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抑郁”是普遍存在于空巢老人中的一个现象。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到异地发展,因子女离开倍感孤独而无法调适心理并出现身体不适的老人越来越多。其实,任何人面对生活环境的巨大变化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不适应情况,但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这种心理上的不适对身体的影响会更加明显。春节过后,伴随着儿孙的离开,家中喜庆、团圆、轻松的节日氛围迅速消散,很多老人(尤其是独居老人)都会难以适应这种巨大的反差,但程度轻重不同。老人家出现的这种情绪低落、思维迟缓、食欲减退、头痛失眠、言语减少、烦躁不安等症状,其实就是一种节后抑郁情绪的表现。如果不能及时调适的话,严重者会发展成抑郁症,既影响老人的身心健康,也不利于孩子外出安心工作,所以应该引起重视。下面,小编就来重点介绍一下有关如何让空巢老人节后不空“心“方面的知识。
节后抑郁症可防可导
孤独、寂寞、伤感、精神萎靡、常偷偷哭泣、顾影自怜,如体弱多病,行动不便时,上述消极感更会加重,这就是典型的节后抑郁症的表现。俗话说,解铃还需系铃人。如果老人家心态乐观,平时有自己的爱好和朋友圈,而不是将所有的幸福全部寄托在子女身上的话,对子女的来去就不会反应太强烈。另一方面,子女平时要对老爸老妈有足够的关心,可以借助多媒体视频等工具,通过电话、微信、可视电脑等多与父母聊天,减少他们因为子女不在身边而产生的孤独感。
节后抑郁症可防可导,为了让空巢老人在节后不空“心”,心理医生给出如下三点建议:
一、要有心理准备
春节是万家团圆的节日,但天下无不散的宴席。作为老人,节前就要有节后离别的心理准备,以便节日氛围散去后,能够尽快回归到平日的生活状态中。
二、要保持规律的作息
老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下降,不少老人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病,老人切忌在节日里跟年轻人一样熬夜,过度消耗体能,尽量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这样不至于作息完全打乱甚至忙到忘记服药而影响身体。
三、要多参加户外活动和社交
老年人应多参加户外活动和社会交往,走出相对封闭的生活空间,提高自身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独居老人要多与邻居沟通,邻里有事要多帮忙,处好关系。同时要多与其他空巢老人交流,建立互动等形式。多参加集体活动,比如跳广场舞、外出散步,或与其他老人一起打一打麻将、聊聊天,扩大生活接触面。老人自己也应培养一两种业余爱好,并投身其中,使自己的生活变得丰富起来。这些都可以有效冲淡孤独、悲观、烦躁等负面情绪。
随着社会老龄化不断加剧,老人的心理问题日益凸显。而许多子女都有认识误区,认为只要让老人不愁吃不愁穿,身体健康就行。其实,心理健康同样重要,如果老人长期心情不好,容易繁衍出许多躯体问题,比如高血压、胃胀、头痛等。如果老人一直处于心情愉快的状态,许多原有的躯体疾病就会减轻,或者自觉症状被忽略,会明显提高生活质量。
如果你对老年抑郁症能治愈吗?老年抑郁症发病原因?如何预防独居老人抑郁症?老年抑郁症的表现有哪些?老年抑郁症如何治疗?等有关老人心理方面的问题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本站老人抑郁症安全常识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