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6个简单有效的习惯,帮你做出改变,你知道是哪些吗?

  和读者聊天的时候,时常感到,许多朋友都会有这么一种想法:

  我目前的生活很不如意,因此,我迫切地希望有一个方法,或者一个解答,能够帮我作出改变,变得更优秀、更接近理想的自己。

  这种想法当然是很好的,但遗憾的是,事实往往并非如此。

  绝大多数时候,改变并非突变,而是渐变。并不存在哪一种方法能让你变得更优秀,能做到这一点的,只有你的生活方式本身。

  我在《别轻易给自己贴标签》中也提过:许多人对自己身上的缺陷和毛病过于排斥,期望着有一个「银弹」,下一瞬间,「砰」的一声,自己摇身一变,把身上的老毛病全都改掉。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真正有效的「改变」是什么样的?是当你回顾过去时,连自己也感到惊讶:我过去怎么会是这个样子?—— 一切就发生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之间。

  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把自己看作一个系统。你身上的每一个特征、因素、性格,都是构成你这个系统的有机组成要素。接纳它们的存在,去直面和理解它们。

  然后,从中去寻找薄弱点和瓶颈,给它们施加相应的「力」,让整个系统慢慢地作出调整,向着你所期望的方向运转。

  在这个过程中,你要做的是:迈出一步,适应它;再迈出一步,再适应它。

  如同播下一颗种子,给它足够的养分和照料,等待时间让它生长。

  所以,今天不讲太多大道理,我想跟你分享:这几年里面,对我影响比较大的 6 个习惯。

  它们足够简单,没有门槛,又足够有效。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

  也希望能帮你找到,属于自己的那颗「种子」。

  

  1

  跳出所在的位置看问题

  我们的叙事文化,总是会有一个特点:喜欢把很多问题建构成「对抗」。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是利益相关者,就会被强迫选择一边去「站队」。于是,你的思维方式,就会受到站队的影响,很难真正客观地去看待问题。

  这就是所谓的「立场先行」,又俗称「屁股决定脑袋」。

  很多这样的讨论,到最后都会变成什么呢?中西方之争,阶层之争,利益之争,地域之争……

  这并不是一种追求真理的态度。本质上,只是在寻求优越感和贬低对方的快感罢了。

  因此,让自己从所处的位置中跳出来,从第三方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是一种需要刻意训练的思维方式 —— 它可能并不那么舒服,可能会招致排斥和攻击,但可以帮助你更全面地思考问题。

  举个例子。前阵子,我合伙人告诉我:有几笔大资本好像蠢蠢欲动,有可能会进入这个行业,投资一个跟我们形成直接竞争的业态。

  我当时的第一反应是:

  这个东西怎么会有人投,只能是烧钱,根本做不下去嘛……

  但随即我就意识到:这个想法,很可能是「立场先行」的结果。它就算不是错误的,起码也是片面的。

  —— 这个项目真的做不下去吗?真的只是烧钱模式吗?有没有可能这只是我基于「竞争对手」的立场,所作出的排斥和抵触而已?

  更客观的做法是什么呢?至少得先去了解它们整个上下游和商业模式吧。更进一步:它们一定是对手吗?有没有合作的可能?有没有借势的可能?有没有一起把市场做大的可能?甚至,有没有转型的可能?

  这就是一种经过训练的、对「框架」的质疑和反思。

  同样,当你面对一个问题,产生某种下意识的反应时,不妨问问自己:

  我这个反应是客观的,还是基于我所处的位置,被「建构」出来的应激反应?

  这种心态,尤其在争论中很重要:许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跟别人产生争论,并不是因为真的想「捍卫真理」,而往往只是因为「我不愿意承认,我有可能错了」而已。

  所以,我才说:讨论的目的不是说服对方(实际上也很难实现),而是借由讨论,让自己更接近真理。

  一旦从这种对立中跳出来,从建构的「二元对抗」里脱身,许多问题其实都会迎刃而解。

  2

  只摄入高强度的信息

  很多朋友经常问我:如何提高思考能力?

