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一穴一病-----跟着按摩

1.百会穴——低血压

百会穴,人体穴位,位置在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联线的交点处。在感到头重、头昏目眩时,轻微强力的指压叫“百会”的穴位。“百会”在头的最上部当中央,将两手的中指置于其上,徐徐吐气,强力按压6秒钟,如斯反复5次,血液轮回会变成优越。百会穴的主治疾病为:头痛、头重脚轻、痔疮、高血压、低血压、宿醉、目眩失眠、焦躁等。

2.尺泽、上尺泽——喉咙痛

在肘关节,当肘二头肌腱之外方,肱桡肌起始部;喉咙痛可指压“尺泽”和“上尺泽”两处穴道。先将手臂上举,在手臂内侧中央处有粗腱,腱的外侧外就是“尺泽”。“尺泽”上方3-4厘米处用手强压会感到痛苦悲伤处,就是“上尺泽”。主治:胸胁胀满,咳嗽,哮喘,咯血,鼻衄,咽喉肿痛,腹痛,吐泻,小儿惊风,上肢瘫痪,肘臂挛痛等。

3.大陵穴----护心

大陵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输穴和原穴,属孙真人十三鬼穴之一,其治疗精神神志疾病的临床疗效早已被几千年来的中医实践所证明。大陵穴在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主治心痛,心悸,揉大陵穴可以从心脏借点血帮助运化, 为您增加胃动力。穴性属土,还有健脾的功效。

4.大椎——伤风、发热

大椎穴是人体穴位之一,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有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有第1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及棘突间静脉丛;布有第8颈神经后支。挺直身材、颈部向前倾,在颈根处有块隆起的骨。在此隆起骨中,最靠近颈部上面的骨称为第7颈椎、其降低之骨(第一胸椎)间凹洼的中央,等于称为“大椎”的穴位。强力按压此穴位,能赞助退烧、快速减缓伤风的种种病症。

4、风池穴---------主治:头痛、失眠

主治:头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颈部酸痛、落枕、失眠、宿醉。

5、“高血压点”——高血压

在脚的大拇趾趾根上,有粗的横纹。在个中央是称为“高血压点”的穴位。逐步的吐气,用两手的大拇指强力按压此处6秒钟。在两脚的穴位各做3次。一天请做10次。每个月不中断的做此指压法一年,不管多高的血压,亦可有很明显的疗效。

6.行间、眼周——假性远视、眼委靡、疏肝明目

行间穴,在足背侧,当第一、二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解剖,有足背静脉网;第一趾背侧动、静脉;腓神经的跖背侧神经分为趾背神经的分歧处。假性远视和眼睛酸痛都是眼睛委靡所引发。目前为你先容清除眼委靡的穴道指压法。

①轻按眼睛四周——将眼睛闭上状况的眼皮轻按到轻微有痛苦悲伤感。按法是用食指和中指按压眼窝。

②“客仆人”穴——在戴眼镜脸侧中央骨洼处叫“客仆人”穴,只需指压此处视神经,就可以清除眼睛的委靡。指压时一面稍强吐气一面应用手掌压6秒钟,如斯反复10次。

③“行间”——是位于脚大拇趾和第二趾之间,这是针对眼睛和肝脏的穴道。指压时一面吐气,一面强压到轻微有痛苦悲伤感,如斯反复2-3次。这个穴道对活动缺乏、暴饮暴食而引发的眼睛委靡最有用。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宿醉不适、眼部疾病、腿抽筋、夜尿症、肝脏疾病、腹气上逆、肋间神经痛、月经过多、粘膜炎等。

7.合谷穴----扁桃腺痛苦悲伤、治经痛、牙痛

“合谷”是属手阳明大肠经。原穴。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将拇指和食指张成45度角时,位于骨头延伸角。

指压“合谷”对付减缓扁桃腺痛苦悲伤特别非常有用,合谷穴不但能用于扁桃腺痛苦悲伤,主治发热,头痛,目赤肿痛,鼻衄,血渊,咽喉肿痛,齿痛,。

[止痛取穴法]找到第二掌骨的中点,紧握着骨头中点的边缘就是合谷穴,与第一种取穴法相比,这种方法取出的合谷穴止痛效果更好。合谷是止痛的特效穴,可治经痛、牙痛;还有组合穴位,这是药与穴位的组合,真是绝了。

8.合阳穴-----治疗腰背腿颈部疾病

[合阳穴:治疗腰背腿颈部疾病]。位置:在膝关节后小腿2-3指腹,如点对了酸麻的感觉放射到脚趾。中医理念是左病右治,右病左治。

9.后溪穴----主治头颈强痛、腰背痛

主治头颈强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挛痛等痛证;

