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医脚不是笑话
在临床上,我们常会认为引起头颈部疼痛、活动受限、高血压、眩晕、耳鸣耳聋、甲状腺疾病的原因,主要有椎管狭窄、颈间盘突出、肌肉劳损、血管堵塞以及神经卡压等。但是我们想过没有,这些原因是否真的是造成头颈部疼痛的元凶?它们和头颈部病痛都有哪些表现症状呢?中医针灸里面为什么会有“头项寻列缺,照海膈咽喉”的说法呢?今天的文章里,我讲来谈谈造成头颈痛的其他原因。
文章导读
1、头痛为什么要医脚?
2、什么是生物力线理论?
3、筋膜之间会互相牵扯生物力线之间会互相制约
4、不良姿态心理失衡是疼痛的主要原因
5、总结
头痛为什么要抬脚后跟?
学习过针灸的朋友都知道《肘后方》里面有这样一句话:头面之疾针至阴,腿脚有疾风府寻。我曾经接诊过一名患者,他的头颈部疼痛反复发作,我在给他做检查时,发现他下蹲的时候脚后跟会抬起。这个现象引起了我的注意:为什么头颈痛的人在下蹲时,脚后跟也会抬起?头颈痛和脚后跟有任何关联吗?
这个问题曾经也困扰着我,但当我试着从力线平衡这个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时,一切似乎就迎刃而解了。其实,在足踝,有许多疗头颈病痛的特效穴,比如太冲,足临泣、内庭、悬钟等等。八段锦最后一个动作叫做“脑后七颠百病消” ,就是抱着后脑勺颠脚跟。
人们简单地认为:只要将单块肌肉的功能简单叠加,就可以得出人类动作和稳定时所需要的复杂功能。而托马斯等提出,尽管肌肉可以独立运作,但它总会通过筋膜网对整体的连续性有功能的影响。比如在人体经防腐处理和新鲜尸体解剖中均发现,浅背线中从头到脚趾的肌肉并不是独立断开的,而是连接在一起,就像链条一样,一环接一环。
所以
所以,不仅仅是头痛医脚,还可以医手哦
什么是生物力线理论?
要问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筋膜链理论。
人体总共有639块肌肉,这些肌肉并不是单独存在着的,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曾有一位医学名家打趣地说,人体总共有两块肌肉,前面一块,后面一块。这当然是玩笑之语了,然而,他却在戏言之中说出了与筋膜链理论不谋而合之处。只是相比之下,筋膜链理论更为细致、详尽。我们在比较过程中发现,筋膜链与传统经络的吻合程度是相当高的。毕竟两者似乎都在说同一个东西——人体觉知修复与支持储备系统。这也是力线平衡的基础
我不喜欢有人总是拿着中医的“天人一体观”俯视现代医学的一些东西,但是不得不承认,在“人体”面前,我们不管是看见或是体见的,都可能只是冰山一角,更何况既然两者连思考的理论基础都不一样,即使有重合,我们只应相互借鉴,相互完善,继续维持这种类似“异父不同母的孪生兄弟”的关系,而不是非得证明它俩就是一个爹妈生的。
▼肌筋膜链和生物力线是什关系么?
肌筋膜链是肌肉、韧带及相关软组织按照特定的层次和方向,以筋膜直接相连,或以力学形式间接相连,对维持身体姿态和产生运动起着重要作用的连续体。构成同一肌筋膜链的肌肉、筋膜间具有走向连续性、同层性及直接连接或力学连接的特点,其本质就是力线。
筋膜链理论将人体分为七条链,因而这一理论可以更为系统地解释,为何一个部位的受损会牵连到身体的别处的部位。在接下来的内容里,我将借助后表链的理论来说明,为何头颈部疼痛会牵扯到脚部?