  实际上,提高思考能力,并不是像健身一样,每天要设定几个动作、做多少组、每组多少次。它应该像吃饭、喝水一样,内化到每天的日常生活里。

  具体怎么做呢?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尽可能摄入一些「不那么舒服」的信息。

  经常有读者问我:平时会不会看某些畅销书、听某些流行的课?我一般都不会。为什么?因为这些内容对我来说,太「舒服」了。

  花式举例说明一个道理,把一句话拆成好几段,用简单的类比让你感觉「听懂了」……这些做法,可以让你很舒服,让你感觉收获颇丰,但长期来看,对思考能力的提升是无益的。

  如同长期吃代餐、喝营养液,消化能力就一定会变弱。

  所以,我给你的建议就是:尽量避开低信息密度的内容,多看一些需要动脑思考的东西。

  很多人往往有一种思维,觉得好的内容,就应该用明白晓畅的文字,把复杂的道理讲清楚。其实不是的。

  真正复杂的道理,一定要求你具备相应的基础和积累。任何内容,一旦被简化,也就意味着一定会丢失信息。

  所以,好的内容是什么呢?不是简单易懂,而是信息的高度浓缩:既保持必要的信息量,不至于让人完全看不懂;同时又尽可能不失真,不简化,尽量保持信息的核心。

  具体而言,像专业文献,学术论著,经典的教科书,以及一些大部头的系统性著作,包括不同领域的入门书,这些,都可以是我们用来锻炼大脑的材料。

  多看一些高信息密度的信息,让大脑去咀嚼和消化它们,日复一日,这就是不断提高思考能力的过程。

  3

  利用碎片时间思考

  在我所有的习惯中,我保持得最久,对我帮助最大的,非这一条莫属。

  我经常看到许多人,在百无聊赖的时候,比如等餐、等车、无所事事时,会拿出手机,填补短暂的「无聊」。这时,我都会感到惋惜:

  你浪费了多好的机会啊。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忙碌的每一天里面,能够抽出一段时间来独处、思考,暂时隔绝信息的输入,实在是太难得了。

  所以我才说:碎片时间最好的利用方式,不是阅读,不是学习,而是思考。

  思考什么呢?其实非常简单。把你之前看到的信息,在脑子里过一遍,重新去回忆、提取和梳理,这样就行了。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我的记忆力那么好。没有别的,只因为我每天闲暇的时候,都会把之前做过的事情、读过的文章和书籍,在脑子里顺着捋一遍,自然就更容易记得。

  这样,一方面,可以激活这些信息,让它们更容易被提取;另一方面,又可以锻炼、强化自己的工作记忆,让它能同时调用更多的信息块。

  人的大脑模式,可以分为TPN和DMN,后者就是我们俗称的「走神」,亦即碎片思考的本质。

  很多人觉得,走神、发呆,是在浪费时间,因为什么新信息都没有得到 —— 但实际上,它不但是对大脑结构的整理,同时也是灵感和创意的来源。

  当你进行碎片思考时,你会发现,许多平时被忽略的细节,突然都会显现在你面前;许多苦思已久的问题,突然会跟记忆深处某个节点发生共鸣,被勾连出来。

  试一试,有意识地隔绝新鲜刺激对大脑的吸引,经常放空一下大脑,让思维自然地游走。

  这或许是提高记忆力和思维能力,最「润物无声」的方式。

  4

  做一些会有长尾效应的事情

  什么是长尾效应?简单来说就是:一次行动,长期生效。

  我开始写知乎的时候,是13年底。那时,我要求自己每周要写3个回答,每个回答尽管没有人看,也都要认认真真去对待,以此锻炼自己的输出。

  14年中,有一个回答突然就引爆了,成为了当时的热门。也是这个契机,才让我意识到,原来还可以做自媒体。

  同样,我开始写公众号的时间,是16年中。那时工作特别忙,承担着公司好几个项目,写公众号也没有任何收益,就是忙里偷闲。写了一年多,也不过几万关注。

  但17年底,一篇文章「深度思考能力」突然火了,这才有了今天的规模。

  如果我没有先前那些积累,能实现这一点吗?肯定不能。

  这就是一种长尾效应:在日常的生活之外,努力去做一些能够沉淀下来的事情,提高「遇到惊喜」的几率。

  这些事情,可以是写公众号、写博客,可以是拍vlog,可以是录制自己做手工的过程,可以是做播客、聊聊感兴趣的话题,可以是发布自己拍的照片,甚至,也可以是拓展自己的交际圈,努力去认识更多的人……