10.昆仑穴-----后头痛,项强,腰骶疼痛,足踝肿

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主治 后头痛,项强,腰骶疼痛,足踝肿痛。

11.里内庭——麻疹

穴位于脚底部,在第二趾根部,脚趾弯曲时趾尖碰到处。约第二趾趾根下约三厘米处。脚部第二趾趾根下的3厘米摆布处称为“里内庭”,一面徐徐的吐气6秒钟,用两手的食指及中指强力按压至会痛。反复做30次。主治症状:此穴的主治症状为:食物中毒、荨麻疹等。本站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治疗麻疹。

12.命门穴——腰痛、磨擦腰部

腰部磨擦法为手掌按于腰部,尔后大力大肆的高低磨擦,透过此磨擦可刺激与腰痛有关的经络和穴位,如“命门穴”、“肾脉穴”、“志室穴”等,而使腰部认为轻松。

13.内关、外关、百里——风湿痛苦悲伤

“内关”位于“外关”的不和。肌腱之间,腕横纹上2寸处取穴,手厥阴之络由此别出沿本经通过肘关,肩关上行系于心包络。上半身痛苦悲伤,以指压“外关”和“内关”最有用。“外关”位于手脖子横皱纹向上三指宽处。

百里穴位于腿的后侧,从弯曲膝盖时的皱纹5厘米左右下中央称为"百里穴"。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指压此穴可以治疗风湿疼痛,对于懒散性格也可以起到一定的缓解。下半身痛苦悲伤,以指压“百里”最有用。指压上述穴位时,必需摆布瓜代,一面吐气一面压6秒钟,如斯反复10次,天天操纵数次。若是患处肿胀、发炎的话,弗成压患处,而只在患处左近徐徐的压便可。

14、气海----补中,益气,生津

气海穴;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该穴位于人体的下腹部,直线连结肚脐与耻骨上方,将其分为十等分,从肚脐3/10的位置,即为此穴。【主治】腹痛,泄泻,便秘,遗尿,疝气,遗精,阳痿,月经不调,经闭,崩漏,虚脱,形体羸瘦 (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

15.曲池穴----手臂痹痛、上肢不遂

曲池是人体腧穴之一,属于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出自《灵枢·本输》。此腧穴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当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有清热解表、疏经通络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配合治疗手臂痹痛、上肢不遂,热病,高血压,癫狂;腹痛、吐泻,咽喉肿痛、齿痛、目赤肿痛,瘾疹、湿疹、瘰疬等病症。

16.曲泉----肝肾阴虚、眼睛酸涩

曲泉是人体穴位名,位于膝内侧部,屈膝内侧横纹端,当股骨内上踝后缘,半腱肌、半膜肌止端前缘凹陷处。它是沟通肝肾的要穴。说到功效,曲泉可谓一穴两用=杞菊地黄丸。一方面,它滋阴补肝,主治肝肾阴虚、眼睛酸涩,相当于吃了杞菊地黄丸。

17.然谷穴----去火补阴

升清降浊、平衡水火的首选穴位 然谷穴,又名龙渊穴、龙泉穴,是肾经的荥穴。"然",就是燃烧的意思;"谷"表示这个穴的位置在足内踝前起大骨间,这个位置精气埋藏得特别深。这个穴名意指有火在人体深深的溪谷中燃烧的意思。所以说,荥穴属火,而肾经属水,然谷穴的作用就是升清降浊、平衡水火,专治阴虚火旺。

18.人中----调血气

人中穴位于人体鼻唇沟的中点,是一个重要的急救穴位。位于上嘴唇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交界处,为急救昏厥要穴。主治癫狂痫,中风昏迷,小儿惊风,面肿,腰背强痛等症。

19.三阴交穴--------补阴药

三阴交穴是身体的一个穴位。三阴,足三阴经也。交,交会也。三阴交穴名意指足部的三条阴经中气血物质在本穴交会。本穴物质有脾经提供的湿热之气,有肝经提供的水湿风气,有肾经提供的寒冷之气,三条阴经气血交会于此,故名三阴交穴。除可健脾益血外,也可调肝补肾。亦有安神之效,可帮助睡眠。

20、商阳穴-----治疗便秘

这个穴是一个专门治疗便秘的要穴。具体说来,点揉按摩商阳穴,就有排便的感觉。

21、申脉穴------补肾阳

申脉穴, 身寒多病者的纯阳大药。适用人群:寒性体质;中老年朋友;经常伤风感冒、腹泻、怕冷的人。主要功效:可缓解眩晕、双眼发红肿痛、腰酸背痛、足踝关节痛等症状,对腹泻、消化不良有辅助作用。

