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因为没有对号入座制度,很多兵痞、流氓,他们上车往往大腿一横,一个人占了一排座,老百姓敢怒不敢言。要实现对号入座,最起码得满足三个条件:
一是乘客数目不能超过座位数目太多。民国铁路设施极差,三等车通常人满为患。有时候车辆不够用,还经常开行“四等车”,这其实就是棚车,压根没座,更无号可对;二是有精确的车票管理系统,这一点要到计算机时代才能实现;三是列车铺号、座号要固定。
但民国的列车今天可能挂两节卧铺车,明天就可能挂五节。车辆的内部构造也不一样,今天挂的车有100个座位,明天挂的车可能只有80个座位。连标准、固定的编号都无法做到,对号入座更是空中楼阁。
那时的头等、二等车也可以预定卧铺和座位。但是预定之后,直到上车之前,都无法知道铺号和座号。预定只是保证你上车有位子,而不是给你一张写有铺号座号的票。这与对号入座不是一回事。而且预定是要花手续费的。
有民国铁道部的官员到德国考察,他看到了德国火车订票的方法:“长途旅客客车座位可预先指定,先定可得较好位置……编为号码,其座位标以纸签,以后按号索座,不致争扰,此项手续费只取半马。”(胡克明《欧游日记》)可见,德国“对号入座”也是通过预定实现的,也收取手续费。德国比民国先进就先进在可以预先知道座位号。
总之,民国铁路客票的特点是:售票一律“无座”,上车拼命抢座,订座要额外花钱。这种制度下,“座位”并不是必需品,而是一种特殊享受,需要多花钱才能得到。这是我们理解中国早期车票史时需要特别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