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斗茶有何魅力?为何上至皇帝宋徽宗,下到文...

“只有茶叶成功地征服了全世界。”——英国学者艾伦·麦克法兰 《绿色黄金:茶叶帝国》

饮茶的风尚,起源于中国。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我们喝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六千年前(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挖出了六千年前人工种植的茶树)。(《茶经·六之饮》)

在唐宋时期,古人们在喝茶这件事上,研究出了一种用来评比茶叶好坏的“斗茶大赛”。

对于“斗茶”一事,上至皇帝宋徽宗,下到文人士大夫都对其推崇备至。

宋徽宗在其著作《大观茶论》中,评价“斗茶”——“可谓盛世之情尚也”。

【斗茶图】

一、斗茶:起源于唐代,兴盛于宋朝

斗茶又名“茗战”,这个习俗,源自于唐代,兴盛于宋朝。

斗茶一事最早记载于唐代冯贽的杂技《云仙杂记》中:建(建州)人谓斗茶为茗战。

中国的茶种类繁多,口感上各有千秋,例如四川蒙顶茶、云南滇红茶、安溪铁观音、西湖龙井茶、云南普洱茶,它们都是茶中的精品。

清明节前后,是每年春茶采摘的日子,古人们为了将各自手中的茶评一个高低,往往便会举办一次斗茶大赛,来争一争输赢。

古人斗茶,一斗茶,二斗水,三局两胜者为最后的赢家。

这茶一定要是当年的新茶,这水“山泉水为上,江水为中,井水为下”,烧水的燃料,首先选择炭,其次才是薪柴。(《茶经·五之煮》)

《五杂俎》记载,苏才翁和蔡君谟两人斗茶时,苏才翁茶叶稍微差一点,但由于蔡君谟用的是惠山泉水,而苏才翁用的天台山竹沥水,最终的结果是苏才翁稍胜一筹。

【注,苏才翁是宋代诗人苏舜元,蔡君谟是大书法家蔡襄。惠山泉又名陆子泉,因其被陆羽称为“天下第二”,故而乾隆曾御封其为“天下第二泉”。苏才翁用天台山竹沥水在斗茶中,赢过蔡君谟使用的惠山泉后,天台山竹沥水也有了“天台竹沥水味在惠泉之上”的记录。】

【天下第二泉,惠山泉】

在饮茶这件事上,宋徽宗就是一名狂热爱好者: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中澹间洁,韵高致静。

所以,饮茶、斗茶活动能够在唐宋时期流行开来,除了茶叶本身独特的清香口感征服了人们的味蕾外,皇帝的推动也是斗茶活动兴盛的重要原因。

二、斗茶三板斧:斗茶品、斗茶令和茶百戏

斗茶分为斗茶品、斗茶令、茶百戏三类,参与者可以是两个人,也可以是多人互斗。

参与者要想在斗茶大赛中取胜,首先必须足够了解茶的生长习性、冲泡后的反应,其次他还必须要有足够的才学。

“斗茶”,为何还需要才学呢?

因为,这斗茶在古代可不光比拼茶叶的色、香、味,它还需要通过“茶令”,考量斗茶者的才学深浅。

故而,斗茶一事在古代文人士大夫眼中,可是堪与琴、棋、书、画比肩的高雅运动。

【古代斗茶图】

▶斗茶品:比的是茶的品质,行家通过茶的成色,烹煮之后的变化和香气来辨别这种茶的好坏。

一杯好茶的产生,需要好茶、好水、好茶具、好手艺四个方面,面面俱到,共同努力。

古人泡茶,非常注重茶的品质,茶的好坏有三个辨别方法:色、香、味。

由于古代的茶饼,通常会用膏油涂抹在茶饼表面,所以外表上,茶饼又有青黄紫黑四色的区别,其中“以肉理润者为上”,“以青白胜黄白”。(《茶录》)

