧下山去。
下山显得轻松多了。虽然膝盖已经有点难受,微微发颤,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摔下山去,但是心情格外的好。我哼起了一首儿歌“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儿子一路上都在找兰花草,发现了许多株,路旁的石头中,树林里,夹道旁,都散见着兰花的影儿。兰花,花中君子者也。生长在深山老林之中,其环境可谓独特,而它隐逸山林的品性更让人心生敬畏。看着手中这株被我采下的兰花,我有点担心,它是否愿意和我一起回家呢?是我太执拗了。他说,山中的植物,难得成活在家里。是啊,大自然的生存环境,是兰最喜爱的。我却偏偏要带它回家。也许我想带的不是兰花,而是一种恬静与悠闲,清高与脱俗,还有与世无争的兰的品德吧。
让我们回去吧!于是,离开林场。带着不舍,我们告别了周家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