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的恐惧犹如纸老虎一般,你越躲着它,避着它,它越欺人太甚,只有你蔑视它,挑战它,才有可能战胜它。那么社交恐惧症与内向有什么区别呢?下面就跟着本站小编一起来看一下吧!
究竟什么是社交恐惧症?
从定义上来讲,社交恐惧症是这样的:
它是恐惧症中最常见的一种,是一种以过分惧怕社交活动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患者明知恐惧反应是不合理的但无法控制,而且伴有明显的焦虑及自主神经症状,并极力回避社交活动,或带着畏惧去忍受,影响其正常活动。
社交恐惧症的核心症状围绕着害怕在小团体中被人审视,一旦发现别人注意自己就不自然,不敢抬头、不敢与人对视,甚至觉得无地自容,不敢在公共场合演讲,集会不敢坐在前面,所以回避社交,在极端情形下可导致社会隔离。社交恐惧常常伴有自我评价低和害怕批评等心理活动,会有脸红、手抖、恶心或尿急等症状。
社交恐惧症主要表现在三种情况:一种患者只害怕当众发言,还有一些患者对许多社交环境存在中等恐惧,最后一种是对很多社交环境都有强烈的恐惧,从当众发言到只是和其他人交谈,这些人是综合社交恐惧症患者。
社交恐惧症与内向有什么区别?
社交恐惧症与内向的区别主要在内心体验上。
简单来说,内向的人感受到的更多是“害羞”,而社交恐惧症患者感受到的更多是“焦虑”和“恐惧”。
就拿当众发言这件事来说,其实很多人在当众发言时都会感到有些紧张,这种紧张背后是“害羞”,是怕自己说不好。事实上,很多人会害羞,一项经典的“害羞”研究发现,40%的人认为自己害羞,而90%的人承认自己曾经害羞。
但社交恐惧症患者体验到的不是“害羞”,而是“恐惧”,他们会发抖、出汗、头脑混乱、眩晕、心跳加快,严重时,甚至导致惊恐发作。
为什么会患上社交恐惧症?
一般来讲,具有胆小、多疑、自卑、害羞、内向、依赖等人格特征的人群会比较容易患上社交恐惧症,他们一般自尊心较强,对他人的评价极其敏感,害怕被别人拒绝,亦或者对自己的外貌或者能力没有信心。
同许多疾病一样,社交恐惧症的患病原因与早期家庭教养方式有关。
就像我的一个来访者,因为父亲是军人的缘故,对其言行举止,说话做事都有一套严格的标准,一旦违反必受父亲责骂。工作以后,他发现自己每说一句话,都要斟字酌句,生怕犯错,但这样做的问题,就是常常跟不上别人谈话的节奏。常常大家已进入到另一个话题,他还停留在上一个主题,纠结某句话该不该说。慢慢地,他觉得自己脑子比别人笨,再后来,便不愿多跟别人讲话,性格也逐渐孤僻起来。
除了教养方式过于严厉以外,家长的过度保护也会使孩子患上社交恐惧。比如我的另一个来访者,读到高中也没自己洗过一次袜子,出门旅行父母必然陪同,并顺带着连酒水饮食药品一一准备妥当,一路上又是提包又是递水,活脱脱一副皇上巡游的架势。只要他一提出要自己出门,母亲便抹着眼泪,哭诉着各种不放心。久而久之,来访者真真变成了笼中的小鸟,直到某天他想飞出来,才发现羽翼已断,处处碰壁,于是,开始恐惧与别人接触。
此外,社交恐惧症也很有可能是由生物原因造成的。2000年在上海召开了有关社交恐惧症的研讨会,主讲人美国著名精神病学教授戴维西汉先生说,社交恐惧症的发病是因为人体内一种叫“5-羟色胺”的化学物质失调所致。这种物质负责向大脑神经细胞传递信息。这种物质过多或过少都可引起人们的恐惧情绪。
如何诊断是否患上社交恐惧症?
关于社交恐惧症的诊断,以下是具有临床意义的社交焦虑症诊断标准(DSM-5),大家可以对照自测。
A. 在一种或多种社交情境下都感到显著的恐惧或焦虑。社交情境例如:与人互动(谈话,见一些不熟悉的人等),被观察、被注视(吃饭或者喝水等),在其他人面前表现(如发言等)
B. 担心自己的表现(或者让别人看出自己的焦虑)会被负面地评估(例如会让自己尴尬、导致别人拒绝自己等)
C. 几乎所有的社交情境都会唤起这样的焦虑或恐惧
D. 由于极度的害怕或焦虑,患者会主动回避社交情境
E. 这种害怕或焦虑是不合理的,相应的情境本不应该激发这样的恐惧(意思是说,假如一个在战场上生活的,情境本来就可怕,那就不符合这条标准)
F. 这种恐惧、焦虑、回避通常会持续半年以上的时间
G. 这种恐惧、焦虑、回避给患者带来了不可忍受的痛苦,或者给ta实际的社会生活功能造成了显著的影响(例如无法好好上班、工作、交朋友)
看过这些标准,有没有觉得自己离社交恐惧症还隔了十万八千里?
如果不幸觉得自己符合以上全部,记得一定要考虑接受专业帮助。切忌强迫自己去见人,去社交,不仅会让自己难受,更重要的,社交恐惧症患者因为长期与人交往较少,缺乏社交经验,如果逼着自己社交,会更加容易受挫而使症状加剧,一定要在心理医生的陪同下,逐步改善。
当然,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无非是不喜社交、不善社交,安然的享受让自己舒适的方式就好。
以上就是对社交恐惧症与内向有什么区别的介绍,如果你对如何让学生远离学校恐惧症等有关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还有疑问,请继续关注本站学校恐惧症安全常识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