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少奇纪念馆展厅里,陈列着一套普通的雨具。雨衣为灰色,长122厘米,肩宽57.7厘米,重750克,后开衩、小披领、敞口袖,扣为内扣,有里外双层;帽子为蓝灰色,晴雨布料,内印“国营上海第六制造厂制造”。该雨具是刘少奇视察东北林区时穿戴过的,经鉴定属国家二级文物,原来由刘少奇夫人王光美保存。1985年和1987年,王光美将它们捐赠给了刘少奇纪念馆。
我国的东北部,有一大片林海,包括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等天然原始森林。长期以来,由于采伐和培育比例失调,育林跟采伐脱节,森林资源有很大的浪费。
森林资源问题是刘少奇非常关心的一个重大问题。他多次找林业部门的领导和有关专家谈话,了解情况,并叮嘱秘书:“收到林业方面的材料要立即送给我,不要压下。”当了解到林业存在的问题严重时,刘少奇决定到林区作一次实地考察。
出发前,刘少奇找林业部门的负责人谈话,提醒大家说:“林区工作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同其它部门一样也很重要。但是,往常很少有中央领导同志去那里深入了解情况。我国的森林资源相对较少,我们这一代不要把森林搞光了,搞光了我们死后都是要受审判的。”
为解决我国森林资源开发建设中的问题和制定林业工作的长远规划,1961年7月16日至8月10日,刘少奇率领一支考察队伍,对我国东北、内蒙古国有林区进行了为期26天的视察调研。
林区并不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鸟语花香,令人心旷神怡。夏季的兴安岭,虽然凉爽,但天气反复无常,经常有雷雨的突然袭击。在浓密的树林中,阴暗潮湿,山路泥泞。蚊子也十分厉害,能穿透很厚的衣服吸吮人血。63岁的刘少奇全然不管这些,每天与大家一样,穿着雨衣、雨靴,戴着雨帽,在泥泞无路的林区里穿行。他手里拿着一根树枝,既当拐杖,又用来驱赶嗡嗡缠人的蚊虫。进入林区后,刘少奇白天深入林场,看采伐、集材、归楞等生产操作,观察林场的更新情况,访问工人生活区;晚间,在火车上召开工人、干部座谈会,听取汇报,并找人谈话。一天,刘少奇视察完吉林省伊春市寒月林场,坐火车回到伊春市,晚上又召集当地有关代表座谈,详细了解林业职工的生活情况。他突然问这里是否买得到酒。林区群众由于所处环境关系,有喝酒的习惯。可当时国家困难,缺粮少酒,林区交通又不方便,酒的供应极少。刘少奇了解这个情况后说:“林区工人的工作、生活条件都很艰苦,常年处于阴寒潮湿的环境中,必须要保证让工人有足够的酒喝。”他指示有关部门,一定要保证供应,作为急需生活物资优先运到林区。刘少奇还提出,让林业工人就地安家,解决他们生活的困难。会后不久,林业部门的领导便派人到林区,给每个工人发了一双胶鞋、15尺布、一套秋衣裤,还送去了一些烧酒。以后工人的住房问题也逐步得到解决。
刘少奇不仅关心和积极解决群众眼前的问题和困难,更顾及到他们的长远利益。他常讲起,历史上长安、北京等地区都是林区,建了都城后,树就被砍了……原始森林能保存下来,就因为没人烟,来了人就剃光头,这样不行。
7月22日,刘少奇视察了小兴安岭带岭林业实验局胜利林场,以及丰林林业局和丰林林区。在丰林,刘少奇观看了采伐作业现场和原始红森林,作了许多指示。
在视察中,刘少奇发现森林资源浪费很大,采、育比例失调。刘少奇沉思良久,抬头望着那参天的松树,语重心长地对陪同的林区领导同志说:“百年之后,还能不能有这样的红松林啊!我们这一代人都把它们采光了,下一代怎么办?要后继有人,也要后继有林啊!我们要给后代留下一片青山。”接着他又说:“树木采伐后,森林更新必须跟上,人工育林与天然更新相结合,但要以人工育林为主。”
在住地,刘少奇应邀挥笔题词:“充分利用森林资源,尽可能满足国家和人民群众各方面的需要。”
在林区视察期间,有一次他在观看红旗油锯手孟昭贵伐木,看到大树一倒下,就要损伤许多小树木时,心疼地说:“要想办法尽可能使小树少受损失才好。在采伐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护小树和幼苗,更要注意造林育林。要做到伐区不断更新不欠账,生长量要跟上采伐量,才能做到青山长绿,后继有林。”
他还详细地查看了伐木后留下的树桩,指着一个树桩说:“伐木时向根部多伐一公分,就可以生产许多木材。”同时他询问了伐木的技术问题。当听到有人说站着伐最省力、速度快,但浪费很大时,刘少奇说:“过去日本占领时期,对林区进行掠夺性采伐,只伐不育,极大地破坏了我国的林业。我们国家的林业并不发达,从现在起必须狠抓这个问题。否则,过不了多少年,森林资源就要枯竭,这是我们所面临的危机啊!在采伐的同时要造林、育林,这是统一的又是矛盾的,我们力求处理好这个问题。现在伐木的许多工序还是手工作业,工人很辛苦,生产效率也低,以后要向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发展。”
