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行业数据预计,2020 年我国童装市场规模或将超过2000 亿,而《2016CBME中国孕婴童消费市场调查报告》显示,40.4% 的零售商已开发或计划开发童装自有品牌。
在海澜之家之前,已有多个品牌如安踏、李宁、太平鸟、森马等以投资或自创品牌的方式进入童装市场。2017年,海澜之家全资子公司海澜投资以6.60亿元,受让英氏婴童用品有限公司44.0039%股权。交易完成后,海澜投资将成为英氏婴童的第二大股东。婴童市场虽然竞争激烈,但却缺乏集中度和品牌的强烈认同感,海澜之家通过入股一个成熟的品牌来打开这个市场,可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016 年,“YEEHOO 英氏”品牌荣获中国服装协会第四届“中国十大童装品牌”称号。2017 年天猫双十一英氏实现销售额破亿,位列婴童板块第四。在今年双十一破亿的童装品牌中,已经没有了英氏的身影。
根据光大证券数据显示,2016 年英氏收入与净利分别为 7.22 亿元、3534.75 万元。2017 年 1~8 月收入 3.72 亿元、净利 681.11 万元(为重组前业绩),截止 2017 年 8 月 31 日,英氏婴童的总资产为 6.39 亿元,净资产为 3.48 亿元。英氏承诺 2018~2020 年净利 1.2、1.44、1.73 亿元,对应 2019~2020 年净利增速分别为 20%、20%。
英氏婴童是一家集设计、研发、销售高品质婴儿用品以及代理国内外多家知名母婴用品品牌于一体的公司。创立于1995年,旗下拥有自创品牌“YEEHOO英氏”、“PEEKABOO皮卡泡泡”,同时代理英国婴儿推车及家居品牌“SILVERCROSS银十字宝贝”、英国母婴用品品牌“新安怡”、挪威婴童用品及家具品牌“STOKKE思多嘉儿”等。其中主品牌“英氏”定位中高端,处于国内婴童市场第一梯队,产品以服饰为主,涵盖车床用品、配饰、鞋袜、玩具用品等,具有功能性强、质量高、品类齐全的特点。渠道主要以一二线城市主流商场以及电商为主,以直营运作模式为主,线下直营和电商业务贡献收入70%,其中,电商收入约占英氏总收入比重约一半;线下拥有约300家直营店,收入占比约为30-40%左右,100多个加盟商。
从今年的发展来看,英氏面临最强劲的对手是mini balabala,从min ibalabala这两年迅猛的发展态势可见一斑,mini balaba 主要提供0—4岁的婴童用品及服饰品牌,同样是做婴幼儿服饰的英氏,相比之下,mini balabala的性价比更高,英氏的高价位确实不是所有新手妈妈都能接受的。此外,mini 巴拉巴拉因为母公司高度成熟的供应链、设计、渠道等优势,其发展壮大之路顺风顺水,很大程度上抢食了英氏童装的市场份额。
英氏是否已经海澜之家囊中之物,其童装版图扩张能否一路顺畅?
从英氏之前的运营情况看,公司主体以英氏主品牌贡献业绩为主,代理品牌销售贡献不大,但费用投入较多,对整体净利率水平有所拖累。后期经集团资源整合后,重心将回归主品牌发展,并借力海澜渠道资源持续推进直营体系建设,提升盈利水平;同时,英氏大股东年内预计有望完成其他婴幼童资源整合。
海澜之家表示:对英氏婴童的收购是受“全面二孩”政策的影响,婴幼儿消费市场空间和发展潜力巨大。为了抓住“消费升级”和“互联网+”环境下,年轻父母对中高端婴幼童产品的消费需求,把握婴童市场快速增长的发展机遇,增加新的利润增长点。
一方面,2017年8月披露的半年报显示,海澜之家账上现金超70亿元,收入逼近100亿元。作为本土第一男装品牌,海澜之家具有强大的现金流和丰富的渠道资源,可为英氏提供较大支持。
新零售是海澜之家在渠道上的重点。2017年上半年,海澜之家在天猫男装排名第二。旗下近千家门店已实现天猫全渠道打通,全渠道成交占比已超过10%,随着与天猫战略合作之后的大规模推进,全渠道落地和占比将进一步攀升。届时旗下5000家线下门店将全面升级为新零售“智慧门店”,开创全新商业格局。
另一方面,去年海澜之家大手笔入股英氏,男人的衣柜进军童装引得不少关注,海澜之家发布公告显示:2018-2020年有望实现,英氏承诺的净利润1.2/1.44/1.73 亿元,实现年均20%的增长目标。据知情人士爆料,2018年达到1.2亿净利润几乎不可能,海澜之家很聪明,投资收购英氏婴童股份的时候,看到英氏婴童的业绩和利润非常不稳定,海澜之家跟英氏婴童背后的云月基金签了对赌协议,如果利润承诺完不成,海澜之家可以全资收购英氏婴童。
婴童市场行业集中度不高,竞争格局较为分散。根据Euromonitor统计数据,国内童装行业前十大品牌综合市占率仅为12.2%,巴拉巴拉市占率5%,排名第一,其余品牌市占率均不超过1%,竞争环境较为宽松,具备一定品牌优势的领先企业仍可充分享受行业增长的红利。高端市场确实是童装的一大风口,但想要做大做强,天时地利人和一样都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