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如果去搜索引擎搜索茅台酒有多少年的历史,通常得到的答案都是醒目的“800年”。但要严格理论地讨论这件事,现在我们所熟知的贵州茅台酒,并没有那么久远。
根据历史记载,赤水河畔最早的酿酒历史见于司马迁的《史记》。公元前130年,西汉使者唐蒙出使夜郎,也就是现在的黔北地区,将此地所产名酒“苟酱酒”带回京城。汉武帝品尝后情不自禁赞其“甘美”。
但是这个记载只能说明赤水河附近是我国酒文化发源地只一,并不能与现在的茅台酒扯上太大的干系。甚至,这只能算赤水河酒文化历史,不能称之为酱香型白酒历史。
因为枸酱酒经考证为仁怀赤水河一代居民用水果和粮食制成的发酵酒,并不是我们今天喝到的蒸馏酒。蒸馏酒是近代才开始流行的。
同样的道理,唐朝杜牧的“牧童遥指杏花村”、东汉曹操的“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等等,都跟我们今天喝的杏花村、杜康关系不大。但也能说明其产地的酒文化发展历史较长。
那茅台酒真正有迹可循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贵州地区山地崎岖,自古交通不便,所以比较缺盐,山西盐商就成了来往贵州的重要角色。奔着“来回不空车,省油”的原则,盐商把茅酒正式带出了贵州地区,并逐渐繁荣。
康熙四十二年,仁怀一代开始村村有酿酒作坊了,也就是在那个时候,茅酒有了固定的产业。
太平天国末期,贵州官民大战在茅台镇附近爆发,石达开捣毁了大量茅台镇的酒坊,眼中阻碍了茅酒的发展进程。
1862年,也就是同治元年,遵义盐商华联辉重新召回酿酒师,建立了成裕烧坊,也就是现在我们常听说的华茅。时隔七年,茅酒的发展又重新开始延续了。
再加上后来的荣太和烧坊与恒兴烧坊,华茅、王茅、赖茅这三脉就形成了茅台镇早期酿酒风格的代表,也就是现在茅台的前身。
1949年末,贵州刚解放,贵州省委仁怀县委根据指示,履行党的工商政策,为保护好茅台镇酒厂的生产设备、保证茅台镇酱酒的持续生产,对“三茅”予以有力的支撑和赞助。
到1953年,贵州省开始对这三家茅酒作坊进行改造,并通过赎买、没收、接管的方式将其合并,国营茅台酒厂就此成立。
自此,茅台酒厂才正式开始了已延续半个多世纪的光辉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