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专题(分页) 总计(769)篇    

专题

 毛泽东在延安的读书生活

   我们在参加编写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丛书和军队高级将领传记的过程中,曾到过一些革命纪念地收集历史资料,并采访了一些革命老人和专家学者,获益匪浅。...(展开)

专题

 毛泽东一生中一段最黑暗的路程

   毛泽东说过,他在长征路上同张国焘的斗争,是他一生中最黑暗的一段路程。这句话一点都没有夸大的意思。当时,红一方面军已经同国民党的军队苦战了八九个月...(展开)

专题

 想起了毛泽东的一首词

   近日上网查一则资料,偶然发现一作者在其发表的题为 《算人间知己吾和汝——毛泽东、杨开慧的情感诗词书信》一文中,提到我于1983年5月22日在《解...(展开)

专题

 毛泽东喜欢向美国人“秀”英语

   毛泽东早在17岁那年开始学习英语  很多人认为毛泽东是在晚年开始学英语,但是,毛泽东接触英文实际上是很早的。美国学者罗斯·特里尔写的《毛泽东传》...(展开)

专题

 细看毛主席衣裤的补丁

   在毛泽东遗物中,一件白色睡衣格外引人注意。毛泽东文物馆阳馆长告诉《世界新闻报·鉴赏中国》周刊记者,这件睡衣是上世纪50年代北京东交民巷雷蒙服装店...(展开)

专题

 毛泽东的红烧肉里不放酱油

    本文摘要: 毛主席需要红烧肉、大头鱼“补脑”,可能与其患有脑贫血症有关。步入晚年时,在保健医生的不断劝告下,他已比较自觉地回避红烧肉...(展开)

专题

 毛泽东三番五次催促儿媳改嫁

   《毛岸英在朝鲜战场》 武立金著 作家出版社  扫墓归来后,毛泽东把刘思齐叫到身边说:“思齐啊,你对岸英的那份情,爸爸心里清楚,也能理解,所以这次爸爸安排你...(展开)

专题

 毛泽东两次支持赫鲁晓夫渡过难关

   1957年,发生在东欧的波匈事件刚刚落下帷幕,苏共内部又爆发了更大的政治危机。在紧要关头,毛泽东从国际国内形势的大局出发,两次支持赫鲁晓夫渡过难关。这两次...(展开)

专题

 青年毛泽东的读书方法

      长沙城里有个定王台,并不很高,站在台上也望不了多远,但有座楼,当时的湖南省立图书馆就座落在这里。图书馆楼上有各种中外书籍,楼下大...(展开)

专题

 毛主席至今未找到的孩子毛毛

   贺怡向毛主席提出要寻找贺子珍在江西苏区生下的孩子毛毛  1949年5月间,贺子珍由东北去上海时路过天津。毛主席派阎长林陪娇娇去看望妈妈。毛主席对...(展开)

专题

 (党史七日)开国大阅兵 毛泽东“...

   本期聚焦  开国大阅兵 毛主席为何说“我又愉快又不愉快”?  从历史镜头中,人们可以看到当天安门广场上万众欢腾时,毛泽东的表情却始终凝重,很少出现笑容。毛...(展开)

专题

 军史发现:毛泽东进北平途中

   插图:仓小宝  西柏坡──这是位于太行山东麓的一座小山村,背靠柏树岭,前面是滹沱河,西望天柱山,东面是华北大平原,村子东头有十几栋和当地农屋一样的土平房,...(展开)

专题

 毛泽东河北看戏轶事

   作为一代伟人的毛泽东,和常人一样有着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其中戏曲艺术占很大比重。有资料显示,他生前不仅观看过大量不同流派、不同剧种的古今剧目,而...(展开)

专题

 杨开慧写给毛泽东的血泪情书

   杨开慧——毛泽东的第二任妻子,被他称作是“最爱的女人”。在丈夫别家闹革命的激荡岁月,这位出身书香门第,有着似水柔情的女子,带着他们的三个幼子在长...(展开)

专题

 毛泽东1949年的三种心态

1949年3月,毛泽东在西柏坡主持召开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毛是极其敏感的人。1949年1月米高扬到西柏坡访问,米高扬善饮,用玻璃杯喝汾酒像喝凉水一样,一口气灌下大半...(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