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资治通鉴》第225卷 唐纪41
【原文】郭子仪以朔方节度副使张昙性刚率,谓其以武人轻己,衔之;孔目官吴曜为子仪所任,因而构之。子仪怒,诬奏昙扇动军众,诛之。掌书记高郢力争之,子仪不听,奏贬郢猗氏丞。既而僚佐多以病求去,子仪悔之,悉荐之于朝,曰:“吴曜误我。”遂逐之。
【译文】郭子仪因为朔方节度副使张昙性格刚强直率,曾说郭子仪身为武将轻视自己,心中怀恨。孔目官吴曜被郭子仪所信任,因而陷害张昙。郭子仪十分恼怒,诬奏张昙煽动军队造反,将他杀掉。掌书记高郢据理力争,郭子仪不听,奏请将高郢贬为猗氏县丞。不久僚属们纷纷托病请求离职,郭子仪十分后悔,将他们全部推荐给朝廷,说道:“吴曜误了我。”于是将吴曜赶走。
【解析】自小到大,人们都追求正确,逃避错误,这是这个人之常性,但在权谋家面前是无效的。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犯错误,只是把善后搞好就行了。以微小的代价换取大的利益,牺牲局部的利益,来换取整体的胜利,这也是兵法的精髓。擅长军事的郭子仪更加明白这个手段。
1、每个人都有自己讨厌的人,郭子仪内心厌恶张昙,也欲除之而后快。但是如果没有任何理由的杀掉,会引起其他人的恐慌。导致人人自危。所以,必须有个一个合理的借口,有足够掩人耳目的证据,有能够替自己操作的人。于是提拔自己的亲信,吴曜来做这件事。
2、孔目官,唐朝官府衙门里的高级吏人。掌管狱讼、帐目、遣发等事务。意思就是郭子仪把自己的亲信安排在了一个掌管狱讼的这个关键位置上,接下来为给张昙罗织罪名打下了基础,很显然,吴曜明白郭子仪的心思,于是积极地构陷张昙,来完成自己的使命。
3、很快这写证据就罗织完成,于是郭子仪就开始发飙了,奏报朝廷,说张昙煽动军队造反,直接就把他杀掉了。正常的逻辑,此时公报私仇,没有人敢说话,但是,总有人站出来,高郢出来唱反调替张昙辩护,于是郭子仪顺便把这个刺头,也直接踢掉,从省级干部,贬为了县级二把手。
4、显然高郢和张昙的事件,引发了连锁相应,引起了其他僚属的恐慌。都称病请假离职不干了。这个原因很大层面是,他们或多或少的和高郢或是张昙有关联,怕被株连到。或是另外一个理由,就是觉得这样的滥杀无辜的领导追随下来没有安全感,说不得真话,不走自己早晚出事。
5、出现群体事件,一时之间,绝对是人心惶惶,这个并不在郭子仪预料之内,既然不爽的人除掉了,剃头也调离了。目的完成,接下来就是善后为题了。于是权谋家的风格立即展示出来了。我自己没错,我郭子仪是被这个孔目官吴曜个给误导了,直接把这个做黑活的人赶走,让他背了锅。
6、接下来,更阴毒,更反人性的招法出现了,这也是郭子仪权谋高级段位的展现。不但没有报复这些假病辞职的人,而是推荐他们去朝廷做官。而郭子仪这个顺水人情,他们任职了,周围的人都会认为是人家郭子仪推荐的结果,你不去,恰恰重了郭子仪的计谋,这些反对的人活该没工作。
7、本来纷纷因病离职的这个群体事件,引起很大下属不安,但是得知周围的人,得知,原来这些僚属的离职不是因为这个高郢被贬事件,而是推荐他们去朝廷做官了,有了好的去处,周围的人心,也就安定下来了。郭子仪成功把一个事件,剥离成两个不相干的事情,消除了群体恐慌。
8、郭子仪内心真的认为自己做错了吗?当然没有,如果有,直接会给张昙平反,把高郢调回来,但是郭子仪并没有这么做。很显然,他没有就去纠正这个错误,而是找人推卸了责任,后悔的不是杀错了人,而是后悔用错了人。只承担用人不明之过。
9、事情就这么摆平了,尽管郭子仪承担了用人不明的管理责任,但是相对于除掉张昙,踢掉高郢这个巨大的利益,显然这个代价足够小。接着又成功消除了群众性连锁反应,可以说,完美无缺的解决了公报私仇的问题。及其微小的代价,完成了自己的心愿。
10、这些僚属有那么恐慌吗?还有这么一种可能,那就是僚属通过和郭子仪表面的杵逆,让朝廷觉得,这些人和郭子仪并不一派,郭子仪就成功的把这些人送到朝廷,充当自己的卧底,关键时候能够给自己传递信息,充当自己的耳目,而不被朝廷所怀疑。
经过上述的分析,我们能看出来,底层人才会去追求什么对错,而权谋高手并不在乎这个,他们在乎的代价,只要有足够的利益回报,付出点代价是能够接受的。成本和收益的比例才是权谋家最终思考的东西。因此犯错也是一种权谋手段,只要能够摆平后果即可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