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芽做为一种长在树上的蔬菜,是春天必吃的美味之一。《日华子诸家本草》记载,香椿能止泄精尿血、暖腰漆、除心腥痼冷、胸中痹冷、痃癖气及腹痛等,食之肥白人。中风失音研汁服;心脾胃痛甚,生研服;蛇犬咬并恶疮,捣敷”。
香椿芽是椿树在早春枝头上生长出来的红色嫩枝芽,因其清香浓郁,故名香椿。我国栽培、食用香椿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书经》上称香椿为“杶”,《山海经》上称“种”,《唐本草》称“椿”。清代人有春天吃椿芽的习俗,谓之“吃春”,寓有迎新之意。从唐代起,它就与荔枝一样成为贡品。香椿树在全国均有分布,其中安徽太和县产的“太和香椿”为椿中极品,不仅行销全国,并远销东南亚。
香椿芽性寒,味苦。具有清热健胃、消炎解毒、化湿杀虫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香椿煎剂能够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等多种病菌,所以民间谚语有“常食香椿不染病”的说法。香椿是时令名品,含香椿素等挥发性芳香族有机物,芳香浓郁,具有健脾开胃、增加食欲的功效。
香椿有清热利湿、利尿解毒的作用,是辅助治疗肠炎、痢疾、泌尿系统感染的保健食品
香椿含有维生素E和性激素物质,有抗衰老和补阳滋阴作用,对
不孕不育症有一定疗效,故有“助孕素”的美称。
香椿含有楝素,其挥发性气味能透过蛔虫表皮,使蛔虫不能附着在肠壁上而被排出体外。
香椿营养丰富,其维生素C的含量是白菜的2.5倍,菠菜的3倍,芹菜的20倍。它所含的蛋白质雄踞群菜之冠,含钙量在蔬菜中居首位。胡萝卜素的含量也很高,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并能润滑肌肤,是保健美容的绝佳食品。
香椿食用
香椿的食用方法因地域的不同而各具特色。北方有“香椿拌豆腐”、“香椿炒鸡蛋”、油炸“香椿鱼”等,南方有“凉拌香椿”,四川有“椿芽炖鸡丝”等。胶东半岛的麻酱面中,香椿汤与腌香椿末更是一道特色鲜明的饮食风景。由于香椿采摘的时令在清明前后15天左右。所以,鲜香椿食用的时间很短,腌制香椿自然而然就成为重要的储存方法。腌香椿的含钙量比韭菜高3倍,可储存1年左右不变质、变味,是北方冬季餐桌上一道味道独特的风味菜肴。由于腌香椿的含热量较多,且含有亚硝胺,所以不宜多食。
香椿煎蛋饼。香椿150克,鸡蛋2个,面粉100克,葱花、盐、淀粉,色拉油各适量。将香椿流净切碎,鸡蛋磕开。在鸡蛋液中加入适量淀粉,香椿末、葱花、盐搅成糊状。锅内放油,下入面粉糊摊成饼,煎成金黄色即可。
食用禁忌
1.香椿富含维生素C,不宜和动物肝脏同食。因动物肝脏中的铜、铁等矿物质极易使维生素C被氧化破坏,从而导致营养成分减少。
2.香椿芽以谷雨前食用最佳,应吃早、吃鲜、吃嫩。谷雨后,其纤维老化,口感不好,营养价值也会大大降低。
3.服用螺内酯(安体舒通)等利尿剂时不宜食用。安体舒通也叫阿尔达克通 ,螺内酯 ,螺旋内酯固醇 或螺旋内酯甾酮 。螺内酯与醛固酮受体有很强的亲和力,能与受体结合,但无内在活性,故竞争性拮抗醛固酮的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与醛固酮升高有关的顽固性水肿,故对肝硬变和肾病综合征的病人较有效,而对充血性心力衰竭除非因缺钠而引起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病人外,效果均较差。
4.服用硫酸亚铁时不应食用。
5.维生素K不宜与香椿同食。因香椿是含维生素C较高的食品,会降低维生素K的治疗作用,也会降低香椿的营养价值
6.虚寒痢疾患者与小儿高热阳伤惊风者,不宜食用。
7.香椿为发物,多食易诱发痼疾,故慢性疾病患者应尽量少食或不食。
治病验方
1.辅助治疗慢性肠炎、痢疾。鲜香椿叶120克,洗净切段,水煎取汁,饮服。
2.辅助治疗痔疮便血、崩漏。香椿皮25克,石榴皮、红糖各15克。将上述三味共入锅内水煎取汁饮服,每日2次。
3.辅助治疗风湿性关节炎。香椿籽适量,炖猪肉常吃。
4.治赤白痢疾。椿皮120克,焙干,研末,备用。每次服10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或香椿叶120克,洗净,切段,入锅内加水煎汁服,每日2剂。
5.治尿路感染、膀胱炎。香椿叶或根皮、车前草各50克,黄柏10克。将上述三味用水煎服,每日1剂。
6.治阴道炎。香椿根皮12克,扁豆花9克。将上述两味洗净后,装入纱布袋,加水200毫升。每日分2次饮服,连服1周。
7.治疮痫肿毒。鲜香椿头50克,大蒜50克,食盐10克。将上述前两味捣烂,加食盐调匀备用。敷患处,每日2次。
8.治褥疮。香椿叶10克,绿豆30克,炙甘草10克将上述三味加水煎煮,饮汤,每日1-2次。
9.治漆毒生疮。椿尖叶500克,苦蒿、红浮漂各适量。将上述三味水煎,备用,外洗。
10.治小儿生白发、秃头、不出发。香椿嫩芽心30克,桃树嫩芽心30克。将上述两味捣烂取汁,敷于患处,每日2次。
科普知识:
香椿树皮及根皮的内层皮(椿白皮):苦、涩,凉。除热,燥湿,涩肠,止血,杀虫。用于痢疾,泄泻,小便淋痛,便血,血崩,带下病,风湿腰腿痛。果实(香椿子):辛、苦,温。祛风,散寒,止痛。用于泄泻,痢疾,胃痛。
愿见者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