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多年前一个寒冷的冬天。风不大,雪花却急匆匆地飘下。就要乘火车离开北京了,看着满是欢喜的雪是悲是喜十一岁的我无从谈起,何去何从更由不得自己。
那一天我认识了北京至广州沿途最小的火车站——明港镇。
坐了十四个小时的火车,终于在第二天凌晨四点多钟到站了。
一下火车,眼前漆黑陌生,寒冷的小风飕飕地吹着,不时还传来此起彼伏狗的叫声,加上临来前穿的厚厚的硬棉裤拖着疲倦的身体,那心里的感觉犹如从天上掉到了地下。
不光这小站小的不能再小,第一次出北京竟然见到的是破旧的黑黢黢的火车站,印象最深的是剪票口昏黄的灯光,老远望去出站的人们背影似的排着歪歪扭扭的队伍,准备进入明港镇的门户。我已记不得我当时是否拿着行李,但清楚的记得我酸楚的心已经拿定主意明天一定向父母提出离开此地。
第二天中午,我木然地走出的茅草屋,虽然外面通亮地太阳照在黄褐色土坯墙上,比起昨晚所见的它显得不那么叫人寒心,但依然没有改变我落魄无奈的感觉。因为我没能第二天离开明港,心情极度消沉。
从此,我和小站就有了不解之缘。我家就住在离它不远的屠宰厂家属大院里,这有十几户北京来的住户,听大人说我们暂且住在这里。
从早到晚小站上来来往往的火车轰鸣而过,震得我们离铁道不远的茅草屋简陋的窗户直颤,尤其凌晨四点多钟的那趟火车把我从梦中震醒,黑夜里尤为让我想起北京,重新又让我历经了一次从北京刚来那天夜晚的后悔伤心的心情,心里真不是滋味。
不管怎样我在小站边居住,慢慢习惯了小镇的生活,交了一些当地的朋友,跟小站的关系也就多了。
记得一天天气晴好,我们正在上课忽然有个同学指着外边喊叫起来“着火了!”我们都向那望去。这小镇很小就有一条主要的街道,因此坐在教室里就能看见两站路远的地方浓烟在向上升腾着。老师一个命,我们全班同学出动救火。
小站的仓库着火了。这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目睹了熊熊烈火的势头,红红的火苗站在小站的站台上隔着近五、六十米远就烤得脸上热辣辣的,我鼓足了勇气试着向前走,热浪阵阵地向身体袭来,我壮胆终于进入救火行列,一盆盆水撒向火源,救火的队伍在不断的壮大,救火车也来了。火势慢慢控制下来了,小学生首先撤出。
我心有余悸来到站台上。这时已是正午,看着蓝天白云下的小站安然无恙闲在的样子,我真为它庆幸。假如火势蔓延到站台或者铁道上,整个沿线将不堪设想。
那天我才有所醒悟,小站虽然暗淡无光,平凡的也许没人留意它,可它默默地做着它该做的,无声无息施放着自己的光芒。
我在小镇生活了近两年,常常在小站不远的铁轨边上玩耍。离铁路近的人家可能都看到过被火车撞死的牲畜悲惨地躺在铁轨边。同样我也目睹过比它们更为惨烈的上下身被火车分开人的尸骨。那天炎热的的温度近四十度,一堆人围着一盖卷席裹着的尸首观看,破旧的席子上不时有苍蝇飞来飞去。有胆大的小孩子掀开席子,在场的人都大声的惊叫起来,我们女孩子向后退出去好远,好不忍睹。明显的分开的两半身体稍有些错位放在一起,好象是对死者完整形象的尊敬。当时走过来一个车站的工作人员重新又卷起席子用麻绳捆起来,放在平板车上拉走了。一个人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似乎一卷席子最后还为他付出点什么,没有一个人为他掉一滴泪。匆匆地来,积极地去,为什么。听传言,他是个被关在“牛棚”不堪忍受屈辱而自杀的。
一个以小站有联系的铁道,好象系着与生命有关的人们的命运。随随便便地给小站带来了不幸,不仅是对自然赋予人的生命的轻视,也是对小站的屈辱。(我在小镇生活了两年,在小站铁路边看到自杀身亡就有五、六个人)
因为小镇很小,小站就相当于这个镇通往院外的守护大门。我们每天住在院里习惯了这院内的语言,交通形式(这里交通工具就是步行和骑自行车,没有公共汽车)衣食住行和最让我喜欢的街头赶集。一早农民和太阳一起出行,挑着刚采摘的蔬菜到集市上去卖。这里小镇以往的生活方式似乎没有受到外界的冲击,这里的人们过着悠闲而又满足的日子,听不到汽车的喧闹,只有悦耳马蹄嗒嗒和谐声响的相伴。
我就要离开了,临回北京前我的小伙伴们依依不舍地聚集在小站为我送行。我又一次穿过小站的剪票口,小站不再是陌生的小站,那次他差点劫难我认识了它,我为它担心过,为它简单的外表感慨过,为它看护的镇子骄傲过。
那天是午后一点四十五分的火车,阵雨刚刚停歇,阳光就穿透乌云直射着小站的屋顶,使它闪烁着从未有过的点点光亮,人们吸吮着清晰的空气,送迎亲朋好友,当然包括我在内。人最怕离别苦,怕离别熟悉的地方,可这也是人生中无法逆转的。
火车终于启动了,我眼含热泪,默默看着远去的朋友和一年多来变化不大而又在我心里留有深刻印象的小小的火车站,直至泪水遮住了视线。
那天就是见到小站的最后一面,我一直都很怀念它。不是因为我们互相索取多少,也不是因为我们付出多少,而是我们平静地相处过,它锁住了我短短不到两年的心,锁住了我对小镇两年多来的一片情。
我想终有一天我会邀朋友一道去拜访它,讲讲少年时的伙伴——小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