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建议大家想一想盈利的事情,也就是怎样才能不亏钱,这才能使企业进入持续生长的状态。”贝贝网CEO张良伦在2016中国母婴企业家领袖峰会上的这一表态,再次把母婴电商烧钱和难以盈利的痛点抛到了台前。
经历了2015年到2016上半年全行业的大规模融资后,众多母婴电商走到了C轮甚至D轮融资,但是在盈利难题下,未来母婴电商还能依赖融资生存吗?
电商战略分析师李成东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资本寒冬到来之后,大部分电商的融资更加困难,未来只能考虑从自身盈利下手,没有自我生存能力的电商很容易被淘汰出局。
2017年如何不亏钱?
事实上,中国母婴电商并不缺市场,仅2015年,中国母婴用品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2194亿元,相比2014年增长39.9%。同时,中国正面临用户消费行为进一步升级,以及全面二孩等利好政策的落地,根据易观的预测,2016年中国母婴用品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到3020亿元。
李成东认为,母婴电商亏损的原因包括两点,一是毛利太低,二是成本费用高。“毛利低就容易亏损,另外母婴电商太多了,竞争非常激烈,导致企业在人才、流量、供应链等方面的成本费用上涨,毛利低、费用高自然很难盈利。”
张良伦表示,贝贝网原计划从2017年1月份开始追求盈利,但是公司去年下半年对母婴电商行业进行复盘之后,决定从7月份开始就开始追求公司的盈利,经历三个月的公司模型优化后,开始实现盈利。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张良伦表示,母婴电商的盈利是从一个好的商业模式开始的,贝贝网的商业模式就是尽量把精力放在高毛利的品类上,“贝贝网的非标商品占比85%,这些都有丰厚的毛利,以服装为例,可以为贝贝网带来15%的佣金,所以在同等的销售规模下,利润更高。”
另外,张良伦告诉记者,标准化的产品,类似于奶粉、纸尿裤则是贝贝网目前唯一不能盈利的品类。
李成东向记者指出,贝贝网本身用户黏性足够,在没有更多流量营销费用的情况下,很容易实现盈利;另外,贝贝网是平台运营模式,以扣佣金为主,而不是自营模式。“大部分自营模式的母婴电商都不赚钱,平台模式的母婴电商还能赚钱。”
资本寒冬还能依赖融资吗?
2015年1月,贝贝网完成C轮1亿美元融资;3月,辣妈帮获C轮1亿美元融资;5月,麦乐购获得B轮5000万美元融资;7月,宝宝树获得聚美优品2.5亿美元领投打造母婴电商;9月,蜜芽获得D轮百度领投1.5亿美元融资。2016年6月,贝贝网又获得D轮1亿美元融资。
2015年以来,多家母婴电商企业获得了至少一轮新的融资,背后既折射出资本对其青睐有加,也反映出不少问题,关于母婴电商烧钱的争论从来没有终止,特别是很多企业融资已经进行到C轮、D轮,但盈利之路依然遥远。
特别是针对母婴电商烧钱的问题,蜜芽CEO刘楠表示,资本砸钱往母婴行业投的高峰是在2015年到2016年上半年,如今资本的红利已经过去,如果一家母婴电商企业在2014年、2015年时就乱烧钱,现在可能已经死掉了。
李成东向记者表示,过去几年,倒闭的母婴电商非常多,现在资本寒冬到来之后,大部分电商的融资更加困难,只能考虑从自身盈利下手,而没有自我生存能力就很难再有机会。
“很多母婴电商都已经完成了C轮、D轮融资,如果还在讲故事,还在想着怎么吸引投资人那就是耍流氓。” 张良伦的观点则表达得更为直接,他认为,目前母婴电商已经引入了很多投资人的资源进来,是时候应该考虑如何让投资人变现以及如何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实现下一步持续的发展。
事实上,关于母婴电商如何生存、如何可持续地发展下去已经成为行业共同思考的问题。“物美价廉的初衷是为了生存,是一种无奈的下策,这样竞争的模式已经使母婴行业走入了死胡同,亟需建立一种可以持续发展的思维观念。”葫芦堡董事长兼CEO林创举说。
“未来不管是平台还是品牌商,越想依赖资本,资本就越会抛弃你。”张良伦认为,虽然面临资本寒冬,但是只要能把商业模式做好,业务、数据足够夯实,同样不用担心融资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