22、神门+大都穴---------牛黄清心丸。

先按摩心经的神门穴,再按摩脾经的大都穴=牛黄清心丸。

23、肾俞、阴谷——自汗、冷汗

肾俞穴,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经属:足太阳膀胱经。击中后,冲击肾脏,伤气机,易截瘫。按摩肾俞穴可以缓解腰疼。取定穴位时,通常采用俯卧姿势,肾俞穴位于人体的腰部,当第二腰椎棘突下,左右二指宽处。穴的主治疾病为:腰痛、肾脏病、高血压、低血压、耳鸣、精力减退等。汗是由肾经与膀胱经安排。以是,在膝盖枢纽内侧的“阴谷”与在第2腰椎摆布2厘米处的“肾俞”,对多汗症特别非常有用。

24、太白+商丘+太冲-----补中益气

只要按么太白、商丘、太冲三穴合用=补中益气丸。

25.太冲、行间——解宿醉

太冲穴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在足背有“太冲穴”,对付宿醉有极佳后果。“太冲穴”位于脚中指拇趾与脚板中央的地方。其方式为站立着,用一只脚踏另外一只脚背当中腹,如斯瓜代的做便可。宿醉后的第二天早上会头痛,但不消但心,只需延续做此足背磨擦活动三分钟后,脑筋就会特别非常苏醒。

26、太冲穴+阳陵泉---滋阴补肾,养血、滋阴

太冲穴是人体的一个穴道,位于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太冲穴为人体足厥阴肝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有关太冲穴的治病疗法有:增强性能力的指压法等内容。

27、太溪穴---------滋阴补肾,养血、滋阴

太溪穴是人体穴位之一,是足少阴原穴。其位于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也就是说在脚的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太溪穴的主治病症为:肾脏病、牙痛、喉咙肿痛、气喘、支气管炎、手脚冰凉、女性生理不顺、关节炎、精力不济、手脚无力、风湿痛等。此穴位为人体足少阴肾经上的主要穴道之一,本站有关此穴的治病疗法有:治疗手脚冰冷、穴道刺激疗法治疗掉发等。

28、太渊穴----补肺健脾

肺经的太渊穴, 脾经的商丘穴=参苓白术丸(这两穴合在 一起来用,补肺健脾,功效显著。太渊与商丘就是免费的参苓白术丸。参苓白术丸,健脾止泻)。

29、天枢穴-------急慢性胃炎

治疗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阑尾炎、肠麻痹、细菌性痢疾、消化不良。

30.天柱、肩井——肩膀肌肉生硬、酸痛

天柱穴是一个穴位,位于后发际正中旁开1.3寸处,也就是颈脖子处有一块突起的肌肉(斜方肌),此肌肉外侧凹处,后发际正中旁开约2厘米左右即是此穴。能减缓肩膀生硬、酸痛的穴位有三处。一处是颈脖子摆布2厘米处的“天柱”、第二处是“肩井”、第三处是肩胛骨内侧,一压即疼。指压这三处穴道时,一面徐徐吐气一面揉6秒钟,如斯反复10次,便可有用减缓肩膀生硬、酸痛。天柱穴的主治病征为:颈椎酸痛、睡扭了脖子(落枕)、五十肩、高血压、目眩、头痛、缓解眼睛疲劳等。

31、外关、临泣——肋间神经痛

外关穴为人体手少阳三焦经上的重要穴道。在手背距横纹三指幅处有“外关”。在小脚指和第四趾之间用指尖向上搓,到了尽处就是“临泣”穴。指压时只需在这两处穴位上,一面徐徐吐气一面轻压6秒钟,摆布各按10次就可以去除痛苦悲伤。常用于治疗偏头痛、高热、神经性耳聋、肋间神经痛、落枕等。

32、委中穴-----治腰背痛、下肢痿痹

委中穴是人体穴位之一,委中穴位置位于人体的腘横纹中点,当股二头肌腱与半腱肌肌腱的中间;委中穴在腘窝正中,有腘筋膜,在腓肠肌内、外头之间;布有腘动、静脉;有股后皮神经、胫神经分布。 此穴的主治疾病为:坐骨神经痛、小腿疲劳、肚子疼痛、脖子酸痛、腰部疼痛或疲劳、臀部疼痛、膝盖疼痛。该穴为人体足太阳膀胱经上的重要穴道之一,该穴的治病疗法有:按摩疗法治疗骨折伤痕等后遗症、增强性活力的指压法等。

