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针灸入门 三

针灸入门 一

针灸入门 二

 *********

黄帝曰: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故曰: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

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气血。夫经脉十二者,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黄帝内经》中零零散散的几句话阐述了经脉的核心,人体气血的运行通道,内属脏腑,外络肢节,沟通内外的功能。这也是我们针灸疗病祛疾的理论依据所在。 

*********

经云: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其形四垂,附着于脊之第三椎中……以行诸脏之气,为脏之长,为心之盖,主藏魄。

肺经循行经文,要求背诵: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

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五脏者,皆禀气于胃。胃者,五脏之本也。脏气者,不能自至于手太阴,必因于胃气,乃至于手太阴也。谷入于胃,脉道乃行。十二经脉从肺经开始,周流不息,循环无端,但是,肺经起于中焦,黄帝曰:愿闻中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所以,饮食、胃气才是经脉循环无端的不竭动力。

下络大肠,肺与大肠相表里,本经从本脏腑出,或者过本脏,叫属;沟通相应的表里脏腑,叫络。另外,大肠位于下焦,营出中焦,卫出下焦,清血之气行于脉中,不住卫身,以营于身,故曰营气。谷之浊气在于外,亦周身不住卫身,故曰卫气也。所以,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这开头两句话很值得细细思考。

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胃上口过膈肌,进入肺脏叫“属”。

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肺系便是喉管,从喉管横行到腋前,走大臂内侧,在少阴心经前面巡行,过肘关节中继续向下。

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循行前臂之中,上骨为桡骨(臂骨有正、辅二骨,辅骨在上,短细偏外;正骨居下,长大偏内,俱下接腕骨也。),下廉应该不是指大肠经的下廉穴,应该是指桡骨内侧一点。从寸口处上大鱼际,到大拇指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表里经相连,除了脏腑之间有络属相沟通之外,经脉上也有相络,这里的其支者,便是本经支而别行络大肠经(足阳明大肠经起于大指次指之端,也就是食指。),手的表里经在手部交接,就是指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在这里交接。

肺经循行动态图,来自网络:

********* 

肺经的穴位有十一个:

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

《刺灸心法要诀》的歌诀是:

手太阴肺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列,

次则侠白下尺泽,又次孔最与列缺,

经渠太渊下鱼际,抵指少商如韭叶。

十一个穴位我们熟悉就好,要记住的首先有肺脏井荥输经合歌,也就是五输穴:

太阴肺脉井少商,鱼际之穴号荥乡,

太渊一穴名为俞,经渠经合尺泽当。

然后还要记住是:

络穴—列缺

郄穴—孔最

肺之募穴—中府

《灵枢·九针十二原》黄帝曰:愿闻五脏六腑所出之处。岐伯曰:五脏五俞,五五二十五俞,六腑六俞,六六三十六俞,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俞,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俞也。

另外,六腑除了每经有井荥俞经合的五俞穴外,还有一个原穴,五脏经脉没有原穴,以俞代原。在临床中都有特殊的治疗意义。

井穴:经气所出,如地下所出,水的源头,故称为井,形容脉气浅小,其穴位于四肢爪甲之侧。

荥穴:经气流过之处,如刚出的泉水微流,溜即流,故称荥,古籍有解释为:汫濙,小水貌。相比井穴脉气稍大,其穴位于指(趾)掌(跖)。

俞穴:经气所灌注之处,俞有输注之意,如水流由浅入深,故称俞,脉气较盛,其穴位多位于腕踝关节附近。

经穴:经气所行部位,经有流行经过之意,像水在通畅的河道中流过,故称经,脉气流注,其穴多于腕踝附近臂胫部。

合穴:经气最后汇集,如百川汇合入海,合有汇合注入之意,故称合,脉气深大,其穴位于膝肘关节附近,但不超过膝肘关节。

俞穴、腧穴、输穴,经常分不清到底哪个shu,有的医家认为“腧”是腧穴统称之用;“输”是五输穴专用,因为有转运之意;“俞”是背俞穴专用,因为“俞”字古意有捷径之意,背俞穴直通脏腑。学徒认为此解甚好。后面我在分享的时候,就按照这个规律来书写。

五输穴的应用,可谓是种类繁多,有《内经》用法,有《难经》用法,有生克用法,五输穴又称五行穴,根据阴阳经,每个穴位都有五行属性……待到经脉、穴位分享完,我们再单独列出五输穴,以及其他穴位的常见应用。 

络穴—列缺:肺经循行经文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便是从列缺穴分支别走手阳明大肠经,此穴是大肠经的络穴,同时又是通任脉的八脉交会穴。所以此穴除了调理本经病,还可以调理大肠经的问题,故而有云刺一络而调两经的说法,以及任脉的问题,比如喉系胸膈、心胸腹痛、大肠经循行部位的皮肤麻木、面颊腮肿等等。

十二经脉各有一络脉分出,故各有一络穴。十二经脉的络穴位于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任脉络穴鸠尾位于上腹部,督脉络穴长强位于尾骶部,脾之大络大包穴位于胸胁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一、络脉瘀堵引起的疾病;二、表里经(脏腑)之间的疾病;三、久病入络,可以治疗一些慢性疾病;四、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府藏也,故皮者有分部,不与而生大病也。所以络穴也能治疗一些初起急症,及时调理,免生大病。

郄穴—孔最:郄穴是各经经气深聚的位置,郄是间隙,孔窍的意思,那本穴有疏通的作用,比如汗不出、便秘痔疮、呼吸系统的问题等。 

肺之募穴—中府:募,即是招募,聚集的意思,也是脏腑经气汇聚于胸腹部的腧穴,募穴与俞穴刚好相反,俞穴是脏腑经气汇聚于背部的腧穴,所以临床多以俞募合用。《难经·六十七难》:五脏募皆在阴,而俞皆在阳者,何谓也?然,阴病行阳,阳病行阴,故令募在阴,俞在阳。所以募穴多治疗腑病、慢性病、虚症等。 

*********

好了,今天要背诵的内容就是:

一、肺经循行经文,

二、肺脏井荥输经合歌,

三、络穴—列缺、郄穴—孔最、肺之募穴—中府。

*********

每当我要懈怠的时候,我就读一读富连成的训词,今天发出来与大家共勉。

富连成训词 来自针灸入门 00:00 01:17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针灸入门 三  针灸  针灸词条  入门  入门词条  针灸入门 三词条  
经穴

 左常波|针灸排寒:守中央通四方

“排出一分阴寒,阳气自然提升一分。反过来说,扶助一分阳气,寒气排出越多。这是一个相对的消涨的过程。”你观察很多的病人都是阳虚有寒,很容易给我们造成假象,第一呢,...(展开)

经穴

 针灸治疗“时间性病症”

五腧穴指十二经脉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五个特定穴位,简称五腧。《灵枢·九针十二原》有云:“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