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学习初中化学最早接触的两个概念。“物理变化”是指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化学变化”是变化时有其它物质生成的变化。
教材在讲述这两个概念时,并没有一开始就提出概念。在接触这两个概念之前,大多数学生对“物质”,“变化”等认识还比较肤浅;因此教材用两个自然段的介绍加上四个实验演示,首先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然后再通过比较具体的变化,提出概念;接着又举了几个例子做进一步的说明。即便如此,还是有学生在通过以上过程学习后,不能对实例进行有效分析,无法正确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那么,理解这两个概念的难点或者说要点在哪呢?
一,对变化的认识不够深刻。
初三学生对物质的运动变化有一定的认识。在物理课里就接触到物体运动,如:匀速直线运动等;在生物课上认识到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等;在地理课里也了解到天体日月运动。实际上,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即使相对静止的物体也发生运动变化。运动的形式多种多样,不同学科研究物体运动形式不尽相同。学科间的区别在于研究的对象不同,研究的内容也不相同。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都是物质运动变化的一种方式而已;并且与复杂的自然运动变化比起来,这两种变化比较简单。自然运动变化往往包含多种复杂的运动变化形式。如:生物体的生长发育、繁殖、死亡过程中就交织着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等等。因此,在运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区分不同变化时,要看主要发生的变化是什么。
二,对“物质”,“物体”认识不清。
化学学科对初三学生而言是一门新学科。他们对化学研究的对象“物质”,与物理学科中经常谈及的“物体”还容易混淆。容易将(同一物质形成的)不同物体看成是不同的物质。如,铁丝和铁锅,虽然是不同的物体,但是都是由铁形成的,在化学上,将它们都看成是“铁”这种物质。同种物质的形状大小可以不同,状态也可以不同。
因此,在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时,首先要破除“物体”就是“物质”的认识。一些同学理解出现偏差,就是混淆了“物质”和“物体”。显然,“物质”比“物体”更抽象,学生开始理解会感到有一点困难。为了克服这个困难,多举例说明,逐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很有必要。
提问1:有气体生成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答:不一定。
发生化学变化时,往往伴随颜色改变、产生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但是,反过来,发生这些变化现象并不意味着生成了新物质。例如,升华过程中物体从固态变成气态,物质本身并没有改变,即:没有新物质生成。
提问2:爆炸过程中一定会发生化学变化,是吗?
答:爆炸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象鞭炮点燃爆炸,火药燃烧爆炸,燃气泄露引起爆炸等都发生了化学变化。在上述爆炸过程中都有新物质产生。
但是,象高压锅爆炸,主要是由于锅内气体受热压强增大导致发生的。在这一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
提问3:核反应(包括核聚变和核裂变)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在核反应中,涉及到的变化是原子核的变化,不是物质的变化。谈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前提是“物质”。
练习:下列诗词或成语中,哪些描写涉及到物理变化,哪些涉及到化学变化?
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2.千锤万凿出深山。
3.烈火焚烧若等闲。
4.粉身碎骨浑不怕。
5.要留清白在人间。
6.只要功夫真,铁棒磨成针。
7.蜡烛成灰泪始干。
8.水滴石穿。
9.百炼成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