茶香是一种很独特的口感,每一种茶叶的茶香都有很大的区别,有的劣质茶为了卖出高端茶的价格,商人便会在其中添加一些特殊的东西,增加它的清香。

这种添加了辅料的茶,虽然口感上味道很浓,但它已经失去了其原本的“本味”,故而算不上真正的“好茶”了。

茶味应该是入口时清香中带着一丝微苦,而后口腔中带着淡淡的回甘,这种苦尽甘来的滋味宛如味蕾间绽放的花朵儿,瞬间只让人觉得满心愉悦。

【茶】

除了讲究水和茶之外,“斗茶”还讲究茶具,例如砧椎、茶钤、茶盏、茶碾、茶罗、茶匙、茶瓶、茶筅。

古人制茶,通常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四种形制,斗茶所使用的通常是茶饼。

在“斗茶”时,要先将茶饼用茶钤夹住,放到炭火上微烤,而后用砧椎敲碎茶饼。茶碾负责碾细被敲碎的茶饼,茶罗用于筛取不要的杂质。

完成上述步骤后,将获取的茶粉放入茶盏中,再倒入用茶瓶煮沸的开水,然后用茶筅、茶匙搅拌茶汤,直到其表面泛起黑白分明的汤花,便算大功告成。(《茶录》)

【点茶,远山,茶花以山水间为主题,上有飞鸟点缀】

茶碾得是否精细,点茶、点汤、击拂手法是否娴熟,直接关系到汤花的好坏。

比试时,双方谁点出的汤花先散开,汤花和茶盏边缘先出现“间隙”,那么就说明他的茶叶、茶技弱于另一方。

到此,该场比试,胜负已分。

▶斗茶令:如酒令一样,以茶为令,现场赋诗,谁江郎才尽谁输。

斗茶时,大家先选出一人作为令官,然后其余参与者便以令官所出的题目为准,吟诵与茶有关的诗词(也可以现作诗词),直到现场参与者还剩下一名选手时,他便是最后的胜者。

李清照也是一位爱好“茶令”的高手,为此,她还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茶令。

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写道:“余性偶强记,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叶、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搜杯中,反不得饮而起......”

【李清照】

▶茶百戏:比的是沏茶的手法。

百戏,是斗茶的点睛之笔,它需要斗茶者掌握高超的沏茶技巧,才能在一瞬间展现出一幅幅瑰丽多姿的画卷。

杨万里记述自己观看茶戏时的感受,曾做诗《澹庵坐上观显上人分茶》,里面有这样的描述:

分茶何似煎茶好,煎茶不似分茶巧。

蒸水老禅弄泉手,隆兴元春新玉爪。

二者相遭兔瓯面,怪怪奇奇真善幻。

纷如擘絮行太空,影落寒江能万变。

银瓶首下仍尻高,注汤作字势嫖姚。

从这段描述中,我们不难感受到,这是一种相当高深的技艺。

毕竟古人仅通过茶和水,便在茶汤中分出不同层次的汤纹,从而形成了各种文字和图案,真是令人赞叹不已。

【茶百戏

小结

斗茶这一习俗的出现,得益于唐宋时期,文化和经济领域的蓬勃发展。

正是由于唐宋时期经济繁荣,普通人都能够喝得起茶叶,饮茶文化才得以在民间生根发芽,并且逐渐延伸出斗茶品、斗茶令和茶百戏这些花样繁多的“茶戏”活动。

三、斗茶的文化内涵

斗茶,斗的是茶,品的却是人生百态。

正如茶百戏所表达的韵味那般,茶叶在沸水中一起一伏间,便勾勒出了山水花鸟、人间百态,这不就如同我们的人生一般吗?

