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原穴、络穴:
(1)组成:
足厥阴肝经之原穴为太冲,络穴为蠡沟;足少阳胆经之原穴为丘墟,络穴为光明。
手少阴心经之原穴为神门,络穴为通里;手太阳小肠经之原穴为腕骨,络穴为支正。
足太阴脾经之原穴为太白,络穴为公孙;足阳明胃经之原穴为冲阳,络穴为丰隆。
手太阴肺经之原穴为太渊,络穴为列缺;手阳明大肠经之原穴为合谷,络穴为偏历。
足少阴肾经之原穴为太溪,络穴为大钟;足太阳膀胱经之原穴为京骨,络穴为飞扬。
手厥阴心包经之原穴为大陵,络穴为内关;手少阳三焦经之原穴为阳池,络穴为外关。
任脉之络穴鸠尾散于腹,督脉之络穴长强散于头,脾之大络大包穴布于胸胁。
(2)原络配穴法:临床上常把先病经脉的原穴和后病的相表里经脉的络穴相配合,称为“原络配穴法”或“主客原络配穴法”,是表里经配穴法的典型用法。如肺经先病,先取其原穴太渊,大肠后病,再取该经络穴偏历。反之,大肠先病,先取其原穴合谷,肺经后病,后取该经络穴列缺。
3.背俞穴和募穴:
肝之背俞穴为肝俞,募穴为期门;胆之背俞穴为胆俞,募穴为日月。
心之背俞穴为心俞,募穴为巨阙;小肠之背俞穴为小肠俞,募穴为关元。
脾之背俞穴为脾俞,募穴为章门;胃之背俞穴为胃俞,募穴为中脘。
肺之背俞穴为肺俞,募穴为中府;大肠之背俞穴为大肠俞,募穴为天枢。
肾之背俞穴为肾俞,募穴为京门;膀胱之背俞穴为膀胱俞,募穴为中极。
心包之背俞穴为厥阴俞,募穴为膻中;三焦之背俞穴为三焦俞,募穴为石门。
图文无关
4.八脉交会穴:
内关通阴维脉,外关通阳维脉,列缺通任脉,后溪通督脉,照海通阴跷脉,申脉通阳跷脉,公孙通冲脉,足临泣通带脉。
5.八会穴:
章门为脏会,中脘为腑会,膻中为气会,膈俞为血会,阳陵泉为筋会,太渊为脉会,大杼为骨会,绝骨(又名悬钟)为髓会。
6.郄穴:
足厥阴肝经的郄穴为中都;足少阳胆经的郄穴为外丘。
手少阴心经的郄穴为阴郄;手太阳小肠经的郄穴为养老。
足太阴脾经的郄穴为地机;足阳明胃经的郄穴为梁丘。
手太阴肺经的郄穴为孔最;手阳明大肠经的郄穴为温溜。
足少阴肾经的郄穴为水泉;足太阳膀胱经的郄穴为金门。
手厥阴心包经的郄穴为郄门;手少阳三焦经的郄穴为会宗。
阴维脉的郄穴为筑宾;阴跷脉的郄穴为交信。
阳维脉的郄穴为阳交;阳跷脉的郄穴为跗阳。
图文无关
7.下合穴:
胃之下合穴为足三里;大肠之下合穴为上巨虚;小肠之下合穴为下巨虚;胆之下合穴为阳陵泉;膀胱之下合穴为委中;三焦之下合穴为委阳。
8.交会穴:
交会穴是指两经或数经相交会合的腧穴。交会穴多分布于头面、躯干部位。
交会穴能治本经的疾病,也能兼治所交会经脉的疾病。如大椎是督脉的经穴,又与手足三阳相交会,它既可治督脉之疾,又可治诸阳经的全身性疾患;三阴交是足太阴脾经的经穴,又与足少阴肾经和足厥阴肝经相交会,因此能治脾经病,也能治疗肝、肾两经的疾病。
【进阶攻略】
毫无疑问,特定穴肯定是针灸学重点中的重点,此部分内容一定要牢固掌握。另外,此部分内容掌握的扎实,对于针灸各论的学习也会有很大帮助,所以学习过程中务必重视。
图文无关
【知识点随手练】
一、A1型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A.所根为井
B.所溜为荥
C.所注为输
D.所行为经
E.所入为合
2.手太阴肺经的荥穴是
A.少商
B.太渊
C.鱼际
D.列缺
E.孔最
3.足少阴肾经的络穴是
A.涌泉
B.然谷
C.太溪
D.复溜
E.大钟
【知识点随手练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A1型选择题
1.【答案及解析】A.正确的叙述应该为“所出为井”。
2.【答案及解析】C.手太阴肺经的荥穴为鱼际。
3.【答案及解析】E.足少阴肾经的络穴是:大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