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A主要来自动物体内,维生素A的化学名为视黄醇,包括维生素A1、维生素A2 两种。
维生素A是第一个被发现的脂溶性维生素。1912~1914年期间,有美国科学家发现鱼肝油可以治愈干眼病。此后,又有学者从鳕鱼肝脏中提取出一种黄色黏稠液体,而当时人们并不了解维生素的存在,故将其命名为“脂溶性A”(A是德文干眼病“AugendArre”的第一个字母)。随着陆续有新的为人体所必需的脂溶性物质被科学家发现,到1920年,“脂溶性A”被英国科学家曼俄特正式命名为维生素A。
维生素A在体内进一步氧化成为视黄醛、或视黄酸。视黄酸是维生素A在体内吸收代谢后最具有生物活性的产物,维生素A的许多生理功能实际上是通过视黄酸的形式发挥作用的。
植物体中并不含有维生素A,但许多蔬菜和水果却都含有维生素A原,即可以在体内转变为维生素A的类胡萝卜素,这部分类胡萝卜素在小肠中可分解为维生素A,其中,β-胡萝卜素含量最高,也最重要,其次是α-胡萝卜素、γ-胡萝卜素及隐黄素等。
维生素A有什么作用呢?
01
维持皮肤、粘膜的完整与健康
维生素A对上皮细胞的细胞膜起稳定作用,维持着上皮细胞的形态完整和功能健全。
维生素A缺乏时,全身各种组织的上皮细胞都会受到影响,但受累最早的是眼睛结膜、角膜和泪腺上皮细胞,泪腺分泌减少导致干眼症,结膜或角膜干燥、软化甚至穿孔。
皮肤改变则为毛囊角化,皮脂腺、汗腺萎缩。
消化道表现为舌味蕾上皮角化,肠道粘膜分泌减少,食欲减退等。
呼吸道粘膜上皮萎缩、干燥,纤毛减少,抗病能力减退,且感染常迁延不愈。泌尿和生殖系统的上皮细胞也受同样影响。
02
维持视觉功能
我们眼睛视网膜上对暗光敏感的杆状细胞含有感光物质视紫红质,是11-顺式视黄醛与视蛋白结合而成,为暗视觉的必需物质。经光照漂白后,11-顺式视黄醛转变为全反式视黄醛并与视蛋白分离,由此过程产生了电能而刺激视神经形成视觉。视紫红质可以反复再生,维持着视觉功能、。
在此过程中,有一部分视黄醛被消耗掉,必须不断地从血液中补充,才能维持视紫红质的合成和整个暗光视觉过程,而使视黄醛是由维生素A转化而来。
维生素A缺乏时,眼对弱光敏感度降低,暗适应时间延长,暗适应能力下降,严重时可致夜盲症。
03
促进细胞生长和分化,促进生长发育
维生素A参与细胞的RNA、DNA的合成,对细胞的分化、组织更新有一定影响。参与软骨内成骨。缺乏维生素A的儿童生长发育迟缓,影响骨骼发育。
04
维持和促进机体的免疫功能
维生素A可以调节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并可以增加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功能。所以,一个维生素A 缺乏的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和腹泻的发生的危险性会增加。
吃过多维生素A
有什么坏处吗?
因为维生素A属于脂溶性维生素,摄入过多维生素A就会在体内蓄积,可引起急性、慢性毒性,另外过量维生素A 还具有致畸性,所以孕妇如果补充维生素A,千万不能补充过量哦。
维生素A应该吃多少合适呢?
中国营养学会于2013年提出的中国居民维生素A的膳食参考推荐摄入量为:成年男性为800 微克视黄醇活性当量;成年女性为70O微克视黄醇活性当量;最高不要超过3000微克视黄醇活性当量。
视黄醇活性当量(微克)=1微克维生素A + 1/2 微克β-胡萝卜素(纯品)+ 1/12 微克β-胡萝卜素(膳食补充)+ 1/24 微克其他膳食维生素A原类胡萝卜素。
维生素A主要来源于
哪些食物?
维生素A主要来源于动物性食物,如动物肝脏、蛋类、奶油中含量丰富;早在1000多年前,唐朝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记载动物肝脏可治疗夜盲症。
但在不发达地区人群往往主要依靠植物来源的维生素A原--类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在深色蔬菜中含量较高,如红心地瓜、胡萝卜、菠菜、苋菜、西兰花、生菜、油菜、荷兰豆等,水果中以芒果、枇杷、橘子等含量比较丰富。
作者 | 戴秋萍 同济大学医学院
审稿 | 孙桂菊
编辑丨Ying
校对丨Lei yuk_y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