  无论如何,只要你在产出一些产品,在向外传播自己的声音,在拓展自己的接触面,你「遇到惊喜」的几率,都在不断上升。

  兴许,通过你的播客,你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合伙人;兴许,你开发并维护的软件,突然被某家公司看中了,打算收购;又兴许,你无心录制的视频突然火了,给你带来了更多的商业合作机会。

  这些,都有可能。

  但使可能性由0变为1的关键,是你要去行动。

  不要抱着太大的希冀,也不要有太强的目的性,就当作是一种丰富生活方式的手段,去埋下一颗颗种子,并持续给它们照料。

  美好的事物总会到来,但它只会眷顾做好准备的人。

  5

  有时不妨绕一点远路

  我和许多同行交流过。他们给我的共同感觉是什么呢?特别忙。

  这种忙,是一种以效率为第一优先的模式。但凡所有能假手他人的事情,一定要分出去;但凡对输出和产品无关的事情,能砍掉就砍掉;甚至,许多人的生活和创业是同一的,生活就是创业本身。

  我很钦佩这种行为,但这并不是我想要的模式,我自己也做不来。

  我有时会刻意地「绕一点远路」,做一些看似回报不高的事情。尽管这跟追求效率的宗旨相悖,但对我来说,它是一种丰富生命可能性的方式。

  比如,有时候,涉及一些公司行政事务的事情,我会自己经手一趟。表面看来这毫无必要,但对我来说,这可以帮助我了解我所不熟悉的领域,知道这些流程是怎么回事,增进对这个世界的了解。

  再比如:我去年进入一个新行业,落地了一个项目,其实没什么商业回报,也不为赚钱,只是单纯因为:它可以弥补我经验的不足,让我有机会检验自己的方法论。

  对我来说,一个事物只要是全新的、有趣的,那它都有值得一试的价值 —— 尽管从投资回报率来讲,未必是个好选择。

  但如果把生命的一切,都放在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上,那也未免有一点无趣。

  另一方面,绕一点远路,有时也是一种「必要的冗余」。

  我发现,许多同行都会经历一个阶段:产品市场越来越大,团队规模随之提升,渐渐地跟用户之间就有了距离。以前可以直接沟通,现在可能会隔着一层、两层。

  从商业上讲,这无可厚非 —— 这样效率更高。如果还像之前一样事必躬亲,那战略决策也不用做了。

  但对我来说,这是一件值得担心的事情:你会慢慢变得跟别人一样,失去用户之所以选择你、相信你的那些特质。

  所以,无论规模做到多大,我都会花时间去跟用户近距离交流。这可以帮助我保持对用户的感知和理解,让自己始终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这跟华为的思想也是相似的:无论做到多高层,都要去一线磨炼。否则,你的感知和思维就很容易被扭曲。

  有时候,绕一点远路看似低效,但却是校准方向的必要做法。

  6

  保持对内心的敏锐觉察

  最后,讲一个比较感性的吧。

  众所周知,我有一个选题库,每次写文章之前,会从里面挑一个选题来写。那么,我如何决定要写哪个选题呢?

  做法非常简单:看感觉。

  当我看到某个选题时,如果产生了一种「这个东西很棒!我一定要分享给读者」的激情,那不用说,就是它了。

  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效果未必是最好的,但一定是我在这个时期,最想表达和分享的。

  同样,我怎么判断自己的团队做得好不好?其实我不太喜欢用 KPI。我更愿意自己去体验一下,看看每个环节是否达到了我的标准,会不会让我的感受产生波动或不快。

  这看似不太科学,但往往会更有效。

  这也是我想跟你分享的:保持内心的敏感,然后,听从内心的声音。

  很多人经常问我:如何判断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其实很简单,去尝试各种各样的事情,问自己:

  做什么事情时,你感受到了激情、乐趣和成就感?

  你觉得这件事情「有意思」?

  你身边的人会认可你、给你肯定?

  就是它了。

  但这一切的前提,是需要你由外向内,去叩问自己的内心,分辨自己的真实感受。

  这在这个被外在刺激淹没的时代,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一切的问题其实都源于自己的内心。同样,一切的答案,也都在自己内心。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做出  做出词条  习惯  习惯词条  哪些  哪些词条  有效  有效词条  改变  改变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