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资治通鉴》第69卷 魏纪1
【原文】吴王其子登太子,妙选师友,以南郡太守诸葛瑾之子恪、绥远将军张昭之子休、大理吴郡顾雍之子谭、偏将军庐江陈武之子表皆为中庶子,入讲诗书,出从骑射,谓之四友。登接待僚属,略用布衣之礼。
【译文】吴王孙权立儿子孙登为太子,为他精心选择了师、友:任命南郡太守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绥远将军张昭的儿子张休、大理吴郡人顾雍的儿子顾谭、偏将军庐江人陈武的儿子陈表四人都为中庶子,进宫为孙登讲解诗书,出外则教导骑射,这四个人被称为四友。孙登接待属下时,只简略地依照平民之间的交往礼仪。
【解析】培养接班人可以说是权力延续的重大方面,任何权谋家都要面临这个问题,把继承人培养好了,自己才不会被清算,自己创建的事业才会稳定。三国时期的孙权作为权谋高人,对自己的权力传承做出了安排,可以说用尽心思:
1、交心——熟知权力规律
把自己的位置和平的交给孩子,这这并不是一个大的难题,难的是,让他拥有权力的心思,只有熟悉的权力心思和规律,才能够知道控制组织的方法和技巧,所以说,孙权直接为自己的儿子建立了自己的圈子,让他开始从学生时代就开始拥有做老大的经验。很多人崛起,其实从小就是孩子王或是小圈子的核心,这样长大之后,才更加容易做领导,背后的根本原因就是从小对权力心思有历练。
2、交权——培养政治班底
熟悉权力心思,还不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没人听你指挥,你心思在到位也不行,孙权为自己的太子精心选择了伴读的四个人。这其实就是未来的政治班底,权力必须拥有自己的嫡系,才能够拥有话语权,而不是坐上那个位置就行了,自己共同利益的嫡系势力越大,自己的权力就越强,这四个人里,能文能武,都有着父辈的政治、军事、司法经验的传承。太子,有班子就有权力。
3、交势——稳定不同势力
普通人也可以成为政治班底,但是却不一定能够带来稳定的政治势力,但是这些人背后的父辈都是不同派系的势力。诸葛瑾是太守,这是背后的地方势力,大理不是地理上的云南大理,而是后世的大理寺,主管司法刑狱,这是司法势力。张昭和陈远都是将军,拥有着军方背景。可以说,表面是一群年轻人的小圈子,其实背后都是老牌贵族势力。都在下一届政府做了家族接班,大家都安心!
综上所说,尽管看着很简单的太子培养计划,其实这背后蕴藏着孙权的深度计算,做出了完美的安排,孙权前线打仗的时候,也让孙登管理后方,进行预备实习,代理君主的训练,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孙登却英年早逝,33岁就去世了。不过呢,这一套权力传承的策略却是为后代的权力继承做出了范本。这也是我们学习这段材料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