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电影《念念》中,女主人公育美有着一个不幸福的家庭。
妈妈总是和爸爸发生争执,还会遭到爸爸家暴,好不容易改嫁遇到对的人,却因为难产而死。
受到父母亲的影响,育美一方面极度渴望拥有自己的家庭,一方面又总是担心男朋友会不爱自己,每天都在纠结和痛苦中徘徊。
她变得不敢爱,不相信婚姻,更不愿意生孩子,她害怕成为妈妈那样的女人,结婚后变得歇斯底里;更怕遇到爸爸那样的男人,婚前的誓言变成婚后的破口大骂和拳打脚踢。
她不知道什么是好的,所以要花很多力气踢开那些糟糕的,要碰壁很多年才知道哪条路是对的,把人生过得筋疲力尽。
也许你也有过这样的时候,认为原生家庭带给自己的影响仅存在于前半生,影响的不过是思维、性格:
做事情畏畏缩缩,不自信、害怕失败?
总觉得自己“不够好”,害怕与人交往,孤独自卑?
在感情上屡屡受挫,变得不敢爱,不相信婚姻?
和亲子相处,总是忍不住发火,关系闹得越发僵硬?
……
面对这些问题,你相信向外探索也能去寻找答案,于是你根据别人的成功经验,逼自己改变,可纵使消耗了很多精力和注意力,还是原来的自己。
为什么我们总是无法逃脱这个自己都讨厌的模样呢?
在心理学中,有这样一个理论:我们的亲密关系、婚姻、情感模式往往来自与童年时期与父母之间互动的心理经历。
“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运”,不管我们想不想承认,原生家庭所赋予我们的就像是刻在灵魂深处的烙印,先是影响性格,继而影响生活态度,到最后可能就影响了整个人生。
02
在知乎上曾有一个网友这样形容家庭对自己的影响,印象很深:
当我发现我抱怨的内容,语气,神态和我的家人一模一样的时候,我感到一股寒意从脊背上窜上来,深深地无奈与悲哀,终生难忘。
你的三观和人生格局一直在被你的原生家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当你意识到的时候,那些影响早已深入骨髓。而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父母不光影响了我们这一代,也影响了我们下一代。
如果父母展现给孩子的,是温柔的世界,美丽的星空,善良的人群,那等他长大的时候,就有足够的胸怀忍受各种无趣的生活。
如果父母展现给孩子的,是世俗的生活,灰暗的黑夜,残忍的同伴,那等他长大的时候,就会选择性忽视掉世界的美与善。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尝试挣脱原生家庭对我们的束缚,可为什么就是摆脱不了?
根据心理学的催眠理论得知,每个人都存在两种心智,一种是语言心智,即意识;另一种是非语言心智,即潜意识。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实际上是一个催眠的过程,除了语言上的催眠,还有非语言上的催眠。
在孩童时期,我们主要处于非语言心智中,父母对我们的影响也主要作用我们的潜意识。而潜意识占据人的自我意识的95%,单靠语言的力量很难被改变,因为我们头脑上的“知道”,跟身体、潜意识的的“知道”,是完全不一样的效果。如果只让头脑“知道”,不让潜意识“知道”,我们就很难改掉从父母身上学到的负面模式。
如果你不能改变从父母身上学到的负面模式,在成为父母后,会不由自主地在情绪、行为上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让孩子重蹈覆辙自己所遭受的原生家庭问题。
03
我们永远无法选择生于什么样的世界,但是成年后的我们都有权利,也更有能力去选择成为一个怎样的自己,和一个怎样的父母。
原生家庭欠你的,你要自己赢回来。童年时期受的伤,你要自己去疗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