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人生危机、1/4危机和“下半生危机”

人生的四个危机

任何人的人生都有可能经历危机,其中四个时段最容易出现危机

一是定位危机。发生在刚从学校毕业时。面对眼花缭乱的职业和岗位,不知道如何选择。

二是升职危机。大约在三十而立的年龄段。因为升职总是少数人,大部分人不能万事如意,由此出现不满和失意。

三是方向危机。大约在四十不惑的年龄段。特别是中年改行、转业等种种问题。

四是饭碗危机。大约在五十知天命的年龄段。市场经济并不会给老年人职业生涯以特别的恩惠。

的确,这四个年龄段的确容易出现这些危机。如何度过?就是把第一个危机:定位危机中的“定位”,贯穿于人生的整个过程。

第一个阶段出现定位危机,是我们进入职场前,对于进入不同的职场,会有不同的定位。比如有的想进入行政事业单位,成为公务员、事业干部;有的想进入外企、国企、私企;有的想自主创业。大家可能会因为这些方面的定位而纠结、犹豫、徘徊,这需要定位。

第二个阶段升职危机中,是我们身在职场中,升不升职、如何升职、升职到什么高度,都存在一个定位的问题。如果对于升职没有追求,那似乎也不对,但追求过高,可能也不现实。因为职场的官位也就是一个金字塔,大多数人是在塔基的,在塔上面的是少数,越到上面越少。所以我们也得对升职做一个切合实际的定位。

第三个阶段方向危机中,是我们需要职转换场时,该如何转换,向哪里转换,也需要定位。比如在一个企业跳不跳槽?军人回到地方是要工作,还是要货币安置、自主创业?这些都需要定位。

第四个阶段的饭碗危机中,是接近离开职场时,这也需要定位。因为人们往往到了五十知天命的年龄,心态就开始渐渐退休了。此时是否有饭碗危机?主要是看对“饭碗”的定位。大多数人多有工资、保险,基本温饱应该不是问题。严格意义上讲,这个危机只出现在对“饭碗定位”高的人。

如此,给我们的人生安上GPS,不同阶段进行不同的定位。只要在人生的GPS上设定好自己的目的地,规划好路径,就可以很好地为我们的人生导航。

13个迹象表明:你正在遭遇1/4人生危机

如果你现在二三十岁,你可能正处于人生低谷期,对自己的身份感到困惑、目标被误导、转型又无望,经历着诸多的考验。你大概会觉得迷茫、焦虑又恐慌。引起这个感觉的怪物就是“四分之一人生危机”,而且对许多年轻人来说,它都是非常真实的。

如果你出现以下几个症状,就说明你在经历人生四分之一危机

1、早上你准备去上班的时候,你盯着你的猫咪说,“啊!要是我能过你这样的日子就好了。”

2、“什么时候生活会变得像我以为的那样?”是你每天都会问自己的问题。

3、你经常在百度例查找“人生危机”一类文章。

4、你又因为清洗浴室以及在合适的时间里回家的问题跟妈妈吵起来了。

5、想象一下15年后的自己做着现在老板从事的工作会想吐。

6、你每个月的日常开支比收入还要多,你才开始明白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7、你同自己的爱人和/或室友吵起来了,听起来就像你过去跟父母吵架那样严重,你发誓自己从未那样(跟爱人和/或室友吵过),但你就是这样做了。

8、在过去的四年里,你搬了六次家。

9、你狂买名牌货试图掩饰自己的颓丧。

10、你清楚地知道自己面前的两条路。一条指向舒适的人生,一条通往风险重重的人生。然而,每一条路,你都不确定自己是否准备妥当,是否走对了方向。

11、工作的时候你最怕听到的话是,“恭喜,你升职了。”

12、你不知道去哪里寻找答案。

13、你有99.7%的把握,来一场公路旅行会让一切都好起来。

 

中年人的“下半生危机

中年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下半生危机”:工作失去乐趣,生活满腹牢骚。因此,你必须认清自己的优势和价值观,提前为下半生做好准备。其实,决定人生长跑有7个定律,认识并了解他有利于度过“下半生危机”。

1.迷茫定律

在人类历史里,大部分人一生下来就注定要干什么工作,农民的儿子就是农民,木匠的儿子就是木匠;现在,人越来越自由,可以追求自己喜欢的事。

遗憾的是,只有极少数人很早就清楚自己的坐标。数学家、音乐家通常在四五岁时就已经定型,医生通常在十几岁时就决定当医生了。

而大部分人,在25岁之前都不知道自己将来要干什么。这个时候,最重要的是认清自己的优势、做事方式和价值观,然后再找到自己的社会坐标。

2.贡献定律

很多人都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却不明白“应该做什么”。这个问题非常考验一个人的权衡能力,不是脑子一热就能解决的。

你喜欢跳舞,想成为世界上最好的芭蕾舞艺术家,于是你没日没夜练习,鞋子磨穿脚磨烂,可是,大概率下,你可能还是只能在大学毕业的舞台上跳上一曲,想上市一级的舞台,都够呛。

你想要从政,经世济民,富国强兵,于是你拼命地看书,学习政治,争取考上北大,然后毕业从政。可是大概率下,第一个条件——北大——你就满足不了,怎么办?