通过视察,刘少奇了解到这个主要林产区的森林资源状况。并对我国林业的采伐与更新、木材的综合利用、工人生活区的建设等,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意见。这些意见,后来都由中央有关部门形成了政策性文件。
据王光美回忆,在历时近1个月的视察中,刘少奇克服种种困难,踏遍大小兴安岭和牡丹江的几个林区。刘少奇当时已60多岁,却精神饱满,有时一天要跋涉几十里山路,忍受长时间的的蚊叮虫咬。在他换下的被汗水、雨露湿透的衣衫上,常常带有斑斑血点。这是人民交给他的工作,为了工作流汗出血,他愿意。
今天,重睹刘少奇穿戴过的雨衣雨帽,回忆起他亲切的叮咛与嘱托……那一幕幕,山林不会忘记,兴安岭的人民更不会忘记。
回乡调查时乘坐的吉普车
这是一辆很普通的吉普车:型号为苏式嘎斯69,军绿色,长367厘米,宽175厘米,通高187厘米。该车原为中共湖南省委接待处用车,“文革”中由一造反派组织使用。车子损坏后,丢弃在中共湖南省委党校。1988年,中共湖南省委党校将该车捐赠给了刘少奇纪念馆。就是这辆普通的吉普车,曾经伴随着国家主席刘少奇有过一段不寻常的经历。
自1958年“大跃进”以来,强迫命令风、浮夸风、生产瞎指挥风、干部特殊化风、共产风“五风”错误,带来的不是一厢情愿的大发展,而是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业生产一降再降。加上连续3年的自然灾害。人民生活处于极端困难的境地。为了走出困境,1961年3月,中共中央在广州召开了中央工作会议,会议议题之一即是讨论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草案)(简称《农业六十条》),以研究解决当时农村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人民公社的规模、体制、供给制、公共食堂等。会上,刘少奇针对1958年“大跃进”以来农村政策上出现的失误,指出:“我们确实犯了不少错误,相当多的人吃了苦头,现在要引起注意,取得经验。”他强调当前最重要的就是全党要执行毛泽东提出的“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的指示,并且身体力行。会后,他立即坐上了从广州到长沙的列车,4月1日回到湖南进行农村蹲点调查。这是中外历史上国家元首从未有过的长达44天的农村调查。
中共湖南省委对刘少奇的来湘调查非常重视,对他的衣、食、住、行和安全保卫作了周密的安排和部署。刘少奇知道后严肃地说:“这次是来蹲点调查,不住招待所,采取过去老苏区办法,直接到老乡家,睡门板、铺稻草,既不扰民,又可深入群众。一切轻装简从,想住就住,想走就走,一定要以普通劳动者的身份出现。”
4月2日下午,刘少奇向省委要了一辆苏式嘎斯69吉普车和一名工作助手,匆匆离开长沙,前往故乡宁乡县等地调查。从4月2日到5月16日,刘少奇走访了宁乡、长沙、湘潭各地10多个生产大队(村)。这辆吉普车陪伴63岁的刘少奇的累计行程达4000多公里。每当吉普车颠簸在湖南乡村的沙石公路上,刘少奇总是细心地观察,感慨万千。看山丘,山丘上光秃秃的,杂草丛生;看村庄,农民的住房拆得七零八落,一派荒凉。刘少奇的心情非常沉重。如何才能度过难关,刘少奇在车上不断地思索着。
刘少奇每到一地,总是认真地调查。刘少奇调查的方式多种多样,有开调查会、家庭访问、约人交谈、田头聊天、看望病人、实地观察、听取汇报等;刘少奇调查的对象很广,包括县、公社、大队、小队各级干部,普通党员、社员、社办工业工人,少时的朋友、熟人和亲属,还有受过处分的党员干部等;刘少奇调查内容很多,涉及到农民最为关心的各项问题,如食堂问题、粮食收购和分配问题、供给制问题、房子问题、退赔问题、山林问题、农业手工业问题、农村商业问题、干部队伍状况问题、商品价格问题、民主和法制问题等。
刘少奇对农民生活的真实情况,可以说到了体察入微的地步。家访时,他要看看社员的坛子、罐子里有没有油盐,揭开锅盖看看吃的是什么饭。他甚至亲口尝过农民充饥的野菜、糠粑粑,亲身感受农民生活的艰难困苦。正因为这样,刘少奇掌握了大量的农村、农民生产、生活的第一手材料,对我国国民经济困难的原因有了深刻的了解。不仅纠正了当时湖南的“五风”错误,解散了公共食堂,而且为我党制定和实施正确的农村政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刘少奇100周年诞辰大会上,江泽民同志对刘少奇这段历史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在60年代初经济困难时期,刘少奇同志深入了解实际情况、倾听群众呼声,坚决支持和指导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正确方针,为我国经济重新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历史无言,记录着共和国主席劳苦功高的一生;吉普车无言,记录着刘少奇来湘调查的点点滴滴。今天,当人们来到刘少奇纪念馆,了解到这辆吉普车背后这段感人的历史后,无不从心底里升起由衷的敬意。此吉普车经鉴定为国家二级文物,现正准备申报为国家一级文物。
[1] [2] [3] 下一页