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社交大年,虽然头部势力依然稳固,但是用户疲劳带来的暗流涌动,还是让很多产品自以为发现了撬动格局的机会。
中国市场自然不必多言,微信本身陷入近乎停滞性的疲软,张小龙的年终讲话纵使还是金句不断,却开启了diss那家其实从体量上来说根本算不上是腾讯竞争对手的公司的先河,已经属于碾压优势不复存在的微妙变化。
所以张一鸣的飞聊究竟能不能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一路行军穿心而过,一层一层的破掉腾讯的防线,亲力亲为的证明了巨头的壁垒是被行业长期主观高估的,说是一捅就破的窗户纸固然过于夸张了,但是「天下苦微信久矣」的风向却难以无视。
一票社交新贵的打法都很相似,那就是弱化通讯(IM)模块, 把兴趣组件前置,强化陌生人之间建立关系的概率,这是在微信彻底支配熟人社交、陌陌已经转型直播平台的背景下,重新构建的志趣相投方案。
这波社交新贵里大部分在迎合低龄市场,暂且不说。拿用户群体在22-30岁的Soda来说,之前需要邀请才能注册(目前只上了ios版本),苛刻把控用户质量,专挑所谓「高级趣味的人类」展示兴趣清单——你的歌单、游戏库、观影史等等——像是撞库那样匹配撮合,话不投机半句多,真要遇到对上眼的,又会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么高冷的玩法,把一帮新中产青年迷得神魂颠倒,这其中的匠心和耐心,传统数据导向的产品经理又怎能想到?
互联网是有代际的,这一代的年轻人和已经和二十年前在QQ上疯狂添加陌生人尬聊的那批80后有着物种级别的差异,互联网的「原住民」不止是一个生动而时髦的概念,更是说明了互联网对于他们而言的功能定位:不是工具,而是生活的一部分。
你上一次在社交应用里说「我下了」是几年前?还是你根本就没有这个记忆?
如果你在好友列表里看到一个灰色的头像,你认为这意味着什么?是离线,还是头像图片本身就是灰色的?
你在和什么人面对聊天的时候才会把手机屏幕至始至终的扣在桌子上?还是面对面聊天这件事情已经成为成本极高的一种选择?
根据最近五年以来的文化发展统计公报显示,中国娱乐场所的数量和从业规模是逐年下降的,现在的年轻人连KTV都不去了,我们儿时被诉为洪水猛兽的「三室一厅」如今甚至连充当替罪羊的资格都不具备了,新的靶子成了王者荣耀、哔哩哔哩和斗鱼直播。
年轻人是离群索居,同时也是不甘孤独的,早些时间有个段子广为流传深入人心, 说亲戚是生下来就被决定了的,同学是由学校决定的,室友是由宿舍决定的,同事是由公司决定的,只有沙雕网友,是由你的自由意志主动选择的。
话糙理不糙。
所以不要总是斥责一款产品好端端的运营迭代着突然就想不开跑去做社交了,这是需求决定供应的规律,就像QQ音乐上市路演打了将近半年的「中国版Spotify」对标,财务结构却诚实得不像话:超过70%的收入来自社交娱乐生态里用户送出的虚拟礼物。
如果再联想到网易云音乐喧宾夺主的评论区,就能得出不太离谱的结论,中国的网络用户听的不是歌而是他妈的寂寞啊,断然不能用流媒体音乐的估值方法来做测量,别的不说,我先做空一波。
世上的百无聊赖都是相似的,在Facebook的水逆之年,一款名不见经传的产品Walkie-talkie刚刚攀升到了App Store美区社交榜的第一名,这其实就是一个联网对讲机,随机输入四位数的房间号,就能进去和同时在里面的陌生人开始连麦,简陋粗暴,然后突然就火得不行。
美国佬总体来说还是没啥见识的,有人在Reddit上稍微科普了一下遥远东方雇佣兵kkp的故事就惊奇一滩鸥鹭, 一堆人兴致勃勃的在评论里追问什么是漂流瓶,以及中国人真的没有其他渠道kkp么⋯⋯
「一个人只有远离人群,才能真正和他们在一起。」这是卡尔维诺在「树上的男爵」一书中出的最大谜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