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中药毒性

作者为中国药科大学88级校友

2020年春节,最牵动人心的是疫情,全民对医疗健康关注度空前提高,双黄连等中医药引起一波一波讨论,各种言论层出不穷。有人说中药纯天然无毒,有人说是药三分毒,我们就来说说老生常谈的中药毒性问题吧。中药的来源除了少量人工制成品,如轻粉(Hg2Cl2)之外,主要是植物、动物、矿物,确实是来自天然的,但你要是说纯天然无毒无副作用,就大错特错了,自然界有毒的东西比比皆是,植物里面有毒蘑菇,动物里有毒蛇,矿物里有砒石,它升华之后的精制品就是砒霜,武大郎就是这样没了的。中药有一万多种,都选择的是没有毒性的,你相信吗?尤其还有大家熟知的理论以毒攻毒,有毒性中药是肯定的,那么中药毒性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我们怎么看待中药的毒呢?

一、什么是毒

1、毒=药

“毒药”一词,在古代医药文献中常是药物的总称。《周礼·天官·冢宰》云:毒药者,总括药饵而言,凡能除病者,皆可称之为毒药。

2、毒=偏性

《类经》云: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者,因气味之偏也。这种偏性,或是说能够起治疗作用的特性,称之为“毒”、“有毒”。药物之所以能治疗疾病,就在于它具有某种或某些特定的,有别于其他药物的偏性。临床医生每取其偏性,祛邪、调节脏腑功能,从而纠正阴阳之盛衰,最终达到愈病蠲疾,强身健体之目的。

3、毒=毒害性

狭义的“毒”或“有毒”指药物对人体的毒害性,是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严重不良影响及损害,包括毒性、副作用。根据危害性的程度不同,一般可以分为大毒、有毒、小毒这三种程度。

《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毒性药品系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致人中毒或死亡的药物。反之,无毒的药品剂量范围较大,安全性高,一般对机体无明显的损害作用。除了毒性比较大的药物,少量即显示毒性以外,我们还需要特别关注的是短期使用不显示毒性,但会因长期使用蓄积而产生毒害的中药,如大家熟知的含马兜酸的中药

二、有毒中药有哪些

1、卫生部列入《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的28种中药,这28种毒性很大。

砒石、砒霜、水银、生马钱子、生川乌、生草乌、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生巴豆、斑蝥、青娘虫、红娘虫、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黄、生千金子、生天仙子、闹羊花、雪上一枝蒿、红升丹、白降丹、蟾酥、洋金花、红粉、轻粉、雄黄

2、《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记载的83种有毒中药(包括大毒10种、有毒42种和小毒31种)

大毒(10种)  马钱子、马钱子粉、天仙子、巴豆、巴豆霜、红粉、闹羊花、川乌、草乌、斑蝥

有毒(42种)  三颗针、干漆、土荆皮、山豆根、千金子、千金子霜、制川乌、天南星、制天南星、木鳖子、甘遂、仙茅、白附子、白果、白屈菜、半夏、朱砂、华山参、全蝎、芫花、苍耳子、两头尖、附子、苦楝皮、金钱白花蛇、京大戟、制草乌、牵牛子、轻粉、香加皮、洋金花、臭灵丹草、狼毒、商陆、常山、硫黄、雄黄、蓖麻子、蜈蚣、罂粟壳、蕲蛇、蟾酥

小毒(31种)  丁公藤、九里香、土鳖虫、大皂角、川楝子、小叶莲、飞扬草、水蛭、艾叶、北豆根、地枫皮、红大戟、两面针、苦木、吴茱萸、苦杏仁、金铁锁、草乌叶、南鹤虱、鸦胆子、重楼、急性子、蛇床子、猪牙皂、绵马贯众、绵马贯众炭、紫萁贯众、蒺藜、榼藤子、鹤虱、翼首草  

3、其他书籍中记载的有毒中药

很多中药《中国药典》没有收载,而在其他书籍是有记载的,这些书籍里记载的有毒中药有雷公藤、昆明山海棠、秋水仙等。

4、有毒无毒变迁的中药

人类的认知水平在不断进步,《神农本草经》将朱砂列为上品,认为它无毒,为什么会是这样,理由很简单,朱砂能炼丹,丹药吃了能长生不老,当然这种观点早就被彻底否定了。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还可能发现更多披着无毒中药外衣的有毒中药,例如近年发现的,短期应用不显示毒性,但是长期使用会蓄积中毒,如已经被取消药用标准的关木通、广防己。

