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经历,真的会决定一个人的未来吗?
父母婚姻失败,孩子还能拥有幸福婚姻吗?
到底是什么,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高度?
今天介绍的这本“个体心理学”的代表作,可以回答你的这些问题——
《自卑与超越》作者阿德勒,曾在弗洛伊德门下学习了9年。但他们并不是相亲相爱的师徒,而是相爱相杀的竞争对手。
因为无法忍受弗洛伊德把任何东西都跟“性冲动”联系起来,阿德勒自立门户,创立了“个体心理学”。可以说,这是一个“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故事。
1. 弗洛伊德特别强调童年经历对人的决定作用,但阿德勒却提出:每个人都可以通过创造性地解读自己的经历,去改变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而改变命运。
2. 这就回答了开头的几个问题:不幸的经历,并不会决定人生。一个人既可以因此自暴自弃,也可能从此奋发图强。对经历不同的解读方式,会给人带来不同的命运。
这也给家长和老师们提了个醒:不是遗传或者经历在决定孩子的能力,真正束缚一个人能力的,是他自己的思想。
3. 这本书之所以叫《自卑与超越》,是因为阿德勒把“自卑感”看做心理学的核心概念,认为:自卑感是人类文化的基础。正是有了自卑感,才驱动我们提升自己,实现超越。
4. 你可能觉得,只有看起来胆小、懦弱的人才会感到自卑。其实不对。自卑感人人都有,只是表现形式不同。你身边可能有这样一类人:说话做事不容置疑,哪怕是小的反对意见,也会立刻翻脸。这其实就是他们在用表面的强势,来伪装内心的自卑。
5. 我们常常有个误区,认为自卑感是不好的情感,是个贬义词。恰恰相反。在个体心理学看来:自卑感是促进人类进步的动力,是人类文化的基础。为啥呢?因为自卑的背后,是人对自身状态的不满,正是基于这种不满,人才会做出各种改变现状的努力,从而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进步的动力。
6. 要注意的是:在学术上,“自卑感”和“自卑情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自卑感是促进人进步的动力;自卑情结则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这些人往往逃避真正的问题,在一些不重要的小事上寻找优越感。
比如一些缺乏父母关心的青少年,不选择和父母沟通,而是用作对的方式,比如夜不归宿、小偷小摸等默默对抗。所以说,自卑感人人都有,自卑情结才是我们要克服的。
7. 除了“自卑感”以外,还有一种人人都有的心态,叫“优越感”。自卑感像背后提供推力的发动机,优越感像在前面牵引的火车头,二者共同提供了超越自我的动力。
比如,很多医生小时候经历过亲人的离世,所以他们就有一种自卑感,认为人生不安全;又会努力成为医生,通过跟死亡对抗来实现自己的优越感。
8. 过去,我们矫正人的行为,或者治病,是从行为本身入手,单纯消除病症。但阿德勒认为这是不对的:人的所有行为,哪怕是生理行为,都有明确目的。所以,改变一个人的行为,要先找到这个行为产生的目的。
比如,一位病人长期头疼,多种方法都难以治愈,深入调查才发现,他把头疼当成了逃避问题的手段:只要头疼,就能让同事帮忙写报告、见用户,把责任甩给其他人,头疼反而变成了一笔财富。如果不明白这个,什么药都治不好他的病。
9. 那个体和社会是什么关系呢?在阿德勒看来:个体是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个体的超越为社会提供了进步的动力。这给我们思考人生意义,提供了个思路:孤立地看,一个人的人生就毫无意义;只有将自己融入到更大的价值体系中去,人生的价值才会在获得凸显。
最后,让我们记住这本书中的金句:
过往经历,并不决定一个人的人生。我们都可以通过创造性地解读自己的经历,去改变行为,进而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