青春年少时,遇见一人,ta立于阳光之中,遗世独立。刹那间,微光照耀心间,怦然心动。那一刻,我知道ta是我想执手一生的人;

中年时,一年四季,朝九晚六,风雨无阻。我们在拼搏中成长,砥砺中前行,只为了回家时,能够给家人带去满满的幸福。

……

跌宕起伏间,便是我们的一生。

【点茶】

1、斗茶时,双方会选定一处雅致的场景进行比试,例如山间、庭院、道院、僧寺,这体现了古人追求高雅、精致生活的文化品位;

斗茶,是一项高雅的活动,它不单单是一项爱好,还是当事人文化品位的体现。

古人斗茶,注重环境的选择,如同陶渊明喜欢菊花盛开的地方、周敦颐喜欢莲花丛生的场所,这是由每个人的性格、精神追求所决定的。

所以,古代的文人在斗茶时,往往会选择各种别具特色的场景。

如果两个朋友将要辞别,他们会选择柳树旁、长亭边,这类寓意着离别的场所进行斗茶。

两个淡泊名利、喜爱闲适生活之人,他们斗茶场所,通常会选在幽静的山林间、竹林中。

正如张源在其著作《张伯渊茶录》所言:“饮茶以客少为贵,客众则喧,喧则雅趣乏矣。独啜曰神,二客曰胜,三四曰趣,五六曰泛,七八曰施。”

【山间斗茶】

2、斗茶需要双方对茶的特性、味道都有一个精确的把握,古人喜爱茶叶这种清香中略微带着一丝苦味的口感,这体现了古人信奉苦尽甘来,渴望过上宁静生活的人生期望;

斗茶,起源于唐末,兴起于宋朝。

这种“茶道”文化的兴起,源自于从唐末到宋朝以来,中原大地屡遭战乱,古人们渴望苦尽甘来,过上宁静生活的美好期望。

宋徽宗饮茶能品出“韵高致静”的味道,这其实是他心灵处于宁静状态时,调节自我情绪所感受到的东西。

换言之,古人在斗茶的同时,也在进行一种心灵上的修养,他们借用茶来寄托自己的人生情怀,希望可以藉由此感受到某种超脱凡俗的精神境界。

【泡茶】

3、斗茶,以茶汤鲜白为贵,“黄白者受水昏重,青白者受水鲜明”。白色象征着清白、明亮,这里面寄托着古代文人们忠君爱国、淡泊明志、追求清白坦荡,高尚的人文精神。

宋徽宗《大观茶论》:而天下之士,励志清白,兢为闲暇修索之玩,莫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

宋徽宗的这段话,大意是在讲宋朝的文人们,他们励志要做品行端正之人,人们在闲暇之余,都醉心于金石音乐,品评新茶。

“饮茶”和“清白”两件事,看上去风牛马不相及,宋徽宗为何要强调励志清白的高士们,闲暇之余喜欢品茶呢?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文人们其实相当喜欢做这件事,他们将某种事物人为附加上某种寓意,然后便用这种事物去表达某种情感,这叫做——托物言志。

比如我们提到燕子、大雁、月亮便想到思乡,提到红豆、鸳鸯便想到爱情一样,“以白为贵”的茶汤,就这样成为了古人励志清白的情感寄托。

宋徽宗

总结

斗茶在古代不仅是一种风尚,同时它也是文人间托物言志、表明自己人生追求的无声的语言。

古代文人们通过这一杯杯茶水,他们点缀出了自己短暂却灿烂的一生,在每一个斗茶人所处的时代中,他们都是自己人生里的主角。

文/脑洞趣味历史

不知道您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如果喜欢,欢迎点个关注支持一下,每天都将为您带来有趣的文章分享

参考资料:

【1】《茶疏》

【2】《大观茶论》

【3】《五杂俎》

【4】蔡襄《茶录》

【5】《茶经》

【6】《张伯渊茶录》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宋徽宗  宋徽宗词条  皇帝  皇帝词条  为何  为何词条  魅力  魅力词条  
美食

 13种最常用香料,你家一定备有一...

香料,中国家庭家家必备的佐料,烹饪美食加入一丢丢,虽然不能吃,却是美食中必不可少的辅材。如果,没有了香料,有多少的美食将索然无味。香叶香叶主要起到增香的作用,特...(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