再比如细辛,细辛经历了从无毒到有毒又到无毒的历程,细辛首见《本经》上品,言其“久服益智不忘,轻身耐老”,《别录》云“无毒”;而宋以来,医界逐渐形成“细辛不过钱”之说;现在《中国药典》又标注其为无毒。细辛的毒性与是否正品、药用部位及所用剂型等有关。细辛的药用部位由根改为全草,再回归到根和根茎,这与细辛原植物各部位所含的毒性成分有关,毒性成分最初认为只有黄樟醚,直到马兜铃酸浮现水面。细辛根与地上部分相比,马兜铃酸含量极低,且煎煮后几乎不能检出,自《中国药典》2005年版起改细辛药用部位为根和根茎。

另外,毒性有无及毒性分级并没有确切的划分标准,主要来自历代医家临床经验的主观判断,这样就造成有些药材的毒性描述有偏差,也是可以理解的,药学著作的编者参考不同文献,毒性的有无及分级就可能有差别,例如臭灵丹草、罂粟壳、艾叶、蛇床子、蒺藜、三颗针在《中国药典》中记载是有毒的,而《中药大辞典》中认为是无毒的;闹羊花在《中国药典》中记载是大毒,而《中药大辞典》中认为是有毒等等。

5、无毒中药不当使用造成危害

无毒药与有毒药相比,具有常用治疗量幅度较大、安全性较高等优点,常量或稍大于常量应用不会出现较大的毒副反应,但无毒药也有药性较强的,例如鹿茸、大黄、芒硝等偏性突出的中药,误用或过量使用,有可能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著名的“神医”胡万林就是用芒硝致人死亡。还有些中药,尤其是补益类中药,存在滥用的问题,最常见的可能就是滥用人参,传统有“人参杀人无过,大黄救人无功”的说法,就是因为很多人觉得吃人参有利无害,殊不知药不对证、过量或长期服用,患者有可能出现“人参综合征”。何首乌长期服用,可能造成可逆性肝损伤,这与用药不当、炮制不及或炮制太过均有关。另外有很多习惯性便秘患者,每日或经常泡服番泻叶,用药一段时间后产生药物依赖性,停药后出现戒断症状。

三、中药毒性与什么有关

中药毒性与诸多因素有关,如用量、品种、产地、采收、贮存、炮制、配伍、剂型、给药途径、体质。其中影响比较大的因素,一是炮制,炮制可以降低中药毒性,故此《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里规定的毒性药品,很多前面加了生字,表达了生品毒性很强,而炮制后可以减毒。中药成分复杂,有些毒性成分比较明确,例如巴豆制霜减少巴豆油,水煮使乌头里的双酯型生物碱的水解,毒性均会大大降低等,但仍有很多中药毒性产生原因并不十分明确。但不正确的炮制,可能达不到应该的效果,还有可能使毒性增加,例如雄黄火煅,毒性增加。二是用量,我们常说,离开用量说毒性,就是耍流氓,因此在既要达到疗效又要防止中毒之间,寻找最佳的用量。三是配伍,通过配伍可能减小中药原有的毒性,也可能产生或增加毒性,例如生姜杀半夏之毒,而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则会产生或增强毒性。四是使用正品,中药存在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现象,容易混淆;还有些中药采收时有同科属形态相似的有毒植物混入,或是不良商人掺入有毒的伪品,均可能产生毒性

四、药食两用与药食同源

药食同源是指遥远的古代,先人寻找食物的过程中发现了药物,也就是说找到适合充饥的就是食物,有治疗作用的就是药物。

药食两用是指既有治疗作用,又满足食物的一些特性,大多属于作用温和,偏性不强的物质。因此可以说不管有没有毒,所有药物与食物是同源的,但并不都是两用的。

  2002年卫生部公布的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110种,以下有的物质有不只一个来源)

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蛇、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甘子、佛手、杏仁(甜、苦)、沙棘、牡蛎、芡实、花椒、赤小豆、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酸枣、黑枣)、罗汉果、郁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椇子、枸杞子、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薷、桃仁、桑叶、桑椹、桔红、桔梗、益智仁、荷叶、莱菔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花、菊苣、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蝮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

五、药食两用之品可以随意吃吗?

1、有毒性的白果和苦杏仁

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物质目录的里有白果和苦杏仁,往上翻,看看在《中国药典》2015年版的毒性中药里也有它们的身影,白果有毒,苦杏仁有毒。

白果的毒性表现在哪儿呢,作为食物或药用的是白果的种仁,而白果成熟时外面显黄色的是外种皮(注意不是果皮,因为银杏是裸子植物,只有种子,不存在果实),极容易引起过敏反应。白果种仁的毒性物质基础不够明确、致毒机理不甚清晰,主要有氯化物、银杏酸、吡哆醇衍生物4’-O-甲基吡哆醇及致敏蛋白等,在长期的实践中已证实大量食用白果后会产生剧烈的毒性反应,甚至危及生命,尤其是生食毒性大,煎煮之后毒性会降低,因此白果不可生食,煮熟不食用过多即可。

