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石学敏院士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无力是自身抗体所致的免疫性疾病,病变主要累及神经肌肉接头 处突触后膜乙酰胆碱受体,致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异 常疲乏无力,受累的骨骼肌如眼肌、咀嚼肌、咽喉肌、肋间肌、四肢肌等活 动后极易疲劳,出现眼睑下垂、吞咽无力、呼吸困难等症状;其临床特点是 朝轻暮重,经休息或服用抗胆碱酯酶药物治疗后症状暂时减轻或消失。

根据本病的主要症状,眼睑下垂、吞咽困难、四肢无力等属中医“痿证” 范畴,其病机在脾、肾、肝三脏,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四肢百骸失于 濡养;肾主骨,生髓;肝藏血,主筋,肝肾不足,筋脉失养,而致大筋软短、 小筋弛长。 

石学敏院士认为本病症状的核心为“疲倦乏力”。力由气生,而气又来源 于脾肾,所以治疗上要以健脾补肾为主。 

针灸治疗

1. 治则

健脾补肾,安神定志,疏通经脉。

2. 处方 

主穴:关元、气海、中脘、足三里、肾俞、肝俞、三阴交、血海。 

配穴:眼睑下垂加鱼腰、睛明、攒竹、四白;吞咽困难加风池、完骨、 翳风、廉泉;全身无力加肩髃、曲池、外关、合谷、环跳、委中、阳陵泉、 太冲。

操作:关元、气海、中脘直刺进针 1~1.5 寸,施呼吸补泻补法;足三里直刺进针 1.5 寸,施捻转之补法,针后加艾灸 1~2 壮;肾俞、肝俞均刺向横突进针 1~1.5 寸,施捻转补法,令局部酸胀感为度;三阴交向后斜刺 1.5 寸, 施提插补法,以麻电感向下窜到足心为度;血海进针 1~1.5 寸,施捻转之 补法。

     鱼腰横刺进针 0.5 寸,施平补平泻法,令眼球胀感为度;攒竹向鱼腰方向 横刺 0.5 寸,手法同鱼腰穴;取睛明穴嘱患者闭目,将眼球推向外侧,然后沿 眼眶上缘缓慢进针 1~1.5 寸,施小幅度捻转手法,令局部及眼球发胀为度,行 针 15 分钟将针取下;四白向下斜刺,进针 1 寸,施平补平泻手法。

      风池穴向结喉方向深刺 2.5~3 寸深,施捻转补法 1~3 分钟,以咽部麻胀为得气针感。完骨、翳风穴同风池穴;廉泉在舌骨体上缘取穴,针向咽部, 进针 2~3 寸,以咽部酸胀为度。 

     肩髃抬臂直刺向极泉,进针 2.5 寸,令针感向前臂放射;外关直刺 1.5 寸, 针感麻散至手腕,两穴均施用提插泻法;合谷直刺 1 寸,用捻转泻法;曲池 直刺 1.5 寸,用捻转提插相结合泻法;环跳侧卧屈腿,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骶 骨裂孔连线外 1/3 与内 2/3 交界处取穴,针 2.5 寸,施提插泻法;委中仰卧抬 腿取穴,进针 1.5 寸,施提插泻法,令麻电感窜至足,使下肢连续抽动 3 次 为度;阳陵泉直刺 2 寸,施提插泻法,酸胀感向下放散至足跟;太冲直刺 0.5~1 寸,施提插泻法。每日均采用上、下午各针刺治疗 1 次的方法,1 个 月为 1 个疗程。

应用要点

1. 穴位选择 

治疗以健脾补肾为基础,故以关元、气海、中脘、足三里补脾益气,肾 俞、三阴交、血海、肝俞滋补肝肾。配合安神定志及疏肝理气穴位如神门、 内关、四神聪、太冲等,可获得显著疗效。

2. 预后 

本病缓解与复发交替。晚期患者休息后不能完全恢复。多数病例迁延数 年至数十年,靠药物维持。少数病例可自然缓解。当呼吸肌受累需用呼吸机 辅助通气时,多预后不良,是致死的主要原因。针刺可调控机体免疫功能, 提高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有效改善肌肉运动功能,显著缓解重症肌无力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石学敏院士针灸治疗重症肌无力  重症肌  重症肌词条  针灸  针灸词条  院士  院士词条  无力  无力词条  治疗  治疗词条  
经穴

 经络——人体中的宝藏

中医上说,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系脏腑和体表及全身各部的通道,是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人体上有14条筋络,409个穴位;人体的奇经八脉隐含着众多的玄机,而且刺激这些穴...(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