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按出现地区的不同,大体上可分为河流洪水、海岸洪水和湖泊洪水等。
河流洪水
根据形成的直接成因,可分为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冰凌洪水、冰川洪水、溃坝洪水与土体坍滑洪水等。其特点主要表现在具有明显的洪水产流与汇流过程、洪水传播、洪水调蓄与洪水遭遇的问题、洪水挟带泥沙以及洪水周期性与随机性等问题。
河流洪水中的暴雨洪水和融雪洪水等,是和天气形势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的,且有明显的季节性。在中国,暴雨洪水常发生在夏、秋两季,通称这段洪水期为伏汛(夏汛)和秋汛;融雪洪水常发生在春季,通称为春汛或桃汛。由于这种洪水每年都随季节的到来而发生,所以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又由于影响洪水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各种因素的组合又是千差万别的,以致在同一流域,年内、年际间所发生的洪水大小差异很大。有的年份可能发生特大洪水,而另一些年份则发生一般洪水。这种差别,反映了不同大小洪水出现的随机性,从长系列的资料分析,这种年际间的洪水有一定的统计规律性,即特大洪水出现的机遇稀少一些,而普通洪水出现的机遇就很多。所谓百年一遇或千年一遇洪水,并不是在百年或一千年中肯定就能出现一次。而是根据统计或实测资料,说明在无限长的时期中出现机遇多或少的长期中的平均概念。从某些河流在过去已发生过的洪水来看,往往比近期实际遇到或测到的为大,也反映这一问题的规律,这种具有特殊意义的调查到的大洪水称历史洪水。因此,人们为了防洪的目的,保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而研究洪水频率或可能最大洪水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海岸洪水
主要成因是由大气扰动、天文潮、海底地震、海底火山爆发等因素形成的暴潮所造成,大致可分为天文潮、风暴潮、台风(飓风)、海啸等。当海水受到外力作用时,水质点将在其平衡位置附近作周期性升降运动,称为波浪。海水波浪向海岸传播时,因底部摩擦阻力大,且近岸水深较浅,产生波能集中,波陡增大,水深继续减小,波峰逐渐赶上波谷,波浪向前倾覆,甚至产生破碎现象。波浪破碎后,水质点有明显的向前移动,蓄有较大能量,在岸边破碎的波称击岸波,继续向岸边传播,可再次或多次破碎,最后在岸坡上破碎形成强烈的击岸水流。并上涌到一定高度,就构成洪水威胁,甚至造成灾害。天文潮的潮波,在波能幅聚时,潮差迅速增大,若受到海岸轮 廓的影响而有反射时,如中国黄海,则浅水推进波变成立波,再加上地球自转和海底摩擦力的作用。导致 右岸潮差特大;若发生在喇叭河口,如钱塘江河口处,潮波上溯受到河宽急剧收缩和河床沙坎抬高的作用,波能迅速辐聚,形成闻名的钱塘江涌潮,它暴涨流急,破坏力很大,如1971年杭州湾洪水。风暴潮、海啸洪水特性(见风暴潮、海啸)。在河口地区,当河流洪水、风暴潮洪水与天文潮遭遇时,洪水灾害益加严重。
湖泊洪水
在中国通江的大型湖泊,长江的洞庭湖、鄱阳湖等兼有河流与海岸洪水的一部分特性。由于河湖水量交换或湖面气象因素作用或两者同时作用,可发生湖泊洪水。中国大型湖泊多与河流通连,湖面气象因素的影响也明显,湖泊洪水比较强烈。按类型可分为吞吐流与风生流。吞吐流由河湖水量交换引起, 只要承纳和排出河流洪水的湖泊,就有吞吐流沿水力梯度流动。如洞庭湖,吞吐流是基本而稳定的水流方式。风生流由风力作用引起,风力愈强,持续时间越大则风生流就越强,其特点是开敞区流速往往大于沿岸带,风力静止后,水流逐渐平息。中国湖泊中的吞吐流、风生流或二者同时发生的混合流,流速都不大,是缓慢流动的水域,同时夏季多处于汛期,湖面宽阔,水深增大,风浪也大。以波高为例, 内蒙古呼伦湖实测到的最大值为2.05米。风浪具有一定能量,能给堤岸以强烈冲击,甚至溃决。在风力作用下,迎风岸增水与背风岸减水使湖面发生局部倾斜现象,在浅水湖中,补偿流势弱,增水与减水现象更为显著,增减水的大小,决定于风速、湖泊形态、水深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