33.“胃肠点”——老花眼

胃肠点位于手掌生命线的正中央。生命线即手掌上重要的三大主线之一。起源于食指与拇指之间,其终点一般都会延伸到手腕线部位,有的稍短些。这条生命线的中点即为此穴。眼睛是胃肠的穴道所安排,是以指压“胃肠点”就延缓身材老化,也防备眼睛老化。“胃肠点”位于手掌性命线的正中央。指压时一面徐徐吐气一面压约6秒钟,每回做20次,天天做5回。其主治疾病为:指压该穴就延缓身体老化,也预防眼睛老化,对于治疗老花眼非常有疗效。

指压左手则对右眼有用,指压右手则对左眼有用。其次采纳沟通方法指压后颈摆布2厘米处穴道,此处穴道是着名的“眼点穴”和“天柱穴”。

34.血海——更年期

血海,人体穴位的名称,一指冲脉,又称十二经之海;二指血海穴: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当股四头肌内侧头的隆起处;三指肝脏。从膝盖骨内侧的上角,上面约三指宽筋肉的沟,一按就感到到痛的中央,有称为“血海”的穴位。一面逐步的吐气,用轻微会感到到痛的气力以大拇指继承按压6秒钟。反复做10次。天天保持不时的做,定会减轻更年期使人讨厌的病症。是治疗血症的要穴,具有活血化瘀,补血养血,引血归经之功效。

35.阳陵泉----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膝膑肿痛

阳陵泉人体穴位。前人依其所在部位而命名(胆属阳经,膝外侧属阳,腓骨小头部似陵,陵前下方凹陷处经气象流水入合深似泉,故名"阳陵泉")又名筋会、阳陵、阳之陵泉;是足少阳之脉所入为合的合上穴,为八会穴之筋会。主治半身不遂,下肢痿痹,麻木,膝膑肿痛,脚气,胁肋痛。

36、阴陵泉、血海、足三里——盖风湿、枢纽痛

平凡若能做防备膝老化的膝盖磨擦法,基础就不心忧郁本身会有风湿症,其磨擦方式是一小我坐在椅子上,用双手抱住膝盖团团转用力地磨擦,膝盖内侧也做一样的举措。膝盖磨擦法可行使余暇苏息时轻易做到,磨擦到膝盖发热最好。

37、殷门穴-------主治腰痛、下肢痿痹。

殷门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大腿后面,承扶穴与委中穴的连线上,承扶穴下6寸,在半肌腱与股二头肌之间,深层为大收肌;有股深动、静脉穿支;布有股后皮神经,深层正当坐骨神经。主治腰痛、下肢痿痹。操作方法为直刺1~2寸。

38、迎香——鼻塞、流涕、打喷嚏

迎香是人体腧穴之一,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出自《针灸甲乙经》。此腧穴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有疏散风热、通利鼻窍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鼻塞、鼽衄、口歪,胆道蛔虫等病症。指压“迎香”时,对去除流鼻水、鼻塞和关于鼻子的统统不适之感都很有后果。“迎香”位于鼻翼摆布1厘米处,指压时摆布同时举行,先深吸一口吻,将食指置于其上,一面徐徐吐气一面压6秒钟。其次一面吸气一面卸除指力,如斯反复10次就可以减缓鼻塞、流鼻水。刺激此穴道也能使嗅觉回生,使你能区分种种香味激起食欲。

38、涌泉——清除失眠症

涌泉穴是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 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如斯反复做三十六回,不久心境天然就会稳固下来而能入眠。主治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感、妇女病、失眠、多眠症。

39、照海----清热生津,凉血,止血。

穴位名,属足少阴肾经第六个穴位。为于足部内测部内踝正下凹陷处,属足少阴肾经,为足少阴.阴跷脉交会穴。为于足内侧部内踝正下凹陷处。主治候风闭塞,阴挺,失眠等。

40、中府穴-------补中益气

中府是手太阴肺经穴名,出自《素问·离合真邪论》,又名膺中俞、膺俞、膺中外俞。是肺经的募穴,手足太阴二经之交会。主治咳嗽、气喘、胸满痛等肺部病证。可兼治脾肺两脏之病,治疗气不足,腹胀,消化不良,水肿等。

