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糖尿病患者最怕血糖升高,一旦升上去控制不住就会有生命危险。因此,一切和糖有关的食物,对糖友们来说,都应该慎之又慎。其中,这白米饭就是糖类食物的一种。
研究表明,顿顿吃白米饭会将人患糖尿病的概率提升两倍左右,糖尿病患者更是不能随意吃白米饭。
但这里有一个矛盾的问题:中国古人为啥就没有得糖尿病的?他们白米饭吃得可是不少啊。
古代的米与现代的米
单从字面上看的确是没法回答这个问题,而且我们不能简单地将其缘由归于古人的身体素质要优于当下。实际上,是米本身出了问题。
儒道有云: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在当今的食品加工中可谓是发挥到了极致。今天由机械加工生产出来的精米白得漂亮,而且去掉了很多“杂质”,看上去似乎更加健康了。
然而,问题就出在了去掉的“杂质”上,这些所谓的杂质其实是一些非常关键的粗纤维,包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在加工中就流失掉了。
今天的精米,由于缺少这些粗纤维,在被人体消化的过程中,很容易被分解,造成血糖的快速上升。
而古人的粗米,有了这些“杂质”的保护,胃消化起来虽然费劲了一些,却保证了血糖的平衡,而且吸收了更多的营养物质。
应当怎样吃主食
我们不可能买到古人的米,因此,对当下的主食,我们可以采取其它的一些手段完善它。
杂着吃
所谓杂,就是夹杂的意思。在煮米饭的过程中,不要只用白米,可以混入一些坚果、黄豆等食材,这样不仅补充了更多的营养物质,实现了营养的平衡,进入胃中也不会很容易被消化分解,控制了血糖。
粗吃
所谓粗,就是粗粮的意思。白米本不是粗粮,那么我们就带一些其他的东西让它“粗”起来。
常见的粗粮包括荞麦、燕麦、黑米、糙米等,将其与白米混杂,就好像在白米的外围包裹了一层硬壳,不就等同于古人的那种糙米了吗?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食品加工工艺有利有弊,我们在看到“精”的好处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粗”,对糖友们来说,主食尤其要重视“粗”和“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