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内的阴阳失调是指机体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阴阳两方面失去相对的协调和平衡,从而形成阴阳偏盛或偏衰等的病理状态,阴阳失调是脏腑,经络,气血,营卫等相互关系失去协调,以及表里出入,上下升降等气机失常的概括。是机体各种生理性矛盾和关系遭到破坏的总概括,是疾病反生和发展的内在根据,故《素问·五运行大论》说:“阴阳不相得则病”。阴阳失调的病机,非常复杂,但其不外呼阴阳的偏衰,阴阳得偏盛,阴阳的互损,阴阳的格拒,以及阴阳的亡失等几个方面。
病邪侵袭人体,在性质上有所不同,阳邪侵袭人体可导致机体的阳气偏盛,阴邪侵袭人体可导致机体的阴气偏盛,当然它们在机体中也有不同的特征表现,热为阳,寒为阴。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即指出了阴阳偏盛的病理状态,其临床表现有寒或热的特点。阴阳偏盛的病机,一般应是阴或阳中的一方亢盛,而另一方呢,也不是很虚,但是,由于阴和阳的相互制约,阳长则阴消,阴长则阳消。阳偏盛则会耗阴,从而导致阴液不足;阴偏盛也必然损阳从而导致阳气虚损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也就与自然界各种生物的生存一样,弱肉强食,虽然其中一个的势力也不小,但还有比它势力更大的,这时他不得不屈服,甚则它的东西会被霸用,或身边的小人弃逃,这样它的势力就更弱了。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盛则阴病,阴盛则阳病”。即指出了阴阳偏盛病机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机体所表现出的一种阳邪偏盛,机体代谢活动的亢进,机体的反映也很强,多表现为阳热亢盛而阴液未亏,或者是亏损不大的实热证候。这就是所谓的阳盛。阳盛则热,多由于感受温热阳邪,或感受阴寒之邪,入里而从阳化热,或者是情志内伤,五志过极而化火;或者是因为气滞,血瘀,食积等郁而化热所致。常表现为实热,热性病证。这都是由于人体的阳气具有热,燥,动的特点,所以阳偏盛容易出现热象,如壮热,烦渴,面红,尿赤,便干,苔黄,脉数等症状。故《素问·调经论》说:“阳盛则外热”。实际上是病邪侵犯人体的肌表,人体卫外的阳气充盛于肌表,奋起与邪气抗争,从而形成的发热症状。
《调经论》说:“阳盛生外热耐何?岐伯曰:上焦不通利,则皮肤致密,腠理闭塞,玄府不通,卫气不得泄越,故外热”。所谓的“卫气不得外越”,就是指外邪犯肺,上焦肺气宣发不利,导致皮肤腠理闭塞,汗孔开合失司,汗液不能正常排泄,卫阳不能正常宣泄,郁盛于体表,产热过盛,散热不足,阳热之邪不能随汗而解,因而导致机体体温升高。若阳热亢盛过久,则势必耗伤阴液,就可导致津液不足,阴精亏损,故阳盛实热证,可转化为实热兼阴亏病证或者是虚热病证,即“阳盛则阴病”。
中医学:“久病必有瘀”,如何来正确理解
衄血不只是鼻出血,掌握其原理,诸衄可止
同样的道理,若感受寒湿之邪,或过食生冷,寒滞中阳,遏抑阳气的温煦作用的发挥,或者是素体阳虚,无力温化阴寒,寒湿内聚,从而导致阴寒内盛,出现的一种阴邪偏盛,机能障碍或减退,产热不足以及阴寒性病理代谢产物积聚的病理状态,就是所谓的阴盛。当然,感受寒邪为实邪,其它的则为虚实夹杂。阴盛则寒,常出现阴寒内盛,血脉凝滞,以及痰饮,水液贮留等内寒性病变。人体之阴具有寒,静湿的特点,故阴偏盛容易出现如厥逆,腹冷痛,泄泻,水肿,痰液清冷等寒性症状。故《素问·调经论》说:“阴盛则内寒”。实际上是指阴寒之邪直中于里,伤及人体的阳气,阴盛阳虚,从而产生内寒象。
《调经论》说:“阴盛生内寒奈何?……曰: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其脉盛大以涩,故中寒”。所谓“温气去”,“寒独留”,“血凝泣”,“脉不通”,即是指寒邪伤阳,阴寒内盛,积于胸腹,致使阳气温煦功能不得发挥,导致血脉凝滞不畅或不通的病证。当然,阴寒内盛,若久也必损阳气,故阴寒内盛的病证常伴有生理功能减退等阳虚的征象。
总之,无论是阳盛还是阴盛,都各有其征象,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此阴阳更胜之变,病之形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