筋膜之间的互相牵扯和生物力线的互相制约
后表链是指从足底筋膜—小腿三头肌—股二头肌短头—腘绳肌—坐骨神经—骶粗隆韧带—竖脊肌—颅顶筋膜的一块肌筋膜链。当其中的任何一块紧张或受损时,都会影响这一条筋膜链。
今天刚刚接诊了一位女顾客,六十多岁的阿姨,自述前额痛,后脑勺痛,脚踝痛,嗜睡。给她松解了一下脚踝,问她感觉如何?答曰头部减轻了许多。又给她松解了一下颈肩后背,问她感觉如何?答曰脚踝缓解了许多。
为什么会这样呢?当位于足底的足底筋膜紧张时,就会拉紧小腿三头肌、腘绳肌腱进而影响到竖脊肌以及颅顶筋膜,因此会使头颈部疼痛。
而如果对足底筋膜、小腿三头肌、腘绳肌进行松解时,对颈痛也会相应地起到较好的疗效。在这一点上,这和中医中的“头痛医脚”就有了异曲同工之妙。同样道理,颅底的帝足穴,也就是传统的风池穴,治疗足跟痛无比灵验。
此外,还有一个更为一个有趣的现象:你可以邀请一个朋友,让他在膝盖伸直的情况下,弯腰碰脚趾。同时,你可在一旁记录他手指与地面的距离。
你可以在他的一只足底旁放置一个网球,缓慢地滚动这个网球两分钟,同时要确保他的五根脚趾的球状部位以及足跟前端所有范围内都被按到。随后换到另外一只脚,重复上述同样的动作。接着,再让他做弯腰碰脚趾的动作。这时,你也许会看到一个戏剧性的效果。
如果你对此感到很好奇,不妨试一试!
不良姿态和心理失衡是疼痛的主要原因
借助上述的这些例子是为了说明:姿势会影响到人体结构,也是引起姿态异常与身体疼痛的主要原因。
▼上交叉综合征
长期保持不正确的姿势,会导致生物力学的不对应。比如,长期保持“圆肩驼背头前引”的上交叉姿态,这会使人的下端颈椎的曲度增大,上端颈椎伸直,这自然会使颈部和肩关节下方软组织的损伤。
▼核心肌群从足底开始
再来说一下我们的核心肌群。所谓的核心肌群,指的是位于腹部前后环绕着身躯,负责保护脊椎稳定的重要肌肉群,腹横肌、骨盆底肌群以及下背肌这一区域。
但如果从筋膜链的角度来看,其实核心肌群从足弓处就应该开始了,因为从前表链、侧链等角度都能看出,足部的受损也会影响到核心肌群。
我们经常说,气的头痛,笑岔气了,说明情志失衡对疼痛也会有很大影响,心理力线不可小觑哦!
总结
就我的治疗经验来说,当一个疼痛患者前来就诊的时候,其实对他的评估和诊断就已经开始了。我通常都会观察病人的姿态、运动模式、运动控制和呼吸模式。
如果他在某个部分表现出了问题,我会首先对他的全身姿态进行纠正,然后分析他的运动模式,并建议患者学会运动控制,同时调整他的呼吸模式。在力线平衡的高级阶段,我们所要做的,仅仅是让患者摆放一个舒适的体位,做一个深呼吸就OK了 。
一般在经过这样的处理后,病人的疼痛都会大幅度减轻或消失。如果疼痛仍旧没有缓解,我们就需要对其附近的肌肉进行处理,比如颈部的肩带肌群和颈椎固有肌群,等等。
总的来说,在处理疼痛的治疗方案时,我们始终要将“姿势的正确性、体态、呼吸”放在为第一位,把对具体部位的松解放在第二位。因为不正确的姿势没有得到调整和处理,就势必会使肌肉重新紧张,从而反复引起疼痛。
今天看到一则新闻,一个小帅哥因为跟女朋友生气,出现中毒现象,五指箕张僵如鸡爪。怒伤肝,肝主筋——心理力线平衡,我们将来会在高级班里面阐述。
给大家出一道思考题:古人认为,昆仑乃地表最高点,可是为什么昆仑穴在脚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