苦杏仁有小毒,它的毒性成分比较明确,所含的苦杏仁苷进入人体后水解为氢氰酸有剧毒,这个成分显苦味,也是苦杏仁止咳平喘的有效成分。如果在体外苦杏仁苷酶解放出氢氰酸,毒性将会降低,当然药效也会降低。一般情况下作为食物使用的是甜杏仁,甜杏仁中苦杏仁苷的含量甚微,中毒的风险低。

2、内外源性风险物质

药食两用物质除了标明有毒性的以外,内外源风险物质也可能产生毒性。外源性风险物质主要来自于药材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中农药、重金属、真菌毒素、熏硫等造成的有毒有害物质的残留,《中国药典》2015年版就规定了甘草、山楂、枸杞子等的重金属限量,莲子、陈皮、薏苡仁等的黄曲霉素限量,甘草等的农药残留限量。内源性风险物质是植物代谢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一些有毒有害物质,例如大麻的种子火麻仁,广西巴马是长寿之乡,当地人长期食用火麻仁榨取的油,称之为长寿油。众所周知大麻中存在大麻素类成分,大麻素类包括四氢大麻酚、大麻酚和大麻二酚,2018 年 6 月,美国FDA批准上市了一种主成分为大麻二酚(CBD)的药物,治疗小儿癫痫,而四氢大麻酚是有成瘾性的致幻成分,能使人产生欣快感和松弛感,高剂量时可致幻。四氢大麻酚的含量与植物大麻的不同亚种有关,也与植物大麻不同部位有关。从毒性的大小和分布上的差异,大麻分为南北两个亚种,南亚种四氢大麻酚含量高,也被称为毒品大麻、印度大麻;北亚种四氢大麻酚含量低,可作为工业大麻,用于大麻纤维、火麻油、火麻仁的生产,当然工业大麻的种植、加工、销售需专项管理。植物大麻不同部位四氢大麻酚含量不相同,花叶含量最高,果壳中含量较少,根和种子中含量极少。这与《本草纲目》中“麻叶有毒;大麻壳有毒而仁无毒也”是一致的。火麻仁中四氢大麻酚含量很少,但仍存在安全风险,我国发生过多起服食火麻仁、用火麻油油炸的食品引起急性中毒的病例,国外也有报道,2017 年意大利1名儿童服用火麻仁油提高免疫力3周,引起亚急性中毒。因此火麻仁药用、食用时需注意,在煎煮、榨油等加工处理之前要脱壳,避免果壳中四氢大麻酚带入;火麻油要采用适宜工艺精炼,要控制食用和药用的量,制定四氢大麻酚限量标准并加以监管,防止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

3、偏性  

药食两用之品,作用相对温和,但也各有偏性,而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各不相同,中医辨证确实需要吃的除外,其他情况不是不可以吃,但不宜偏嗜,长期过量服用,也可能会造成不好的影响,正如狗肉吃多了会流鼻血一样。

中药成分复杂,往往不是一种成分产生毒性,本身没毒性的成分也不一定对毒性没有影响,目前我们的认知水平仍然有限,很多中药毒性机理并不完全清楚,有些以为清楚的也未必是完善的;影响中药毒性大小的因素很多,与药材产地、品种有关,与炮制、用法、用量、配伍有关,与病人的病证、体质等有关;这就造成不同人对毒性药材的反应不一样,因此中药是否有毒及毒性级别很难设定一个确切的标准,往往依据临床表现和历代本草,这就造成有部分药材毒性划分不一致的现象。

俗话说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标明有毒的中药更容易引起使用者的重视,而无毒的,尤其是补益类中药和药食两用物质,我们往往会掉以轻心,认为补益类中药常吃有益健康,而并不考虑自身情况;把药食两用物质当成普通食品对待,食用量和食用频次增加,这些反而更有可能造成不良后果。

药物有毒无毒是一个相对概念,是一种辩证关系,关键在于用之是否得法,病证是否相对。也就是说毒性药材虽然可能造成危害,但是正确使用,则会发挥很好的疗效,常规认为无毒性中药,应用不当,也可能产生危害,作用较强的中药,不对证不可用,过量不可用;作用和缓的中药,没有医嘱,也不宜长期大量使用。《医法圆通》里说“病之当服,附子、大黄、砒霜皆是至宝;病之不当服,参、芪、鹿茸、枸杞都是砒霜。”总之,风险无处不在,只有保证药材质量并正确应用,才能趋利避害。最后想说说如何看待中医药,实事求是最重要,不接受别人的诋毁,自已也别过度膨胀,所有不符合事实的评价都可能是危害,正如药别吃少了也别吃多了,只有刚好才是好。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中药毒性  毒性  毒性词条  中药  中药词条  中药毒性词条  
养生

 睡不着喝点酒?适得其反

 人的一生中,睡眠占了近1/3的时间,它的质量好坏与人体健康与否有密切关系。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关于睡眠的误区同样值得我们注意。  误区一:边看电视边睡觉 边看电...(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