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天地不仁,造化弄人

那一天天气很好

原创:潘顾亭林 头条号:胡侃文字

一个普通人,动不动就思考灵魂三连问——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儿去——多半会被认为有毛病。可在某些时候,这样无意义的拷问又很重要,因为若没答案,连苟且的动力也没有。

这几天因为一些变故,我有些迷失。我问自己,人生下来干嘛呢?

人生的几十年里,不断地再见、告别、永别,最后自己也归于尘土。就像《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最终知道,人生只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既然结局是一个“无牵挂”,又何必在世间走这一遭。

我甚至觉得,佛教的见解很有道理。人生是苦,还有比人间更好的好几个世界,而这里的一切不过是虚幻,只是前往其他几个世界的必经阶梯。

但对那些丝毫不向往更好世界的人而言,佛教的这些说法也没什么吸引力。来到世间,还是显得有些多余。

换一种角度,像儒家所说,这个世界并非虚幻,而是本来美好,人这一辈子,最重要的意义就是恢复本来就有的美好,不但不忘初心,还要回归初心。但最终还是消散在天壤之间。

既然如此,恢复与不恢复也不重要,人生折腾来折腾去,还是回到原点。就算这个原点是完美的,又有什么意义呢?

再换一种角度,像道家说的,虚无。

既然虚无,何必要“有”?一直虚无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要从有变成无,或者从无变成有?

这样看来,佛教也好,儒家也罢,道家也成,都显得人生是多此一举。

佛教:在人间受苦,变得更好。

儒家:在人间折腾,变得和以前一样。

道家:在人间游戏,变得什么都没有。

在人间,真是多此一举!

而之所以多此一举,原来是被动的不得已。因为是否来到人间,并没有选择权。不管你愿意还是不愿意,就是来了。

这才是天地不仁,造化弄人。

佛教、儒家、道家,以及所有光耀千古的人类智慧,之所以伟大,正是在于他们各自从自己的角度告诉你如何应对这个被动而来的人生

这就与最近读到的一段朱熹夹叙夹议的骂佛教的古文有关系了。

或问:朝闻夕死,得无近于释氏之说乎?

曰:吾之所谓道者,固非彼之所谓道矣。且圣人之意,又特主于闻道之重,而非若彼之恃此以死也。

曰:何也?

曰:吾之所谓道者,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当然之实理也。彼之所谓道,则以此为幻为妄而绝灭之,以求其所谓清净寂灭者也。人事当然之实理,乃人之所以为人而不可以不闻者,故朝闻之而夕死亦可以无憾。若彼之所谓清净寂灭者,则初无所效于人生之日用,其急于闻之者,特惧夫死之将至而欲倚是以敌之耳。是以为吾之说者,行法俟命,而不求知死。为彼之说者,坐亡立脱,变见万端,而卒无补于世教之万分也。故程子于此,专以为实见义理重于生,与夫知所以为人者为说,其旨亦深切矣。

——刘源渌《近思续录》卷十三

我把这段文字简单的白话试译如下:

有人问朱子:一旦知道了人生道理就算很快死去也没遗憾,这样的说法难道不是和佛教的说法相近吗?

朱子回答说:我们所说的人生道理,当然不是佛教说的道理。而且孔子这句话的意思,重点在懂得人生道理,而不是像佛教那样凭着生死之说而不畏生死。

这个人又问:这是什么意思?

朱子说:我们所说的人生道理,不是单纯的生死,而是日常实实在在的人生。而佛教所谓的人生道理,却认为这些人生日常都是虚幻,因而杜绝摒弃,以便让自己达到清净智慧。真实的人生日常,其实是人之所以为人而不能不了解的,所以说,一旦了解了这些就算很快死去也能没有做为人的遗憾。佛教说的什么清净智慧,一点都帮不上实实在在的日常,它之所以这么认为,主要是恐惧生死的到来,借这样的说法应对而已。所以,尊信我们这个看法的,过日子待命运,并不求看透生死;尊信佛教那个说法的,什么都不干希望解脱,各种修为,最终还是改变不了一点实际情况。因此程伊川先生在这方面,专门强调了解人生日常的真实比看透生死重要,他只是说要知道人为什么为人,他这样讲,大概也有着深切的寄意。

人被动的来到世间要干嘛?意义何在?

人来到世间的唯一意义就是做个人。也就是“人之所以为人”。如果眼前的一切都是虚幻,人就不是人了;如果眼前一切都是虚无,人就无所谓人了。

这话太空洞。

人生并不空洞。

人生中有无数的事。有角色,有情绪,有情感,有牵连,这无数的事就是日常,即所谓的“日用之间”、“世教”。这些实实在在的经历,就是“日用之实理”。

懂得人生由无数日常拼成,这些日常又是真实的,真实的日常各自有它的轨迹,便是懂得了人之所以为人的道理,人在这个世间的意义、方向。

人生只是应对日常的各种事而已。而无论这件事是好是坏,是计划之中还是意料之外,是让人欣喜还是让人悲伤,只能应对,尽可能应对的得体。

好的人生(善)就是日常各种事应对的到位,不偏不倚;不好的人生(恶)就是日常各种事应对的很差,不是不够就是过了,自以为是,其实不是。

人的志向,就是面对各种事时都能合理的能力,并尽量这样去做。

至于生死,那是没有选择权的,是“天命”——老天的命令。

朝闻道夕死可矣。一旦领会了这一人生道理——每件事都能合理应对——就算很快死去,也并不枉为人一世。

“程子于此,专以为实见义理重于生,与夫知所以为人者为说,其旨亦深切矣”。

“实见义理重于生”“知所以为人者”,这简单的几个字,其实却是:明白了人来到世间未必是你情我愿,而很可能被迫为人;但既已为人,便要知道所以为人的含义是什么,它比生死还重要。

这或许是脑海里追究过无数次“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而费尽心思得出的最终结论。它当然是深切且饱含感情的。

想想太宰治那句名言: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内里有多少千回百转。

因此,不管人生如何,也只好“是以为吾之说者,行法俟命,而不求知死”。

附录:

按,朱子《或问》这一段,其实也算理学家的老生常谈。以前每读类似的文字,都没什么亲切的理解,但近来因为一些经历,忽然觉得朱子这段话看似平常,却说得很到位。其实就像普通朋友聊天,说得既不高深,也不华丽,就是告诉你一个好似我们都不奇怪的观点,而这个观点实际上正是他们深思熟虑、不知道心里排演过多少回的结论。当这样再看这段普通的理学家语录,才更能体会这个人生话题有多么的亲近。

因为此时此刻的心境,我的解读是,儒家也懂得人生是没有选择的被动,只是他们面对的态度,不像佛教或道家那么悲观。其实,这三家可能都觉得人生没得选,但怎么继续“既然没得选”却各有主张,我个人还是更偏爱儒家和程朱的说法。

人生就是这么无聊,就是无数事的拼图,可我不能不去做一个人,哪怕一件事突然到来让人措手不及,也只能尽量应对,尽力合理,承担、面对,问心无愧,大概只有“行法俟命”而已。因为没得选。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天地不仁,造化弄人  造化  造化词条  天地  天地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