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人物趣谈:周恩来在各场合对邓颖超的称呼(图)

 

  大凡读过有关周恩来回忆文章的人都知道,周恩来在熟悉的老同志面前,常称邓为“小超”;在比他年轻的熟人跟前,有时也遵从他们对邓颖超亲昵的称呼,称之为“邓大姐”。但他从来不用“太太”或当年盛行的“爱人”,更不袭用旧社会读书人谦称“拙荆”、“贱内”、“糟糠”这一类现在一般青年人不知为何物的称谓。

  那么,在外宾面前,周恩来又怎样称呼邓颖超呢?1956年9月间,南斯拉夫驻华大使求见周恩来,代表政府正式邀请周恩来总理和夫人访南。周感谢邀请,说他本人很愿意去;至于“我妻子访南的事情,我还要同她商量”。又说,我不久将出访印度,印度大使夫人花了很多时间“劝我妻子去印度”,但没有劝成。周恩来进一步解释说:“我妻子身体不太好”,出访有困难。(见《周恩来外交活动大事记,1949—1975》,世界知识出版社1993年版,第158页。)

  

  1925年8月8日,周恩来邓颖超在广州结婚。这是他们结婚期间留影。

  周恩来在这次接谈中,为什么称印度驻华大使的妻子为“夫人”而三次称邓颖超为“我的妻子”呢?因为洋人分不清“爱人”(Lover)与“情人”(sweet heart)有何区别,且“爱人”未必为夫妻;“夫人”(madam)则是对第三者的专称;只有“妻子”(wife)的含义最清楚,不会引起误解。邓大姐对被称为“妻子”并不介意。(见拙著《周恩来外交学》,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109页)倘若《我的夫人杨沫》,以英文书名My madam Yang-mo出版,则洋人将视杨女士为第三者的妻子,一如印度大使之妻的专称。

  大家知道,周恩来说话,用词命意,严谨而准确。上引他与南驻华大使的谈话,不称“我的夫人”而称“我的妻子”,使用上之规范与明确,毋庸置疑。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邓颖超  邓颖超词条  周恩来  周恩来词条  趣谈  趣谈词条  称呼  称呼词条  场合  场合词条  
专题

 毛泽东落在实处的清廉作风

     毛泽东写给亲属的信  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满怀胜利的豪情从西柏坡向他阔别31年的古都北平进发。登车前,他曾意味深长地说:"我们进京赶...(展开)

专题

 刘少奇的莫斯科之行

刘少奇是我党我国杰出的领导人之一,为了中国人民的革命事业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事业,一生曾六次前往莫斯科,他的每一次莫斯科之行都有着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时代特点,从一个...(展开)

专题

 刘少奇

      (1898.11.24—1969.11.12)  刘少奇  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杰出的革命家、政治家...(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