由着自己性子,做自己想做的事,不意味着实现自我价值。想要成功,既要考虑你的个性,还要取得应有的贡献,做出“能看的见”的成就。这些成就最好可以用数字衡量,而且是你跳一跳能够得着的。

美国哈里·杜鲁门缔造了二战后的世界格局。但很少有人知道,他起初对外交毫无兴趣,只想把精力专注在国内事务上,直到波茨坦会议上他跟丘吉尔、斯大林坐在一起,才认识到外交的重要性。紧接着他找了两个顾问,几个月内就成为外交专家,签署挽救西欧的马歇尔计划,做出重建日本的决策。

 

3.个性定律

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是“既定事实”,你可以修正它,却不可能扭转它。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我们学做事的个性其实分为两种:倾听型和阅读型。倾听型的特点是反应快,擅长即兴演讲;阅读型擅长深思熟虑,习惯提前做功课。

艾森豪威尔担任盟军在欧洲的总司令时,答记者问的时候出口成章,非常受媒体追捧。因为他每次开发布会前都要求下属,以书面形式将记者的问题收集起来。

后来,他效仿罗斯福即兴回答,没想到词不达意,经常受到记者的嘲笑。显然,艾森豪威尔并不知道自己善于阅读,而不善于倾听。

十个人中只有一个是左撇子,而倾听型和阅读型的人接近一半对一半。如果你发现自己不适合当面跟人唇枪舌战,可能只是因为你是阅读型。

 

4.价值观定律

价值观是检验一切的最终标准。最简单判断方法是,你每天早起对着镜子的时候问自己:我想看到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们的天赋和做事习惯很少发生冲突,但价值观不是。有些工作,你做的非常出色,却不一定符合你的价值体系。你可能会觉得,这没什么了不起,不是自己可以毕生追求的事业。

一位非常有才华的朋友,跳槽到新公司,负责人事方面的工作,职位晋升一等,待遇很不错,可她过得却不开心。因为在她的价值体系里,公司用人应该以内部培养为主,重要岗位空缺的时候,首先应该在公司内部提拔;而新公司喜欢“空降兵”,说是为了补充新鲜血液。

表面看,她与公司的矛盾是选人用人政策的矛盾,实际上却是她跟公司在组织与员工的关系,组织对员工发展应该承担什么责任等方面产生了分歧。最后,她不得不递交了辞呈。

对企业来说,当短期利益不符合长远发展目标,是偏向短期利益,还是长远发展?如果公司业绩不行,应该渐进式创新,还是大刀阔斧地改革?

实际上,这也不是简单的经营问题,而是企业功能与管理责任在价值观上的冲突。

 

5.人际定律

无论老板、上司还是普通同事,都有权利按照他们喜欢的工作方式工作。职场里,每个人都要学会承担沟通的责任。

同事之间交流,大多数的冲突都是同一个原因:你不知道对方如何工作,对方希望取得什么样的成绩。一是你没有问过,二是也没有人告诉你这些。

如果你的老板善于阅读,我建议你最好给他书面报告;如果你的同事善于倾听,你最好当面跟他讨论。

同理,你应该告诉经常往来的同事,自己的做事习惯、优势、价值观是什么。

一个负责市场营销的副总裁,可能是做销售出身的,对销售的事情一清二楚,但对促销、定价、广告、包装就一无所知,因为她从来没做过这些事情。

那么,做这些事情的人,就有责任帮助副总裁了解他们正在做的事、这么做的原因、方法和预期结果。

 

6.机会定律

每个人都有自己所属的位置。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大公司,就像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当老板。

在BAT做得非常出色的人才,到了小公司可能施展不开手脚,这样的例子非常多;同样,很多在小公司业绩出色的人,一到大公司就如同石沉大海,默默无闻。

有些人适合当顾问,做不了老板,因为他不能承担决策的责任和压力;有些老板需要顾问迫使自己思考,才能做出决策,并根据决策采取迅速、果断的行动。

成功是水到渠成的事,不是计划出来的。面临新的任务、机遇和工作机会的时候,你应该清楚知道自己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了解自己的个性、工作方式和价值观,并做好随时抓住机会的准备。

 

7.第二职业定律

人生一场长跑,30岁时有挑战的工作,到了40岁已经驾轻就熟,你会越做越厌倦,失去工作的乐趣。

未来,人们的平均工作寿命会越来越长。退休之后,体力劳动者什么事都不做,钓钓鱼、养养花、搞点小爱好什么的,没有任何问题。

而在知识工作者的字典里,没有退休两个字。如果你不想过了50岁,生活陷入一潭死水,就尽早为自己的下半场做好准备,发展第二兴趣或者第二职业,继续发挥余热,做好工作到七八十岁的心理建设。

真正的自由,是到老也能享受工作带来的快感,而不是在各种牢骚、消磨中度日如年。

 

附:人生的八大危机

 

1健康危机

2情感危机

3教育危机

4职场危机

5人际关系危机

6通货膨胀危机

7社会危机

8自然危机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危机  危机词条  下半生  下半生词条  人生  人生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