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来访者,看起来活泼外向,表达自如,自我评价在外人面前很开朗、没心没肺,可是他不停地强调“其实我很自卑,真的,特别的自卑”。为什么在已经具备了良好的社会功能后,他还要不停地强调他的自卑感,竭力说服我去相信这个真相?在我表示相信后,他仍旧不满足,觉得我相信的程度还不够。他当时在工作中的确进展困难。于是,他列举出种种不堪,然后雄辩地、甚至巧舌如簧地向我证明他的确非常的自卑。
看着这样似曾相识的场景。我又采取精神分析的“扒童年”,果然,这位来访者幼时缺少父母的关注,独立得很早,跟父母几乎没沟通。
幼年时遭遇的残缺,在记忆中挥之不去,成年后总是希冀回到过去的场景,保持那时候的状态,以期重新修补,重新开始。他的自卑是内心的一种图景、一种意象、一种感觉,是想象层面的自卑。这种意象起到一个生活蓝图的作用,当事人总是按照这个蓝图去规划自己的生活,去指导自己的言行,以及去完成人际间的互动,直到现实变得真的跟该蓝图一致。心理学称之为“强迫性重复”。
我想起多年前,我自己的种种社交恐惧、逃避工作,别人的话仿佛自带刀子,一刀刀割在我身、伤在我心。我无视自己重点大学的学历,觉得自己狗屁不是。即使我学习了即使今天看来也还过得去、对心理学非常有帮助的系统知识,我也觉得自己一窍不通。我只想躲起来。当我被迫工作时,随时感觉到窒息感、受压迫感。
现在回顾来看,我那时在诚心地证明“看吧,我的确有那么糟糕”。我多么希望有人看到糟糕的自己,接受我最坏的状态,同时还是爱我、欣赏我的。
在我读到孙瑞雪的《爱和自由》时,里面提到“无条件的爱”,我有种石破天惊的感觉。我苦苦找寻的,就是那种“无条件的爱”啊。我就想看看,在自己最糟糕的状态中,还有没有人是爱我的,找到那样的爱,我才感觉得到自己的存在。之后,又看到科胡特的“不含敌意的坚决,不含诱惑的深情”,从更深远的角度,阐释了这种无条件的爱。
在小时候,我得到的都是有条件的爱。比如因为我很懂事、很聪明、学习很好、能力很强等,甚至能做出“孔融让梨”般的高尚行为,多抓一把糖给别人,然后得到一句表扬。虽然不喜欢,却不知道怎么反抗。我特别希望自己是一个差生,无所顾忌地干尽坏事。我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很游离。
这真的让人爱无能,无存在感。学心理学的大概都有这样一种起落的心路历程吧,“助人”是从“自助”开始的。所谓对心理学的领悟力、感受力以及天赋,也是从这些切身的感受中来的吧。
我的老师开玩笑说:“心理咨询有时候不是教人变得更好,而是让人变得坏一些。”所谓“坏”,就是“释放”。那些抑郁症、强迫症患者都有着很强的道德感,过于奉献、为别人着想,从而失去对自我的关注,自我的欲望被压抑到潜意识里,压抑、纠结,最终以症状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时候,心理就生病了。弗洛伊德的经典精神分析对此的解释是攻击性向内、代表社会道德规范的“超我”对代表欲望的“本我”的入侵。在《疾病的寓意》一书中,阐述说癌症患者有着很强的自我攻击。
《大话西游》里,月光宝盒可以带人穿越到过去。一次次失败的尝试后,最终,它还是打开了。心理学就是月光宝盒,可以带着你我穿越时空,回到过去的场景,重新经历那些不完美的经历,赋予它新的意义,开启真正属于自己的历程。
文:冯羽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