41、中脘——慢性胃炎、胃痛

人体穴位,属奇经八脉之任脉。此穴的主治疾病为:消化系统疾病,如腹胀、腹泻、腹痛、腹鸣、吞酸、呕吐、便秘、黄疸等,“中脘”是针对胃肠病弗成缺乏的穴位,它位于胸骨下端和肚脐连线中央。指压时仰卧,放松肌肉,一面徐徐吐气一面用指头用力地压,6秒钟时将手脱离,反复10次,就可使胃感到舒服。

42、.中渚穴——目眩、头昏目眩

中渚穴(zhōng zhǔ xué),是手少阳三焦经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手背部,当第4掌指关节的后方,第4、5掌骨间凹陷处,下为第4骨间背侧肌;有手背静脉网、掌背动脉分布;布有尺神经皮支和尺神经肌支。主治头痛、目赤、耳鸣、耳鸣、耳聋、喉痹等头面五官疾患;肩、背、肘、臂疼痛麻木,手指不能屈伸;热病。操作方法为直刺0.3~0.5寸。减缓头晕目眩的穴位称为“中渚穴”,是在小指与知名指指根间下二厘米手背凸起处,用力按压,会有气力零落的感到。此穴位对目眩、站起来头昏目眩会立地收效,请务必记着。

43、足三里----健脾益气

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泻、便秘、痢疾、疳积、癫狂、中风、脚气、水肿、下肢不遂、心悸、气短、虚劳赢瘦。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

按图经常捏捏穴位,会对你身体的有好处

(一)身部

身体穴道说明

B1 打隔、咳嗽、喉咙痛

B2 酸痛疲劳

B3 消化不良、减轻压力、头痛

B4 晕船、增进食欲

B5 舒缓焦虑

B6 失眠

B7 舒缓手腕酸痛

B8 膝盖酸痛、风湿痛

B9 足三里:胃不舒服

B10 阴陵泉: 舒缓膝盖问题、水肿

B11 行间穴:眼睛疲劳、宿醉

(二)脸部

脸部穴道说明

F1 舒缓头痛、使眼睛明亮

F2 解决青春痘、粉刺问题

F3 减轻鼻塞、眼睛容易流泪症状

F4 舒缓抽筋、晕眩

(三)手部

手部穴道说明

D1 鼻窦                     D6 腰部

D2 耳朵                     D7 直肠

D3 肩膀                     D8 眼睑

D4 肝脏                     D9 胃

D5 胆                        D10 脖子

一、穴位:脾经(脾土)

位置:拇指桡侧面。

操作:

①补脾经:使患儿拇指微屈,操作者以拇指面沿患儿拇指桡侧缘向掌根直推,见中图。

②清脾经:在小儿拇指面上直推,见右图。

约推100~300次。

主治:消化不良,腹泻,呕吐,疳积,四肢无力等。

  

二、穴位:肺经(肺金)

位置:无名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肺经:在无名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肺经:面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200~400次。

主治:发热,咳嗽,气喘,胸闷,咽喉肿痛等.

三、穴位:肾经(肾水)

位置:小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肾经:在小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200~400次。

②清肾经:自小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见右图,清100~200次。

主治:小便赤涩不利,遗尿,尿频等。

四、穴位:肝经(肝木)

位置:食指掌面。

操作:

①补肝经:在小儿食指面上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肝经:由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惊风抽搐、目赤,伤风感冒,脾虚泄泻,肝炎等

五、穴位:心经(心火)

位置:中指掌面。

操作:

①补心经:在小儿中指面作旋推,见中图,约补100~200次。

②清心经:指尖向指根直推,见右图,清100~300次。

主治:高热神昏,烦躁,夜啼,口舌生疮,小便短赤等。

谁改变了世界     知识改变命运    心灵的呼唤      屁无色却有“味”    音乐歌曲之导航    健康来源于食物的平衡配搭     慧眼看世界     电脑知识大全     善言妙语之导航     空间美化之导航    时尚杂志随你看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一穴一病跟着按摩  按摩  按摩词条  跟着  跟着词条  一穴一病跟着按摩词条  
经穴

 【 针灸之道 】十一、回阳九针

回阳九针歌哑门劳宫三阴交,涌泉太溪中脘接,环跳三里合谷并,此是回阳九针穴。很多人都认为中医适合治慢性病,而对于急性病治疗的效果往往不是太好。其实,对于急症,中医...(展开)

经穴

 背部穴位--膈俞穴

膈俞穴膈俞穴名解(1)膈俞。膈,心之下、脾之上也,膈膜也。俞,输也。膈俞名意指膈膜中的气血物质由本穴外输膀胱经。本穴物质来自心之下、脾之上的膈膜之中,故名膈俞。...(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