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你每天都在用的目标管理,其实都用错了~

订年度目标,然后分解到月,再分解到周、日、个人,甚至时段……人人有目标,然后还原这些目标,管理就达成了!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目标管理的危害

当然,我这里说的目标管理的危害,指的是目前绝大多数服装零售企业目标管理的危害,而不是目标管理本身的危害。

常规目标管理的制定方法是,根据去年的实际销售情况,来制定下一年的年度目标,然后再根据去年每月的销售占比(多家店铺的“大数据”综合考虑),再结合下一年度的月份特点,比如春节等重要节假日所在的月份是否有变化,制定月度目标

这样的方式看似十分科学,尤其是很多大公司的职业经理人特别喜欢这样做,老板也喜欢“有计划”、“有目标”的经理。然而,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员工往往因为目标的问题而抱怨声声,因为目标的问题而情绪受到影响,甚至一些优秀的员工因为目标的问题而离职……

甚至,有不少企业,都会在上一年实际完成的业绩基础上,再上调10-15%作为店铺目标。老板总希望业绩每年都有所递增,但实际上业绩总会有到达顶峰的一天,而在历史最高业绩的那一年,员工并没有拿到与业绩和利润相匹配的工资,但老板与员工的利益没有成正比的时候,矛盾就出现了,问题就出现了。

目标的本质

老板和管理者以为,店铺销售目标是必须达成的,就是“目标”本身。

而在员工眼里,“目标”根本就不是目标,而是计算工资的参照数据。

而事实上,“目标”确实不是目标,因为你制定的目标跟实际的结果之间,没有任何规律可言。你有100家店铺,可能从达成60%-200%的都有,达成率十分混乱。也就是说,最终实际的业绩与你制定的目标之间,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

有一些店铺,你把目标上调一些,完成率仍然差不多(业绩提升了);反过来,有些店铺已经到了即使你把目标下调,其完成率也不会提升(业绩下降了)。我说的都是完成率!也就是说,一些店铺你不论目标的高低,实际的完成业绩都会很好;另外一些店铺不论你目标定多少,完成的都不好。这很重要的原因,都是过去长期的目标制定带来的影响。

有老板和管理者眼里,目标就是目标,就是要完成甚至超标的;在店长和导购眼里,目标是计算工资的参照数据。双方对目标的理解和认知都不同,自然矛盾就出现了,大家又怎么可能会同频呢?

从MBO到OKR

目标管理法最早由管理大师德鲁克提出——MBO(Management  by  objectives)。而OKR即Objectives ane Key Results,意思是目标与关键成果法。应该说,OKR是MBO的升级版本。

OKR始于英特尔,被谷歌发扬光大。谷歌的做法,与我们国内服装零售行业的做法刚好相反——逆向汇总。每个人制定OKR,然后汇成部门OKR,最后形成公司的OKR。

也就是说,我们过去常规的做法,先制定年度目标,然后分解到每月、每天、每人,这样的做法并不够科学,因为月份、日,可不是过去任何数据可以直接参照的,每天、每月都有其不同的特点。

所以,那些先制定年度目标,然后再分解到每个月的看似有计划和做法,其实一点也不科学,过程中出现的种情绪问题,都是因为这样的方法。何不学学谷歌,每月制定目标,然后12个月的总目标不就是年度目标了吗?

这样即时性的制定目标,能够更准确的了解下个月的团队状况、货品状况、客观因素等影响业绩的因素,对于管理者与执行者,都更科学、更精准。

赶紧调整一下你的目标管理方法吧,你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天都  天都词条  目标管理  目标管理词条  在用  在用词条  其实  其实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