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谈“不惑”

  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在人的一生长河中,到了四十岁,算是个成熟的阶段了,因此才会有“不惑”之说,什么是“不惑”呢?就是人在逐渐掌握了各种知识,历经了各种事情,有了丰富的人生阅历,对人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于是对于来自社会的、来自内心的一切困扰都会不再迷惑。具体说来,“不惑”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表现在理性的取舍。人到这个阶段,不会再盲目的索取,什么都要,因为他已经意识到世界上美好的东西太多,而自己的量能有限,所以他会理性思考,重新进行选择,何况,人的社会性决定的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双任在肩,虽免不了周围“美丽”的诱惑,但终究会在理性的选择下拒绝“美丽”。

  

  其次,表现在不自欺。人是群居的高级动物,很难纯净地把自己坦荡地露于人前,因此当人们口是心非地在社会上扮演自己的角色的时候,便会理所当然地按照既定的游戏规则去行事,往往获利多多,于是在物势利欲的外衣下,何曾见得到“欺”字,何曾想到过“不自欺”。所谓“自欺欺人”,有双重后果,那就是骗自己的同时,骗取别人,因而往往背负上沉重的心理压力惶惶不安,乐不知乐。人到“不惑”的年龄,由青春的躁动及壮年的激情而至理性的思考,渐渐明了,为什么已拥有了众多的东西,而难以找得到先前的那种开心。当蒙在内心深处的尘垢被发现的时候,才猛然明白,多年来的自我欺骗已让自己身心疲惫,原来众多借词包裹下的依旧是一颗鲜活的、跃动的、充满生命渴望的心灵。因此他们意识到在生活本身中做到快乐如初,就要不再“自欺”,而让心灵坦荡荡地流露,那种坦然所带来的明快是任何金钱和权势所不能带给你的。

  

  其三,表现在自知上。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固囿于狭小的范围内,情趣单调,生活索然无味,是生活亏待了我们,还是我们亏待了生活?《道德经》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问问自己,“我自知吗?”“自知什么?”是的,当人一路走过四十的时候,慢慢发现,当面对一切无法改变的事情的时候,不必要自我哀怜,不必要自寻烦恼,更不必要怨天尤人,从容面对,坦然接受,慢慢消化,自我完善,也许趣味自在其中,“理”字渐入佳境。尤其女人们,在为家人付出,为社会付出时,不必再抱怨,临镜自问“我该为自己付出什么?”是的,善待自己,不是在为他人更好,更高质量的付出吗?

  

  最后,表现在人生意义上。“不惑”的最大表现是明了什么是人生,如何让人生有意义。当人生滑过无知逍遥的童年,灿若春花的青春年少,激情四射的魅力壮年,那些曾经做过的美丽的梦,何曾消失殆尽,又几番心中勃动,虽然压抑很久,依旧跃跃欲试。于是人们渐渐懂得,空出精力和时间,为其实现而学,以学为乐,视失败为等闲,为自己的信念尽力而为,因为他们懂得人生的意义,其实更注重的是一种过程,是一种酸甜苦辣的深切体验,当走到人生尽头的时候,会依旧笑对,不管怎样,已明了人生的滋味,所以他们会让自己的生活充实,少留遗憾,让自己的人生过得精彩,过得有意义。

  

  因此,不管男人、女人,人到四十,不必自艾自怨,以你的稳健成熟来征服你未来的人生,依然可以奏出华美乐章。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谈“不惑”  不惑  不惑词条  谈“不惑”词条  
随笔

 为什么人年龄大了更容易不开心?

有人认为,幸福来源于内心,而不幸福来源于外界。这是一种偏见,其实幸福和不幸福都来源于内心。为什么孩子容易快乐,而成年人不容易快乐了?小的时候有人照顾我们,所以我...(展开)

随笔

 我竟然病的如此脆弱……

 今天游荡在深圳街头,看人来人往,喧闹。。每次走上天桥,感觉如此吵闹,真想找个地方躲躲,给心找一片宁静的栖息地。。    晚上10点,我怎么了,手突然又全肿了,...(展开)

随笔

 故事里的人生(438 约拿的故事...

 这是《圣经.旧约》里的一个故事。约拿是迦特希弗人 ,亚米太的儿子,其名意为“鸽子”,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以色列先知,并一直渴望能够得到上帝耶和华的差遣,以...(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